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城內,身為監軍的楊戩,听聞手下來報高俅被憤怒的潰兵圍毆,臉色瞬間大變。
他身為這一路大軍的監軍,倘若主帥有個三長兩短,自己也必定難逃罪責,于是即刻帶著親衛趕赴現場。
一到現場,只見密密麻麻的禁軍將士把那里圍得水泄不通,有將士還在高聲叫罵。而人群之中,不時傳出陣陣慘叫,聲聲入耳,令人膽寒。
楊戩見狀,心中大驚,立刻扯著嗓子怒喝道︰“爾等還不趕快住手!我乃監軍楊戩,代表著朝廷官家,難道你們想造反不成?”
這一聲怒喝,猶如一道驚雷,把那些正沉浸在憤怒之中的將士瞬間驚醒過來,而此時他們心中的怒火也已經發泄得差不多了。
听到楊戩的話,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隨後眾多殘軍士兵下意識地向兩旁散開,一條通道就此出現 ,城內的景象毫無保留地展露在眾人眼前。只見高俅和一眾親衛狼狽地倒在地上,他們早已被憤怒的殘兵揍得體無完膚。
其中高俅和李虞侯更是慘不忍睹,兩人蜷縮成一團,身上滿是淤青和血跡,只能發出極為微弱的哼哼聲,那聲音氣若游絲,仿佛隨時都會斷氣一般。
楊戩望著高俅的慘狀,嘴角不停地抽搐,隨後,看著周邊眾多的殘兵,他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沉聲道︰“爾等身為朝廷將士,應當遵從軍令,即便高大人有過錯,自會有朝廷來處置,你們還不趕快退去。”
捧日,天武、虎翼三支禁軍的殘兵聞此言語,方才在剩余將校的帶領下緩緩散開。
楊戩心急如焚,對著身旁的親衛厲聲吼道︰“都愣著干什麼,還不快把高大人抬進去找醫官救治!”
親衛們听聞,如夢初醒,立刻快步走向高俅身旁。
可看到高俅那慘不忍睹的模樣,眾人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他們強壓下心中的恐懼,回過神來,小心翼翼地抬起高俅、李虞侯等人,匆匆朝著醫館趕去。
想到如今朝廷大軍被叛軍打得大敗,損失極為慘重,又想到高俅那悲慘的模樣,楊戩不敢怠慢,匆忙返回居所,把情況逐一寫進奏報之中,而後命令親衛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汴京城,呈交給趙佶。
就在楊戩把奏報送出去的次日,朝廷派來為高俅封賞的使節抵達了江寧府。監軍楊戩、東南路轉運使楊察等一眾官員,望著前來給高俅封賞的朝廷使節,臉色青一陣白一陣。
“諸位大人這是怎麼了?還有,為何不見高大人?趕快讓他出來接旨呀,官家如今可是要賜予他爵位呢!”宣旨宦官滿臉疑惑地對著眾人說道。
作為監軍的楊戩望著傳旨宦官,面無表情地說道︰“想見高大人,跟咱家來吧。”說完便領著眾人轉身朝醫館方向走去。
傳旨宦官一臉疑惑,但還是依言屁顛顛地跟著楊戩一路來到了醫館。
進入醫館後,楊戩領著傳旨宦官徑直來到高俅所在的病房。那宦官朝里一看,只見床上躺著一個好似白色大粽子的人。他扭頭看向身旁的楊戩,聲音略帶顫抖地問道︰“公公,這……這不會就是高大人吧?”
楊戩面色陰沉似水,微微點了點頭,沉聲道︰“這便是你要找的高大人。”
傳旨的宦官瞧著眼前的景象,哭喪著臉說道︰“公公,高大人如今這副模樣,可怎麼接旨啊?”
楊戩听聞此言,頓時怒不可遏,周身似有熊熊怒火燃燒,大聲喝道︰“還封賞個什麼!這高俅打了敗仗,致使我大宋三支精銳禁軍——虎翼軍、天武軍、捧日軍,幾近全軍覆沒。如今他還被那些憤怒的殘兵打成了這副模樣,官家怎麼可能還給他封賞!你趕緊回去,如實向官家稟報。”
傳旨宦官听了,恰似小雞啄米一般點頭應允,而後帶著傳旨的一眾人員,又沿著來時的路匆匆返回了汴京城。
潤州城內,方臘帶著獲勝的義軍回到城中。他看著麾下大將們興奮的模樣,心中不禁涌起雄心壯志。如今這一戰,殲滅了朝廷在江南的大軍,江南各路再也沒有兵力能夠阻攔自己征伐的腳步,從此海闊天空任其翱翔。
“諸位兄弟,如今這江南之地的朝廷大軍已被我等擊潰,從此江南各路任我等予取予求。不過我等帶領義軍反抗朝廷,必須師出有名,不知諸位兄弟有何建議?”方臘開口問道。
麾下眾將听聞方臘之言,皆陷入思索。這時,作為方臘佷子的方杰向前一步,抱拳道︰“大伯,我軍一路征戰,屢戰屢勝,如今又佔據兩浙路這等富庶之地。依我之見,應當盡快建立政權制度,以正名視听,號令四方。”
石寶、厲天閏、鄧元覺等大將紛紛附和。“是啊,聖公,如今我軍士氣正盛,江南百姓多有歸附,正是創建大業的時機,建立政權,方能讓天下人知曉我們的志向。”麾下眾將的聲音此起彼伏。
方臘听著麾下眾將的話語,心中暗自歡喜,表面上卻裝作猶豫的樣子說道︰“此事重大,容我再斟酌斟酌。”可實際上他的內心早已下定了決心,要建立政權稱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幾日之後,方臘留下一員大將鎮守潤州,自己和幾個大將率領義軍主力返回杭州。
抵達杭州後,在麾下眾將的勸說下,方臘正式建立摩尼教政權,定都杭州,隨後開始對手下將領論功行賞,並對麾下四方大將進行分封。
王寅被封為尚書右丞相兼鎮國大都督,與方臘一同坐鎮杭州府,輔助方臘統籌各項軍政事務。
方臘的佷子方杰,武藝高強,被封為護國大元帥。方臘命他帶兵前去征伐江寧府的殘余朝廷軍隊,力求將這股勢力徹底清除。
石寶獲封南離大將軍,鄧元覺被尊為護國法師兼護國元帥。方臘令這兩位猛將率義軍征討江南東路,期望能在這片地區站穩腳跟,擴大勢力。
厲天閏和司行方分別被封為鎮國大將軍、護國大將軍。二人領命率領義軍北上,進攻淮南東路,試圖在江北地區開闢新的局面。
此外,龐萬春、呂師囊等其他將領也都得到分封。方臘派遣他們帶領部分義軍南下,攻打福建路,進一步拓展勢力範圍。
各路大將遵從方臘的命令,率領義軍以兩浙路為中心,向周圍江南其余各路發起了攻伐。
一時間,整個江南風雲變幻,起義軍的攻勢如同潮水一般。江南各路的守軍根本無力抵抗,紛紛潰敗或者棄城而逃。整個江南大部分地區都陷入了戰火之中。
駐守在江寧府內的監軍楊戩以及江南各路的官員,在听聞方臘稱帝的消息之後,均面色慘白。需知,百姓反叛,若不稱帝,尚且能夠予以招安或者安撫,可一旦稱帝,性質就全然變為不死不休了。
楊戩內心慌亂至極,將方臘稱帝的事宜寫成奏折,經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師。然而沒過幾日,又听聞方臘兵分多路,江南各路紛紛被其麾下大將攻佔。
此刻的他已全然不知所措,整個江寧府僅剩下三萬多人的朝廷禁軍。面對潤州城方杰的攻擊,只能蜷縮在城內,根本不敢出戰。江南各路也根本無法施救,所以他只能每收到一份各州府淪陷的消息,就寫一封奏報發往京師,有時一天甚至會有一兩封。此時的楊戩已然完全淪為了信息中轉站。
京師之中,此時武植已先宋徽宗趙佶一步收到錦衣衛傳來高俅兵敗的信息,他微微嘆了一口氣,讓下人準備好了朝服。果不其然,幾個時辰後,一個皇宮內侍匆匆忙忙地來到了國公府,讓武植迅速前往皇宮商議事宜。
武植微微頷首,接著讓親衛去通知住在國公府右側府宅中的宗澤,隨後兩人跟著趙佶派來的內侍來到皇宮。
當他們走進垂拱殿時,殿內此刻氣氛沉重,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韓忠彥、尚書左丞趙挺之、門下侍郎劉正夫、尚書右丞蔡京、樞密副使孫固都在列。兩人進入大殿後,趙佶及幾位大臣的目光紛紛投向他們。
趙佶看到武植,臉上露出仿若見到救星般的神色,急忙開口說道︰“武愛卿,前線楊戩傳來奏報,我朝廷大軍被方臘打得大敗,整整八萬禁軍,如今只剩三萬殘兵,這可如何是好?”
武植佯裝一臉疑惑,雙手抱拳說道︰“官家,不久前不是剛收到高大人的捷報嗎?怎會突然傳來如此慘重的敗績?不知高大人如今身在何處?”
趙佶听了這話,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楊戩呈上來的信里,內容寫得明明白白,高俅戰敗後狼狽逃回江寧府,不僅緊閉城門,不讓那些潰敗奔逃的禁軍入城,最後還被憤怒的禁軍打成了重傷。
此刻听到武植這般發問,趙佶的臉色愈發難看,心中既惱高俅無能,又怕這消息被群臣知曉,一時之間竟不知如何作答。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