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部落生存記

第410章 新圍牆里的見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只想鏟屎 本章︰第410章 新圍牆里的見聞

    以往人吃的食物都不太夠,更別說這些牲口了,當初要不是有熊洪在,給了部落更多獲取食物的辦法,這些牲口也是養不起的。

    在養殖方面,部落里對牛馬這些牲口的定位就是使用畜力,自然是少不了喂他們各種食物。但對于這些豬、羊、鹿這些出皮或者出肉的家禽家畜,卻基本上就是從野外采集來野果野草喂養,光吃這些東西,怎麼能長肉呢?所以最開始的一兩年,出肉量並不算多。

    當然隨著部落耕種面積的擴大,糧食產量的不斷攀升,族人們吃到的粟米飯也多了起來,自然這些牲口們吃的也好上了很多。再加上對外界不斷的探索,在部落周圍不斷地發掘,發現了很多可以讓這些禽獸們食用的植物。

    再加上部落新增了對各種“雜糧”的處理,像油菜籽、麻籽這些可以提煉植物油的殘渣,以及制作豆腐、豆干、豆漿這些豆粕,這些東西也逐漸從對殘渣的有效利用,變成了專門喂牲口準備食物的飼料坊。

    每個月,飼料坊都會制作一些豆餅之類的食品,分配到各個村落去,給這些牲口們增加營養,這也讓喂養這些牲口,簡單了很多,不用族人一整天都要去野外給它們找野菜。

    參觀完豬圈後,就是一片離營地不遠的灌木叢,里面散養著不少雞鴨鵝。這些“鐵腳板”將此地地面踩的堅硬無比,雜草都沒辦法生長出來。

    而這些灌木叢周圍的樹林里,也正在用麻網圍成一個大的空間,供這些新長出來的幼崽們生活。

    逛了一圈,熊洪權當這是早起鍛煉了,而此時早飯也已經做好,熊洪洗了洗手臉之後,便邀請幾位族長一同去飯堂吃早飯。

    “熊部落每天都會有這麼好的早飯嗎?”

    樺木非常驚訝,在集市那邊,每天早上吃的就是一碗不算濃稠的粟米粥,再搭配上一些咸菜,而這些,已經讓沒有吃早飯習慣的樺木等人感到不可思議了。

    但今天在熊部落第一個“正規”的營地里,早餐更是堪稱“豐盛”,除了粟米粥之外,還有咸鴨蛋、兩三種咸菜碎、豆漿、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食物。

    “也不是每天都會這樣,有時候比較忙,比如秋收或者春耕的時候,就會煮一些肉羹,不吃飽,哪有力氣干活?”

    熊土倒是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這些食物他們也吃了好幾年,現在早已習慣。

    桃干等人默默地吃著碗里的食物,並在心里默默祈禱,等會乘船的時候不要再暈船,把這些食物給浪費掉。

    ……

    沿途有建造棧橋的各個村落,在看到熊洪族長回來之後,都幾乎沸騰了起來,而熊洪這次回來也不算趕時間,便帶著幾位族長們,對部落的這些地方,都進行了參觀。

    一路上,這些族長們倒是不暈船了,不過熊部落這一路的繁盛景象讓他們有些發暈。他們不禁想起了當初敢于向如此部落進攻的林果等人,原來還以為是熊洪他們膽子大,不怕這些人的攻擊,現在看來,還是死去的林果等人膽子更大。

    經過十天的航行,熊洪終于又踏在了本部碼頭那堅實的棧橋上。

    “族長~”

    早已得知消息趕來的族人,已經將整個碼頭附近的空地都給圍滿了,他們放下手中的工作,全都站在道路兩側,看著一個個新人和物資從船上被運下來。

    熊洪高興地跟周圍的族人們打著招呼,走在碼頭通往造船坊的道路上,看著一張張熟悉的面孔,熊洪的心情也好了很多,總算是回來了,不知道部落現在,又有了哪些新的變化。

    乘坐在牛車上,看著前後浩浩蕩蕩的車隊,樺木幾人的神色異常精彩。

    “我說什麼來著,熊部落肯定還有更多好東西,當初我們看到的那點,對熊部落來說,就是什麼……長毛象身上的幾根毛。”

    車體減震的效果並不好,行走在布滿車轍痕跡的道路上,顛簸很是強烈,這種感覺比乘船還要糟糕一些,不過沒有那種眩暈和嘔吐的情況發生,也讓這幾個族長稍微好受了一些。

    “這就不用說了,我知道,就比如現在坐的車輛,還有前面拉車的什麼……牛,我們都沒見過,”荊條不禁感嘆道,“要是我們部落也有這些東西就好了,每次往集市運東西,都要走好幾天的路。”

    “這次回去不就可以搬到集市附近了嗎,反正我是決定了,跟集市那邊多學一學,我和樹皮說好了,到時候第一個給我們修圍牆。”

    “你什麼時候說的,我們怎麼都不知道?”

    桃干等人看著得意的樺木,不由震驚了,“不是我們先提出來的麼,怎麼會先幫你修?”

    自知說漏嘴的樺樺打著哈哈,準備應付過去,他突然看到道路兩邊,有很多這種拉車的牛,正在地里拉著鐵犁耕種,便指著那邊,“你們看那!”

    ……

    高達三米五的圍牆,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見,桃干等人看著越來越近的圍牆,以及搭建在圍牆上面巨大的門樓建築,一種壓迫感撲面而來,讓他甚至忘記了呼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有車輛——除了族長乘坐的那一輛外,都停在了距離圍牆不遠處的一處柵欄里。這里有幾個棚子,里面擺滿了車輛,還有一部分廄槽,專門供拉車的牲口飲水進食。

    桃干等人下車步行,跟在熊部落族人的身後,高大的圍牆帶來的壓迫感讓他們幾個不自覺地吞咽了口水。

    穿過能夠並排通行兩輛牛車的門洞,桃干便看到,圍牆的厚度差不多在一兩米,在門洞後面,還有兩扇巨大的木門,隨時可以關上。穿過門洞往里,回頭便可以看到兩側各有一條坡道,可以供族人登上圍牆上面的門樓,站在上面,想必能看的很遠吧。

    穿過門洞,沿著平整堅實的道路往前繼續走,道路兩側還有很多建築沒有完工,堆放著各種木材、石塊。而建好的房屋,每座都非常高大,比熊部落在臨海營地建造的房屋要好看的多了。

    道路兩側也同樣站滿了人,雖然桃干等人數數方面還是很不熟練,但他知道這麼多人,肯定比自己部落多多了,對熊部落的實力,又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

    熊洪乘坐著牛車,在寬闊的道路上慢慢地走著,這兩個來月的時間沒有關注,沒想到圍牆就這樣建造起來了,而且里面的建築,也開始逐漸造完工,如果站在鐘樓上往下俯瞰,可以看到整個圍牆里面的壯觀場景,而鐘樓第三層,也成為最近廣受族人參觀的場所。

    圍牆中間就是鐘樓的所在,原本保護鐘樓不被野獸破壞的圍牆,此時依舊存在,甚至被用磚塊重新加固了一下底部。

    橫街和熊山路在這里交匯,使得鐘樓周圍一圈,全部是道路,兩條主干道在這里圈成一個圓,以鐘樓為中心,再往其他四個方向通去。

    主干道兩側,則是四個不同功能的分區,當初在設計的時候,熊洪等人就已經規劃好各個分區的不同用處。

    比如居住區,在保證保暖效果的同時,還對以往的二層小樓進行了改進,變成了三層的設計,一排排房屋,足以容納下兩三千人的居住,而這里,就是部落族人休息的地方。

    還有各類工坊,則是留在原本的老圍牆里,畢竟那里靠近水源,一些利用水力作為動力的器械,搬運起來也不方便。況且族人都從老圍牆里搬走了,里面空間很大,原本的宗廟,除了最初的山洞,剩下的房間都成為了這些工坊日常處理事務的“聯合辦公室”。

    新修建的宗廟要比以前的大上五六倍,圍牆修好後的第一座建築,就是對新宗廟進行修建。

    新宗廟位于圍牆內部的最北端,與熊山山腳相距不遠,而從宗廟門口出發的熊山路,貫穿整個圍牆內部區域,一直通到牆外,與外面的道路相連。

    宗廟外面有一座廣場,大概三十米寬,五十米長,廣場正東的位置,有一座祭台,分為三層,日後熊部落本部所有的祭祀活動,都會在這里進行。

    祭台底層是一個直徑大概十米的圓形土台,土台邊緣,用三十六根粗壯的木頭釘在地里,每根木樁中間連接著木料,木頭頂端經過處理,有著美麗、神秘的花紋。

    第二層祭台直徑略小一些,大概七米多一些,通過九級台階與底部相連。祭台邊緣,同樣有十二根木樁圍成的一個欄桿,在這一層,有三十多面大小相同的、顏色、花紋各異的麻布旗子,正在微風的吹拂下,緩緩地搖動著。

    每面旗子都代表著熊部落的一處居住點或者營地,每面旗子並不大,長六十厘米、寬四十厘米,上面繪著好看的動物、植物圖案。這些旗子周圍,都用動物的毛皮封邊,旗面上的各種圖案,在風中搖曳著。

    這些旗子不是每天都要拿出來的,今天是為了迎接熊洪的歸來,以及對遠道而來的族長們歡迎。

    在這些旗子旁邊,還有四條長桌,上面現在是空著的,等到祭祀儀式的時候,會擺放上一些部落的物資在上面。

    第三層祭台,面積就小了很多,直徑也只有四米多一些,正中則是一具鑄造出來的銅鼎,上面刻著不少的文字和花紋,在這些天的風吹日曬下,即便表面涂抹了一層樹漆,也變得有些顏色發黑。但更增添了這具銅鼎古樸而神秘的感覺。

    而在第三層祭台最北端,也同樣擺放著幾塊規整的石頭,上面也會在祭祀儀式的時候,擺放上三牲。石頭北面,有一根高高的長桿,上面懸掛著熊部落的暴熊旗幟。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史前部落生存記》,方便以後閱讀史前部落生存記第410章 新圍牆里的見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第410章 新圍牆里的見聞並對史前部落生存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