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別怕,我有掛

第182章 千鈞一發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神馬呀1 本章︰第182章 千鈞一發

    代州城外,遼軍大帳內,耶律夷列神色焦躁不安。

    自兵圍代州至今已兩日,其間他馬不停蹄地指揮遼軍對代州城發起了五輪強攻,可每一次都被城牆上的宋軍將士擊退。

    此刻,他望著那座高聳巍峨、屹立不倒的代州城,心中被憤懣與不甘充斥。他深知,戰事每拖延一刻,宋軍救援部隊就越有可能趕到,屆時,想要攻克這座代州城,更是難如登天。

    耶律夷列緊蹙眉頭,在帳中來回踱步,苦苦思索著破城之策,試圖在局勢變得更加棘手之前扭轉乾坤。

    代州城牆上,畢仲游與諸將校滿臉疲憊,望著傷亡慘重的禁塞軍將士,悲傷難抑。歷經遼軍五輪強攻,一萬多禁塞軍僅余五千余人,城垣染血,尸橫遍地。

    “也不知太原府的援軍何時才能到?”

    畢仲游面色凝重,憂心忡忡地說道,“若他們遲遲不來,就憑這西夏、遼國軍隊再來兩輪強攻,我們恐怕就難以支撐下去了。”

    其他將校聞听此語,皆紛紛點頭。此刻,他們全然憑借著對援軍的期望以及代州城內百姓的全力支持,方能堅守陣地,未致出現潰散之態。

    需知在北宋時期,一支軍隊倘若傷亡達到三成,仍可堅持戰斗,那便堪稱是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勁旅,而如今他們的傷亡已然高達五成,如此情形下還能堅守,絕對可算得上是精銳之師中的精銳了。

    “咚咚咚!咚咚咚!”沉悶而急促的攻城信號聲自下方傳來,畢仲游及城牆上的一眾將校瞬間神色緊繃。

    他們地抄起身旁的兵器,毅然向著城牆邊緣大步走去,目光中透著視死如歸的決絕,準備再次迎接遼軍的猛烈進攻,身後的將士也迅速各就各位,嚴陣以待。

    代州城牆下的遼軍大營內,耶律夷列神情嚴峻。此次他傾盡兵力對代州城發動強攻,因他明白,若此次無法攻克代州城,便只能率軍另覓他途進擊大宋。故而,遼軍此番攻勢極為凌厲,遠非先前那五輪可比。

    代州城牆上,畢仲游與眾多靜塞軍將士揮舞長刀,目光緊盯著不斷涌上城牆的遼軍。將士們個個奮不顧身,全力劈砍來敵。

    一時間,城牆處兵器踫撞聲和喊殺聲交織在一起。有靜塞軍戰士被遼軍兵器刺穿身體,卻仍拼死抵住對方,抱著敵人從城牆上一躍而下,與之一同墜下城牆。

    還有靜塞軍將校見遼兵漸多,毫無懼色,大笑一聲後躍向遼軍爬梯,雖被遼軍兵器刺傷,卻毫不在意,拼力拉扯爬梯,帶著梯上的遼軍士兵一同滾落城下。

    隨著時間流逝,遼軍攻勢愈發凶猛,城牆上宋軍傷亡漸增,形勢危急萬分。畢仲游和眾將校苦苦支撐,卻也難以抵擋這潮水般的進攻。

    望著源源不斷涌上城頭的遼軍,眾人都覺此次代州城將破之際,只听城牆下遼軍後方大營傳來轟隆隆馬蹄聲,同時煙塵滾滾而起。

    呼延灼領命支援代州後,便率領龍衛右廂軍朝著代州一路疾馳。歷經兩日的奔波,大軍終于臨近代州城。

    然而,還未及休整片刻,便听聞代州城方向喊殺聲震天,兵器踫撞之聲不絕于耳。抬眼望去,只見代州城牆上已遍布遼軍身影,形勢顯然萬分危急。

    呼延灼深知刻不容緩,當機立斷,即刻率領著一萬二千龍衛右廂禁軍,直撲遼軍後方大營,發起了迅猛的進攻,企圖從後方突破,緩解代州城的燃眉之急,扭轉戰局。

    顯然,呼延灼的策略大獲成功。遼軍全然未料到宋軍援軍來得如此之快,毫無防備之下,被呼延灼率領的龍衛右廂軍徑直殺入陣中,正在全力進攻代州城的遼軍頓時一陣慌亂。

    耶律夷列眼見自家大軍後方遭受突襲,陣型被沖得七零八落,便立刻知曉情況不妙,急忙組織抵抗,只是此刻陣腳已亂,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

    而龍衛右廂軍跟隨武植南征北戰,皆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

    在呼延灼的勇猛帶領下,他們在遼軍陣中如入無人之境,肆意穿梭。士兵們手中的長槍如龍,所到之處血花飛濺;大刀揮舞,恰似切菜砍瓜一般,無情地收割著遼軍的性命。

    遼軍士兵們驚恐萬分,頓時沒了章法,原本整齊有序的陣營瞬間土崩瓦解,化作一盤散沙,四處奔逃,只恨少生了兩條腿,只想盡快逃離這可怕的戰場。

    城牆上,畢仲游和靜塞軍將士們,眼見下方遼國大軍後營遭受呼延灼所率龍衛右廂的沖擊,且攻城的遼軍攻勢隨之逐漸疲軟,頓時精神大振,久被壓抑的斗志瞬間重燃。

    他們抓住時機,朝著攻城的遼軍全力發起猛烈反擊,原本被動被壓制的局勢逐漸得到扭轉,最終成功迫使遼軍退至城牆之下,暫時解除了代州城破的危機。

    遼軍陣營中,耶律夷列望著己方兵敗如山倒的慘狀,滿心無奈地長嘆一聲,只得狠下心下達收兵之令。

    剎那間,撤退的號角聲嗚嗚作響,遼軍迅速退去,只留下滿目瘡痍的戰場,地上橫七豎八地躺著無數尸體,傷者的呻吟聲交織成一片悲涼之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呼延灼望著那漸漸遠去的遼軍,權衡利弊後,並未貿然率領龍衛右廂軍繼續追擊。畢竟遼軍雖已敗退,但其實力猶存,人馬數量依舊眾多,若貿然追擊,恐陷入敵軍的埋伏或遭遇反擊,致使己方陷入不利之境。當下,穩固城防、救治傷員、整頓軍隊才是首要之事。

    城牆之上,畢仲游和幸存的靜塞軍將士們,望著城下緩緩撤退的遼國大軍,臉上露出劫後余生的神情。

    代州城門前,畢仲游率著殘存的靜塞軍將校,緩緩推開城門,向著城外呼延灼所率的龍衛軍將士迎去。

    晨暉下,畢仲游立于代州城前,他理了理甲冑,拱手抱拳道︰“在下乃靜塞軍都指揮使畢仲游,多謝將軍此番前來救援,敢問將軍如何稱呼?”言罷,望向呼延灼的眼中滿是感激與敬意。

    呼延灼領著一眾龍衛將校迅速下馬,看到靜塞軍將校們人人帶傷卻毫無懼色,不禁肅然起敬,臉上滿是欽佩之意。

    他上前一步,拱手還禮,朗聲道︰“畢將軍不必多禮,本將乃是龍衛右廂都指揮使呼延灼。”

    “原來竟是宣撫相公麾下的呼延將軍,在下替代州城及靜塞軍眾將士,多謝呼延將軍援手相助。”

    呼延灼疾步向前,伸手扶住了身形晃動的畢仲游,懇切道︰“畢將軍,你我皆為大宋臣子,同守疆土,眼下將軍身處困境,我豈有見死不救之理?況且遼國犯境的消息早已傳入大帥耳中,我此番正是奉大帥之命,作為先鋒前來馳援代州城。”

    畢仲游聞此,高懸的心終得寬慰。隨即,在眾人引領下,龍衛將士有序步入代州城,身影與腳步聲,為這座城添了幾分生機與希望。

    經過遼國大軍的六輪強攻過後,靜塞軍損失慘重,此刻僅剩下三千余人。呼延灼一番斟酌後與畢仲游商議,派出部分龍衛接替禁塞軍駐守城牆,以緩解其壓力,讓這些浴血奮戰的將士能稍作休整。

    此時,遼國南院大王耶律夷列端坐在營帳之中,听著下方諸將的稟報,臉色愈發陰沉。

    此番出兵,本打算一鼓作氣攻下代州城,眼看著勝利在望,卻沒料到半路殺出一支宋軍,將自己的計劃全盤打亂,致使功敗垂成,還平白折損兩萬兵力,真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眼見宋朝援軍抵達代州城,耶律夷列清楚從這兒攻打大宋已無望。他權衡一番後,便帶著剩余的三萬遼國鐵騎撤回邊境,等待後續時機。

    翌日,林沖率兩萬陝西路禁軍順利抵達代州城。此時,代州城內宋軍將士已達三萬多人,軍心大振,嚴陣以待。

    呼延灼見林沖大軍到來,心潮澎湃,本欲即刻率領龍衛將士沖出代州城,與那遼國精銳鐵騎再度廝殺一番,一決雌雄。怎奈耶律夷列已然率部撤回邊境,戰機已逝,呼延灼雖心有不甘,也只得強壓戰意。

    時光流逝,三日一晃而過,武植、王進等將領帶領著三萬河東路禁軍,也浩浩蕩蕩地抵達了代州城下。

    武植乍聞代州知州被遼軍殘忍殺害,臉色驟然一沉,眼中寒芒一閃,悲傷與殺意交織涌動。

    “遼軍這般肆意妄為,蓄意挑起戰端,那便與他們全力一戰!”

    他目光望向前方臉色疲憊卻堅毅的三千靜塞軍將士,沉聲道︰“遼賊無端進犯我大宋,今又致我代州城知州蒙難、將士死傷無數,此等深仇大恨,本帥必為大家討回公道!”言罷,周身氣勢陡然攀升。

    身旁的王進、林沖、呼延灼、韓世忠、劉光世等將領听聞自家大帥所言,也察覺到了話中的憤怒之意,知曉自家大帥已動怒。

    並且,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武植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強大氣場,那是自身實力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再加上統帥千軍萬馬的威嚴融合而成的力量,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接著,武植將目光投向了前方的禁塞軍都指揮使畢仲游,眼中滿是贊賞之意。

    “畢將軍所率領的靜塞軍,不愧是我大宋的精銳之師,即便是本帥的麾下,也沒有幾支軍隊能與之相媲美。”

    “如今代州知州一職空缺,本帥現任命你暫時代理代州知州之職。事後,本帥自會將此事上奏朝廷。”

    畢仲游面容平靜,絲毫沒有因為出任代州知州而面露喜色,于他而言,相較這代州知州的職位,他更珍視與多年好友的情誼,在他心中,摯友的分量遠超官職所帶來的榮耀與權力,那是歲月沉澱下來的珍貴羈絆,無可替代。

    他拱手言道︰“謹遵大帥之命。”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郎別怕,我有掛》,方便以後閱讀大郎別怕,我有掛第182章 千鈞一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郎別怕,我有掛第182章 千鈞一發並對大郎別怕,我有掛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