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579章 原始梳麻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579章 原始梳麻機

    “這個部分跟梳頭發的梳子是一個道理,就是個頭很大,看起來讓人害怕而已,實際上這些竹齒都有一定的傾斜;木桶上面蓋著一排弧形的蓋板,我們叫它梳齒板,一共有十二塊,每塊板上也釘著細竹齒,像一排小梳子圍著大木輥;右邊還有個小一點的‘小木輥’,這個就用圓木做成,外面裹著一層軟獸皮,上面也釘著細齒。”

    “另外還有倆木槽、一個竹編的漏雜筐,還有踩踏板——到時候可以把這里換成牲口拉動,或者接入水力——踩踏板的時候,大木桶和小木輥就能轉起來,不用費勁去手動搖了。”

    熊洪在他的講解下,又看著他演示了一遍,基本上明白了這個器械的工作原理。

    粗麻縴維經過木槽,也就是所謂的喂入機構,在旋轉帶動下,進入大木桶、蓋板和小木棍組成的梳理部分,在密密麻麻竹齒的梳理下,麻縴維里面一些雜質、不符合要求的短縴維就會落在下面的竹筐里,用于其他用途,而剩下的長縴維,就通過大木桶——蓋板——小木輥的順序,被最終“吐”出來。

    “不錯,這個器械總算成功了,你們有沒有計算一下,這台器械,一天能處理多少麻皮?”

    熊洪摸著機器最終處理好的麻縴維,入手柔軟,每一根麻縴維還很有韌性,用來織布,麻布的品質肯定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熊杰和熊木對視一眼,眼神中藏不住的喜悅,“族長,具體有多少,我們還沒有完全測試出來,不過,這里堆著的一百斤麻皮,五個族人配合著這個器械使用,一天就能處理掉!”

    “也就是說,這個器械,一天至少能處理一百斤?!”

    “不止,現在這個器械才剛剛建造好,還有很多地方應該可以改進的,如果改進好了之後,差不多還能再翻一倍,差不多一天兩百斤,就算達不到,也相差不多。”

    熊洪在心里盤算了一下,原本一個熟練的族人,一個白天可以績三兩的麻縴維,一百斤一天處理掉,至少要300名族人。

    而這台器械,只需要5名!

    這效率,提升了五六十倍!

    “不錯,不錯。”

    熊洪喜上眉梢,作為部落紡織坊最為薄弱的一環,績線是部落明觀院以及更早之前的熊洪極為關注的部分,現在有了這種高效率的器械,自然值得開心。

    “如果運行穩定的話,先不要大量制作,提前把零件準備好,改進好之後,再進行生產。”

    “好的,族長!”

    ……

    下午的考核已經安排好了,熊洪在高興之余,便將十幾名匠人都邀請上,帶到宗廟,一起吃火鍋。

    而紡紗間里,留下了原本負責績線的黑羽等人,她們昨日已經在熊木熊杰等人的指導下,知道了這個器械怎麼使用。

    熊洪對這里很是重視,走之前還留了兩個護衛看著,可以讓績線坊的使用,但不能讓其他人搞破壞。

    績線坊的木菲摸著大木桶上方的梳齒板,小心地問道︰“黑羽姐姐,這竹齒看著尖尖的,會不會把麻線扯斷啊?咱們好不容易種的麻,可不能浪費了!”

    黑羽笑了笑,“放心吧,這竹齒是明觀院連同木工坊的木匠按麻的粗細打磨的——大木桶上的齒粗一點、稀一點,就像咱們用手抓麻的大手指頭,能把成捆的麻抓住不滑掉;”

    “梳齒板上的齒就更細一點、密一點,就像咱們用手指頭把亂麻一點點捋順;而小木輥上的齒更密,還裹了獸皮,溫柔得很,就像毛刷一樣,只會把梳順的麻粘住,並不會扯斷。”

    木菲面對著這個一人多高的大家伙,還是有些害怕,“那這個器械,是怎麼做到的?我們從這邊把一束麻放進去,就從對面吐出來一條條細麻縴維的?”

    “呵呵,我先跟說說這東西的道理——也是熊木昨天跟我說的,其實跟我們用手梳麻一模一樣,只不過就是讓木頭和竹齒替咱們的手干活,還比手快好多!”

    黑羽蹲下來,拿過木菲力手里的麻團,又拿起一把木梳演示。

    “你看,咱們平時梳麻,是不是先把亂麻團攤開,用手抓住一頭,再用梳子一點點往下梳?”

    “梳的時候,梳子齒會把纏在一起的麻絲分開,還能把里面的小麻屑、碎葉子梳出來。這梳麻機就是把咱們的工作變成了木頭的工作——大木桶就像咱們抓麻的手,轉得越快,抓麻越穩;梳齒板就像一把梳子,圍著大木桶轉,把麻絲一根根分開;小木輥就像咱們另一只手,把梳順的麻接過來,纏成一條整齊的麻紗。這樣一來,我們就不用再用手一點點梳,只要踩踏板、喂麻,剩下的,這個器械就替我們把剩下的事情給干了!”

    原來的梳齒板,熊木是準備只放一個類似于梳子的東西,不過在周圍匠人的建議下,便采取了放了一排的布置方式,這樣一來,麻縴維的梳理就更方便了。

    “在我跟你們一步步講一下,這東西該怎麼用。每一步都要有人去負責,每個人之間還要互相配合,跟以前一樣,就是分工合作,比一個人干快多了!”

    黑羽看著身邊的幾個年輕女性,高興地說道。

    族長將第一部梳麻器械的操作權給了她,讓她挑選合適的族人,她其實早準備好了人選,等熊洪的命令一下來,剩下的十人就已經招募齊了。

    沒錯,除了一組進行器械操作,還需要一組用于準備和學習,隨時接收第二部器械。

    “第一步︰先把麻束給‘喂’進器械里,就像這樣,”黑羽手中握著一把已經提前解開的麻縴維,“咱們先要將這些麻皮捆成小把,放進左邊的木槽里——這木槽兩邊有倆小圓木輥,咱們輕輕往下壓上面的木輥,麻就會被夾住,慢慢往大木桶那邊送。”

    “記住,一次不能放太多麻,就像咱們吃飯不能一口塞太飽,一次放一把就夠了,放多了機器轉不動,還會把麻扯斷。負責喂麻的人,水萍和槐花,你們倆手巧,就盯著這里的木槽,麻快送完了就再添一把,別讓木槽空著,也別堆太多,明白嗎?”

    水萍點點頭︰“隊長,我知道了!就跟之前給石磨添豆子一樣,一點點添,不能多不能少!”

    “對!就是這個道理,就跟添豆子一樣,喂麻也要均勻,這樣後面梳出來的麻才整齊。”

    黑羽點點頭,帶著她們看下一個步驟。

    “第二步︰讓大木桶和梳齒板來‘梳’麻,喂進去的麻會被大木桶上的粗木齒抓住——你們踩踏板或者搖動把手試試。”

    黑羽旁邊兩個健壯一點的女性族人上前,大木桶慢慢轉了起來。

    “你們看,大木桶一轉,麻皮就被帶上去了,剛好踫到這上面的梳齒板。這梳齒板在你們搖動的時候,經過這個皮繩,也旋轉了起來,不過是慢慢轉的,經過這個軸承後,旋轉的方向跟大木桶轉的方向還不一樣。”

    黑羽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就像我們用梳子往下梳麻,梳子往上提,手拿著麻往下拉,或者反過來,這樣才能把麻梳順。這時候,纏在一起的麻絲會被大木桶和梳齒板的齒一點點分開,原來一團亂麻,經過這里之後,就變成一根根散著的麻絲了!”

    木菲湊過去看,指著梳齒板下面的竹筐問︰“隊長,這筐里掉的是什麼東西?是不是麻屑?”

    “木菲的眼真尖!這就是咱們要的效果——梳齒板把麻絲梳開的時候,里面的小麻屑、碎葉子、還有太短的麻絲會被梳下來,掉進下面的竹筐里。”

    黑羽寵溺地揉了揉木菲的頭,“這些碎渣子可別扔,曬干了能當引火的柴草,一點就著!平時用手梳麻,這些碎渣子會粘在手上、掉在地上,又髒又浪費,現在有了這竹筐,直接接住,又干淨又能再用,多好!”

    “還有,這里要注意,負責看梳齒板的人,白桐和羊欣,你們得時不時看看梳齒板上的木齒,要是有麻絲纏在上面了,就用小木棍把它挑下來,別讓麻絲堵著齒——就像梳頭發,梳子齒被頭發纏滿了就梳不動了,一個道理。”

    黑羽側身跟另外兩人指點道,“木匠他們還在梳齒板旁邊裝了個小毛刷,梳齒板轉的時候,毛刷會把纏在齒上的麻絲刷下來,省得你們老動手挑,是不是很方便?”

    “第三步︰就是讓小木輥接住梳好的麻。”

    “你們再看右邊的小木輥——大木輥把梳順的麻絲帶過來,小木輥轉得慢,上面的細木齒和獸皮會把麻絲給刷下來,或者說粘下來。”

    看著眾人不解的眼神,黑羽笑著說道,

    “為什麼能粘下來?因為小木輥的竹齒更密更軟,就像用軟毛刷子粘碎麻絲一樣,一粘一個準。”

    “你們看這個小木輥,麻絲在小木輥上慢慢堆起來,變成一張薄薄的、連在一起的麻網,就像咱們把梳順的麻絲鋪在石板上一樣,整整齊齊的,不會再纏成一團。”

    負責看小木輥的人,草葉和灰發,你要注意看麻網的厚度,要是太厚了,就喊喂麻的水萍和槐花少放一點麻;要是太薄了,就讓他們多放一點。”

    “當然一開始肯定沒有這麼準確,不過後面熟悉了就好,就像織草席,草放多了席子太厚,放少了太薄,都不好用。咱們要的是不厚不薄的麻網,這樣後面才能搓出均勻的麻紗。”

    “第四步︰就是把麻網變成麻紗。”

    “小木輥上的麻網會慢慢轉到後面的竹口里 ——這竹口是一頭大一頭小,麻網從大的一頭進去,從小的一頭出來,就被收攏成一條細細的麻紗。”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579章 原始梳麻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579章 原始梳麻機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