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這麼多人,要想安排他們住下,還需要再蓋十來棟房屋,不然肯定住不下。”
熊木看著手中的紙條,跟旁邊的熊二嘀咕了幾句,站起來說道,“光這些孩子就有420個了,還有一起帶回來的,新加入部落的220人,跟隨大巫師一同返回的族人還有350多人,這些人加一起,都快上千了。”
正如熊木所說,熊部落本部這里,現在只生活著1200多人,還有一部分,要麼是跟隨水魚的船隊在搞運輸,要麼是到各個村子進行秋耕的準備,等再過段時間,他們也會全部回到本部這里。
雖然圍牆的範圍在今年春天進行了擴展,但居住區最多只能容納1500人居住。人數再多的話,那每個房間里就會變的擁擠,好不容易才緩解的新老族人矛盾,又會因此被激化。
接下來的大半個月,熊巫只要一回來,這一下子又涌進來近千人,如果只是單純的住宿問題,倒也還好解決,但人一多,部落原本達成平衡的物資供應、生活習慣還有生產情況,都會被打破,肯定會影響熊部落現有的狀態,故而要在他們到來之前予以解決。
“不錯,甚至十幾棟房屋還有些少了,”石雪開口贊同道,“還要考慮從臨海營地帶回來的族人。”
熊洪點了點頭,正如熊木石雪所說,部落的人口數量正在不斷地增長,哪怕不算這些“留學”的孩子,不算那些在東部營地待了一年多現在回來的族人,光是新加入部落的,也差不多在400人左右,這麼多人一下子全部涌進熊部落,會造成怎樣的影響,熊洪不是不清楚。
而在座的諸位隊長,也清醒的認識到,人口的急劇增加意味著什麼。
部落是缺人,但不是缺這些對部落的各種情況不了解的族人,而是可以遵守部落規定,按照部落要求去努力的族人。
“我這里倒是有一些思考,不知道對不對,大家幫我看一看是否可行。”
作為部落的族長,也有著後世一些管理的知識,熊洪自然是對這些問題進行過思考的,這些人雖然會對部落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但只要方法得當,這些影響很快就能消除。到時候制約部落發展的人力問題,也將因此大大緩解。
關鍵就在于今年冬天,對部落這條“巨蟒”來說,盡快地“消化”掉這些新人,才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算上這些人,到年底,熊部落所有營地的總人口,將會達到6500人左右,這是均輸院統計出來的數字。”
熊洪淡淡的說著,這些人口,今年增長的太多了,一下子多了近一千,甚至有些反常。
“這些還不算那些來學習的部落人數,只是屬于熊部落的人口。”
“而現在我們的各個村落、營地,不算本部和黑齒村、草村,總共有47個,凌河附近28個,東部營地,算上朝陽營地的話,有7個,水村到沼澤區營地之間的豐茂大道兩側,還有6個營地,剩下的臨海營地、苗村集市以及熊大他們探索的南方一號到五號營地,還有6個……”
諸位隊長認真地听著,看著熊洪的手指在寬大的地圖上指著各個村落和居住點的位置。
這些營地和村子,都是這兩年在部落的發展下,出于交通的要求或者原材料收集的目的,從而不斷開闢出來的。
這其中的絕大部分營地和村落,在今年秋收之後,都具備了自給自足的能力,已經可以給本部輸送一些糧食和禽蛋了。
不過受限于人口數量和畜力供應,這些村子總體上的生產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熊洪很想將人口集中起來,建立一座可以容納成千上萬人共同生活的“城池”,但目前來看,部落的生產力水平還不足以支撐,光是現在的1500多人口,已經有些吃力了。
熊部落圍牆內部的承載能力還是非常有限的,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要想辦法解決一些問題,為以後擴大圍牆的規模和人口數量做準備。
而圍牆內部,也將成為熊部落的核心區域,屆時需要接收更多的人口。
但現在,得將眼前的困難給度過去。
“我在想,這些營地和村子,有大有小,但無一例外,都非常需要補充族人,尤其是已經適應了熊部落生活習慣的人口。”
熊洪看著諸位隊長的眼楮,“所以,可以從幾處大一點的營地,抽調一些族人,補充進這些村子和營地,然後將大巫師這次帶回來的新人,先放到本部這里適應一段時間,等明年開春,春耕結束後,再分散到各個村落里。”
各個隊長互相之間看了一眼,也都明白過來,熊洪族長的意思。
正如熊洪族長所說,熊部落現在的每個村子,人數也差不多在70到90人左右,除了有幾個重要的重要營地,人口會達到150人左右,剩下的幾乎都是同等的規模。
當然白骨洞營地、三族營地、臨海營地、草村、黑齒村等這些特殊的地方,人口會更多一些,差不多都在400人左右。
而部落人口最多的,就是在本部了,而且青壯年的佔比要高出其他村子不少。
“我覺得可以,運輸物資的時候,很多村長就跟我說,村子里面畜力缺,人手更缺,很多村長都準備今年年底來說這件事。”
熊雨第一個站出來表態,各個村子人手增加的話,那能夠抽調出來、參與村子間短途運輸的族人也會增多,他的壓力顯然就會減小,甚至可以專門運輸一些更加重要的物資。
還有一個方面,人數多,會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去增加運輸的次數。
“不錯,熊雨說的對,在我看來,把這些人分到各個村子去,還能幫這些村子開墾出不少荒地,或者收集更多的原料,”
熊大也點頭同意,“再說本部這里實際上除了農耕隊伍,剩下的工坊其實都已經滿員了。”
按照之前部落的需求,各個工坊現在的生產,的確是處于一種飽和的狀態,除了農耕和養殖,這兩個是部落的基礎外,像煮鹽、冶煉、紡織、制陶等工坊,隨著時間的累積,需求也沒有以前那麼大,故而這些工坊,也沒能力“吃下”這麼多人。
“是的族長,我們紡織坊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充足的原料,斜織機現在在熊杰他們的改進下,已經很好用了,生產一匹布的速度也提升了不少,只不過跟不上的,就是紡好的紗錠。”
熊角代表紡織坊,也提出了這樣的意見,對于她來說,織布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制約布匹生產的,恰恰是原材料供應的不足。
“沒錯啊族長!”
“這些人在本部學到了不少東西,正好可以帶到各個村子,幫這些村子提高提高……”
熊洪看到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同,並沒有感覺到意外,因為他所了解到的數據更精確,站的高度不一樣,那看問題的視角也就不一樣,但不管怎麼說,把本部的老人分配一些出去,容納新來的族人,對部落來說,雖然有好有壞,但總得來說,好處居多。
反正冬季也沒有多少要生產的東西,這不比前幾年,部落還需要考慮其他部落的情況,今年以來,各個部落的物資也很豐富了,並不用運送太多的物資去進行交換了。
這個冬天,熊洪準備讓大家都好好休息休息,不用那麼勞累。
“那就這樣,跟族人們說清楚,現在需要一部分人遷到各個村子里去,暫定400人。黑齒村和水村也同樣抽調一些,100人左右;而白骨洞營地那邊,則讓他們適量的抽調一些人手,前往朝陽營地,那邊我們部落的族人還是太少。”
“好,這就去安排。”
負責人手安排的事情,目前是由石雪兼任的,畢竟她對部落的人口更加熟悉,對各個村子的情況也更是熟悉,而且此次人口分配,主要就是為了幫助這些村子的農業和種植業,交給她來安排,正是合適。
本部在今年冬天保持在1500左右的人口規模就差不多了,畢竟今年夏季的時候,新的的圍牆才建造好,中間又有各種探索、生產任務,里面的一些配套設施還沒有完全建設好。
等到明年夏季,里面的配套設施完全建設好之後,就可以至少容納2000人了。
今年冬季的另外一個任務,熊洪已經確定了下來,就是提升各個工坊的生產能力,擴大規模和產量,吸納更多的族人加入,用來配合私有化的推進,以及均輸院對銅幣的推廣。
而人口方面的“推陳出新”,熊洪也有這方面的考量,隨著這些遷移人口分散到各個村子,他們總會帶過去一些“私有化”的行為,以及帶一些銅幣過去。
這也是為了明年開春之後,將銅幣推送到更多的部落手中做準備。
畢竟部落鑄造出來這麼多銅幣,不能只在部落內部流通,還需要傳播出去,讓更多的部落知曉、使用,從而達成以銅幣為基本貨幣的“熊部落結算區域”。
統一這個區域的貨幣和交換流程,這個非常重要。
但大部分隊長對此都不是太了解,但熊洪清楚,銅幣要是順利地推廣下去,成為各個部落日常交換的一部分,並逐步替代現在以粟籽為等價物的交換方式,那熊部落對他們的影響和控制,將又能上一個新的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