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覆清

第1003章 經濟(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金黃的雞翅膀 本章︰第1003章 經濟(三)

    顧炎武抬手指向遠方孝陵宮牆之外︰“此番文會盛典,四方士子雲集,百姓亦紛至沓來,孝陵于明清治下,乃是皇家重地,駐有兵馬護衛,尋常百姓斷斷不準靠近,官吏宗室經過亦要下馬而行,但在我紅營治下,因此番文會盛典,已形成集市,諸位天天在這孝陵過往,此事想來不用老夫多說。”

    “只是不知諸位有沒有去那孝陵外的集市逛過?”顧炎武的目光掃過台下的士子百姓,原本銳利的眼神涌出一些柔和的光芒,嘴角嘲諷似的冷笑也轉變為發自內心的微笑︰“老夫去逛過,有一家小攤,攤主乃是祖孫兩人,六十余歲的婆婆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女娃娃,賣的綠豆湯,潤喉甘甜、清涼解暑,諸位有空可以去嘗嘗。”

    “那婆婆的兒子兒媳,也是那女童的父母,乃是近郊的農戶,在我紅營入江南之前,是當地地主的佃奴,世代的佃奴,家里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了,都已經盤算著要把那女娃娃賣去做童養媳,我紅營入江南之後,釋了奴籍、分了田地、領了農具農種,但其本就家無余財、窮困不堪,雖然勤力田畝、日出而作,也不過是從將要餓死混到個勉強充饑的程度而已,在紅營的分類之中還屬于貧困戶。”

    “直到這場文會大典召開、四方士民雲集,家中壯勞力操持田畝本業,祖孫二人無力田畝,好在有紅營的政策,對貧困戶特別優待,合作社分給綠豆,祖孫二人每日晨起便熬煮幾桶綠豆湯,用合作社借給的小車推到孝陵外叫賣,如今初夏時節,天氣已經愈發炎熱,生意倒也不錯,不過半日就能售賣一空。”

    “一碗綠豆湯,售價不過幾文而已,然而老夫初見那祖孫二人之時,她們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一身破破爛爛,今日再見之時,祖孫二人都換了新衣裳,老夫還听那婆婆說,這綠豆湯半日售罄,剩下半日娃娃去合作社的學堂上學,而她在家無事可做,正準備用售賣這綠豆湯的利潤,向合作社低價租買一台織機,做些手工織品,下午也有了售賣之物。”

    “那婆婆親口跟老夫說,好日子還在後頭呢!他們家這貧困戶的帽子,怕是不久就要甩掉了!”顧炎武的聲音帶著一絲感慨,轉向張烈,視線又一次銳利如刀︰“張孜堂,你說這好日子是從何而來?僅靠操持本業,要多久他們這一家農戶,才能甩掉這貧困戶的帽子呢?”

    張烈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顧炎武也沒有等他回答的意思,語氣更為嚴肅,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論辯力量︰“張孜堂說工商乃是‘末技’,這祖孫二人操持的,就是這‘末技’,然其‘末技’所得,卻可補其家‘本業’之不足,使一家溫飽稍裕!此非‘工商’之‘通有無,濟民生’乎?若無此小小攤販,其家生計,豈非更見窘迫?若如張孜堂所言,必‘抑’此等商販,使其不得營生,則此一家,又將如何?”

    “工商非僅為‘流通之術’,實乃活民之術、補農之術!張孜堂言工商興旺則百姓逐利,棄農而做工經商,是舍本逐末,卻不知天下田畝固定而人口必日益增長,自古以來人多地少才是常態,無數無地貧民,亦或者像那祖孫二人一般無力操持本業之人,將何以存續?”

    “幸賴織機軋軋,窯火熊熊!百萬貧苦之家,或為織工,或為窯匠,憑一技之長,于工坊商號間覓得一線生機,換取口糧,養活家小!此非工商‘養民’之力乎?若無此‘末業’,天下恐早已餓殍遍野,流民塞途!此等‘末業’,救民水火,其功豈在‘本業’之下?”

    “張孜堂憂心‘商害農’,見商利厚則恐農人棄田,此乃只見其一,未見其二也!先生只見商利誘人可能使農力馳,卻未見工商發達,正可吸納農閑勞力,反哺農事,更未見若無工商流通,農人豐年之糧賤傷農,荒年則無處購糧,其苦更甚!張孜堂只見市井喧囂可能致人心浮動,卻未見萬千貧民因工坊商號而得以存活,免于凍餒,此非‘定人心’之實績乎?”

    顧炎武頓了頓,聲音中帶著對未來的洞見,似乎是在教誨著眾人一般︰“若真如張孜堂所願,一味重農抑商,則必然導致商路斷絕,貨殖不通!農有余粟無處可售,工有良器無處可銷,民無生業!民無生業,則百姓困苦,民無生業,則國無稅源,此乃社稷真正之大患!非但不足以固本,反將動搖國基!”

    顧炎武深吸口氣,語氣沉凝而堅定︰“故而老夫以為,治國之道,非重農抑商,當工商皆本、農商並重!農為本,固倉廩之基;工為器,強生民之技;商為流,通有無之脈!三者相濟,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唯有農工商並舉,方能粟米充盈,器用精良,貨殖流通,民生富足,國力強盛,此乃順應時勢、裨益蒼生之大道,若因噎廢食,為保舊制而扼殺工商活民,歷朝歷代數千年的事實已經表明了,此舉非但不能補農之力,反倒會因此愈發損農傷農!”

    “所謂重農抑商,表面上是護農,實際上是將農業和工商割裂開來、相互對立,陷入重農就必然要抑商的誤區,然則以老夫剛剛舉例的那祖孫一家來說,農業和工商真的就是不能兼顧的嗎?顯然不是的,農業和工商本就是互補的,往小的說,一家一戶操持本業兼營工商,可使家中所有人皆能發揮其作用,使家庭收入快速增長。”

    “往大的說,農業發展離不開農具、肥料、水利等外部投入,農戶要積累家財、提升抗風險之能力,更需要將剩余之農產貿易出去,一如那對祖孫,有了孝陵外的集市,他們的綠豆湯才能賺來家產,若是沒有商貿,便是有更多的綠豆,也只能放在家里爛掉!”

    “所謂重農抑商,初期確實有保衛農本之作用,但最終必然走向對農業的根本性破壞,壓死農業發展之空間,也會讓農戶百姓普遍性窮困,唯有工商與農業並興,才能互相補足、共同發展,農戶百姓,才能有‘好日子在後頭哩’!”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赤潮覆清》,方便以後閱讀赤潮覆清第1003章 經濟(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赤潮覆清第1003章 經濟(三)並對赤潮覆清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