第382章 大明康熙年制
    貝勒爺“幾位忙著,我先走了!小葉醒了別告訴我給他照相了!“久兒”,跟爺下船去“天後宮”外地攤上逛逛。”
    貝勒爺口中的“天後宮”是指最初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天後宮為方位確定的地名。是津門最早的民俗、文化、商貿聚集地。
    民間老習慣稱呼為“宮南、宮北”大街。
    現在是津門古文化一條街,位于津市南開區,在天津老城東門外、海河三岔口地區。
    福令久听說貝勒爺要去逛街,第一反應就是考慮警戒問題。于是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老板,我這就聯系當地有關部門“清場”。可能需要幾個小時,估計您洗完照片兒,時間就差不多了!”
    貝勒爺搖搖頭道
    “沒必要弄那麼大陣仗,你調上十幾個身手好的小伙子隨行就可以了!”
    福令久雖然心里有點兒擔心,畢竟這並不符合安防要求。
    可是這種情況貝勒爺可是經常做,原來這些壓力都是葉念午葉大秘扛。
    如今葉大秘還躺在床上拉拉尿呢!這責任就扛到自己這瘦弱的小肩膀上了!
    看來這一秘也不是那麼好干的!真應了那句“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正副之間區別還是很大的!
    主管和副手感覺完全不一樣。
    貝勒爺拍拍他肩膀道
    “怎麼樣?這一秘不是你想象中那樣吧!看著容易,做著難!
    別愣著了,快去安排吧!照貓畫虎還不會?別怕出紕漏,爺可不比那些小崽子身手差。
    再不放心,請一位供奉隨行也就是了!”
    回到“行宮”,桌子上的茶具已經被擦洗干淨各歸各位。
    化妝師敲門進來,打開提著的手提箱開始給貝勒爺化妝。
    兩撇小胡子,花白的頭發,略略焦黃的膚色、眼角的魚尾紋。這總算是把外貌調節到和實際年齡相符了!
    五輛車行駛到海河三岔口,便靠邊停車。
    留下司機,一行十幾人分成三批,隱隱約約把貝勒爺和福令久護在中間位置。
    一個戴著舊棉帽的拾荒老漢背著一個破麻袋,不遠不近的吊著。
    這位就是今天陪同出行的武學宗師,蘭芳王室供奉。
    街里人頭攢動,步行道兩側鋪滿了各色布匹上面是各色“工藝品”。
    這是一個挨著一個的“包袱齋”。
    至于說古玩一條街為什麼擺著賣的都是“工藝品”?
    這不難理解,別說現在是八十年代了!就是從古至今古玩行一直都是假貨多、真貨少。
    到了今時今日,這街面上正經東西那可是百不存一,甚至是千不存一。
    真貨精品少到什麼程度呢?少到貝勒爺都懶得動用系統獎勵的鑒寶技能。
    逛了一個多小時,貝勒爺準備入手了一件勉強入眼的嘉慶年料器內畫鼻煙壺。
    這件料器鼻煙壺難得還有蓋兒的是全品!造辦處的手藝也可圈可點。
    貝勒爺左手攥著鼻煙壺,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