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因果倒尋因

第43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明月天涯酒 本章︰第43章

    “墨塵先生,後世已經不是春秋戰國時期了,國家大一統之後,邦無道你能離開到哪里去?

    你說儒家全無風骨我不能同意,這一千多年哪一朝哪一代又沒有我儒家的仁人義士?

    他們為了大義為了百姓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為了對抗暴君死在朝堂和江湖的更是如過江之鯽,你哪里看到我儒家就全無風骨了?你指出來我看看,你听說過的哪個聖人君子變成了奴才?

    難道我儒家聖人有教君子做奴才的嗎?

    你所謂的奴才,那本身就是奴才,只是借著我儒家學說撈取自己的私利罷了。

    仁義為根本,動則有禮,以德服人,見義勇為,憐孤恤寡,你見過哪個奴才做到過這些?

    舍身取義,民貴君輕,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你又見過那些奴才做到過這些?

    溫良好學,廣德積善,為義不恤人言,尊禮順天而自強,君子有欲而止于禮,你又見過那些奴才能做到這些呢?

    真君子在格格不入的時代,要麼死于直諫要麼隱于山林,人前獻媚的本身就是貪權好利之徒。

    在這樣的時代,君子又能做什麼呢?有些賢士只好屈身在黑暗之中,試圖換一種柔和的方式堅持仁義而為百姓做些實事。

    現在世家門閥大多破落,各地藩王也漸漸凋零,這一次大一統之後,皇權將更加沒有了節制。甚至丞相也將被分權取消,集權是不可避免的了,又有誰能像太宗皇帝那樣聖明到自我限制權利呢?

    那時皇帝權利達到極致,遇明主則天下幸甚,遇暴君則天下又將涂炭,如果是你又能怎麼辦呢?

    是忍著屈辱繼續追尋理想,還是歸隱山林不問世事呢?

    儒家君子最後也只能為了義繼續忍受屈辱,為了義而忍受屈辱,更是非君子不能為也。

    更何況我們現在討論的只能是私下言論,我們要實現理想的社會還要靠仁義的君王,又怎麼能真正自絕于君王呢?

    誰都知道堯舜禪讓,可是這可能嗎?哪里的貴族會甘心放棄權利呢?

    你說推翻統治,可是推翻了統治也只是換一批人統治而已,誰不願意了就推翻重來,那天下的老百姓還要不要活了?

    我們一直強調士大夫要規範約束自己,提高道德要求,這難道不是為了黎明百姓嗎?”

    “先不說儒家之論的對錯,天下讀書人皆讀四書五經,可又沒見到有多少官員士子做到了孔子的仁恕忠孝之道,也沒見世人好禮尊古,可見儒家學說根本無法做到教化人。”

    “聖人之學,對百姓開啟民智,對君子指明方向,對小人用禮法來約束。使得百姓逐漸開蒙,君子愛民忠君,小人有所顧忌,怎麼能說沒有教化呢?

    現在人們都知道上下和睦尊禮守法忠孝仁義是對的,諂諛奸詐殘暴不仁貪婪無度是錯的,在心里確定了替君主分憂為百姓奮爭的目標,這難道不是聖人教化的結果嗎?

    只是人性貪婪,教化是逐漸延伸和深入的,誰能做到讓小人一下變成君子呢?只能是慢慢影響而已。

    聖人在世也只有七十二賢人。

    現在君主權利更大了,延續聖人之說的文章通過皇帝貴族的揀選,真正君子之說實在難以留存,賢者只能是想盡辦法讓核心的仁義思想發展延續。

    如此赤心一片全為天下,難道會沒有作用嗎?如此的環境儒家先賢都沒有放棄教化,這難道不艱難嗎?

    至于諂媚之徒假借儒家而做強君囚民之想,誰又能擋得住呢,君子志士只能是更積極地入世更隱秘地抗爭啊。”

    “哼,反正如果要是我墨家教化,絕對比你們只注重禮的這幫人強。”

    “那我真想听听閣下的高見。”

    “我就說跟你們不一樣的地方吧。

    我墨家要是輔佐君主治天下,則不執著于禮而務求根本,禮既浮于表面又繁瑣耗時,特別是喪禮之類繁瑣的甚至會影響農業生產,沒有實際意義。

    關注四時從事生產,使民有糧可食,這才是根本,注重耕作嫁接,發展手工商貿,民既安而後就可以推行義。

    儒家推行上下有序以維護穩定,我們覺得上下應該由賢能決定,世家門閥如果不賢能直接廢棄,選用賢者為官。

    用高官厚祿絕對的權威來讓他們安心為君主為百姓做事,君主只用挑選賢能,讓賢能的人為他治理天下,從此上下一心,賢者約束不肖者,天下哪有不治的呢?

    況且不管貧富上下,都能廣泛地接受義理教育,這不是更加公平和諧嗎?

    儒家說長幼有序親疏有別,我們認為天下人應該無差別的愛人,人們兼相愛交相利。

    從君主開始推行到百姓,摒棄小愛推廣大愛,人人都能平等地互相友愛互相幫助,把義的道理推行到天下,天下哪還會有自私不義的人呢?

    儒家重視禮樂,浪費時間又耗費民財,如果節省掉這些不必要的禮節和樂舞,而是備糧練兵備防城器具。

    人民有余糧就不怕天災,士兵精良防備器具嚴密,國家就不會被侵略,這難道不是天下大治的根本嗎?

    況且我們還重視技術發展,運用各種器械來幫助人們種地生產防守城池,這難道不比儒家要高明嗎?

    還有,你們儒家講求仁德禮治沒一點強制手段,我們講究團結起來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有做出改變的能力。

    你們敬鬼神而遠之,我們卻重視鬼神,既不會使鬼神發怒,也能使人們更加敬畏天理。

    所以,如果讓墨家治國,一定比你們儒家做得好。”

    “我儒家先賢早就說過你們的思想很好,但難以推行。

    你們不重視禮就會人人輕慢無法尊敬賢能,而過分強調絕對服從又會使人束縛本性,這兩者都會讓人無法成長不明是非;

    你們強調兼相愛交相利,不分親疏,平常人連忠孝都難以做到,又如何做到對陌生人兼愛呢?這根本行不通;

    你們不重視禮樂,讓士大夫無法陶冶情操放松心情,難免不生出邪惡的念頭;

    你們強調節儉樸素,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墨子在時也不是人人能做到啊;

    鬼神之說虛無縹緲,最好的辦法就是敬而遠之,你們卻用鬼神之說來迷惑君主和百姓,這如何能長久呢?”

    喜歡逆轉因果倒尋因請大家收藏︰()逆轉因果倒尋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轉因果倒尋因》,方便以後閱讀逆轉因果倒尋因第43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轉因果倒尋因第43章並對逆轉因果倒尋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