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前線。
曹軍三面圍攻,先破拒馬、木蒺藜,又填壕溝,繼而進兵寨牆,以刀盾結陣御敵,猛士持斧劈砍柵欄。
劉備軍則飛箭如雨,或以刀盾、矛戈襲擾,不叫曹軍得逞。
兩軍圍繞寨牆拉鋸,雙方各有死傷。
徐晃立馬陣中督戰,卻不著急。
先前派出兩翼輕騎繞行襲擊病患營,即便關張不在,亦能捉了許多劉備文武,屆時再引軍攻其背,四面夾擊,大有勝算。
如今前線戰況看似激烈,其實不過是佯攻之舉。
只等輕騎襲來,那時正面步卒一齊發力,此寨必破。
正觀戰間,忽有斥候來報︰“報!徐將軍,敵寨北側士氣低迷,我軍已破開寨牆。”
不及徐晃回應,又有一斥候自南邊飛馬來報。
“徐將軍,我軍已攻破敵寨南牆,校尉命小人請將軍發兵增援,可一鼓而攻入敵寨!”
徐晃聞言,思忖一番,心道︰“以區區一萬兵力抵御數倍之敵,能堅守近兩個時辰,也堪稱精銳了。
可惜,劉玄德,終究不是天命之人......
雲長兄,今日一戰,不曾與兄交鋒,真乃憾事也。”
思及此處,徐晃抬起一手,下令道︰
“分調兩部人馬,各去支援南北。”
又謂左右曰︰“戰機已至,不必再等輕騎襲營了,傳我將令,全軍出擊!生擒劉備!”
左右聞言,齊聲高喝︰“將軍有令!全軍出擊!生擒劉備!”
“將軍令!生擒劉備!”
命令層層傳遞,戰鼓咚咚敲響。
曹軍士卒聞鼓而進,士氣大振。
便在數部人馬列陣向前之時,在徐晃看不到的兩翼戰場,南北各有一支騎軍疾馳而來。
趙林挺槍躍馬,身後五百騎士排出雁翅陣,如鷹擊長空一般,畫著一道弧線,自曹軍右翼步卒身後切削而過。
鐵蹄踏過之處,無數曹軍步卒被馬上騎士刺死,圍攻大營的曹軍右翼像是被利刃削去一層果肉的隻果,前軍仍在破牆,後軍卻死傷數百人。
曹軍驚懼之下,反身來戰。
趙林所部卻不糾纏,仗著馬速,擦著敵陣飛馳,讓過圍攏而來的步卒。
“傳令!鑿擊陣型!”
趙林大喝一聲,再提馬速,獨行于陣前。
左右親兵連聲大喝,將命令傳遞向後。
五百騎卒聞令,嫻熟的在策馬疾馳中轉換隊形。
一字長蛇陣。
以趙林及武藝高強的親衛為蛇頭,只管奮勇沖鋒,破開敵陣。
一眾騎士列隊在後,緊隨而入,殺兩側之敵。
小股騎兵的破陣方式不多,一字長蛇陣便是最優選擇。
就在趙林馬踏敵陣之時,大寨之北,亦有五百精騎蜂擁而至。
為首一人,頭戴綠沉夫子盔,盔上明珠閃耀,纓飾如火,隨風飄搖;
身披一副特制的烏金魚鱗甲,鱗片層密排列,烏光閃耀,護得周身嚴密;
肩上披掛翠色錦袍,乃昔日劉備所贈,其上繡著春日蒼松,邊角又有祥雲龍紋,隨戰馬奔馳,上下起伏,獵獵作響;
胯下追風赤兔馬,渾身火紅,宛如烈焰燃空,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嘶鳴如龍,奔騰如風,似火雲席卷大地。
關羽手提青龍偃月刀,長髯藏于胸前布袋,隨風飄蕩,棗紅臉上,一雙狹長丹鳳眼精芒四射,好一尊神人下凡!
其後五百校刀手皆手提大刀,動作整齊劃一,遠遠看去,好似那神人身後拖著一片虛影一般。
“隨某沖陣!殺!!”
關羽一聲暴喝,赤兔馬嘶鳴中,再度提速,生生超過身後騎卒十數步,一人一馬,單刀直入。
曹軍步卒先前得令,正是大舉進攻之時。
步卒行進,陣型難免有不密之處。
關、趙二人便是在此時突然自兩翼殺至。
戰馬飛奔,鐵槍連點,挑死三五悍卒,破開缺口。
赤兔騰空,關刀斜斬,劈死為首勇將,震懾敵膽。
槍騎兵緊隨而至,蟒蛇突進,鑿穿而過。
校刀手席卷而來,刀光霍霍,馬踏敵卒。
誰道二人兵少?
卻看曹軍雖眾,可能攔住片刻?
二人一個自北向南,沿途席卷砍殺;
一個自南向北,一路鑿穿數陣。
大刀連斬七員校尉,曹軍將領見那綠袍殺來,無不棄軍而逃;
鐵槍連挑數十精兵,曹軍步卒見那白袍殺至,無不閃身避讓。
兩支騎軍殺至中央,錯鋒而過,繼續沖向被彼此攪亂的戰場。
徐晃于陣中見得關羽現身,大驚曰︰
“關雲長!趙柏軒!莫非雲長乃是詐病!趙林果真有詭計?”
思及此處,徐晃急命左右去向後軍夏侯淵處報訊。
旋即命騎軍預備隊左右齊出,前往纏住趙林,又親領一部人馬,先往關羽處截殺。
戰場混亂,曹軍士卒顧此失彼,將尋不到兵,兵找不到將,徐晃雖應對及時,卻也一時半刻追關羽不及。
正心焦之時,卻忽聞大寨處喊殺聲大作。
徐晃循聲看去,只一眼,便瞳孔巨震。
卻是有二猛將率精銳步卒殺出了轅門,又分南北,沿寨牆掩殺,包圍曹軍士卒。
徐晃遠遠瞧見,便識得那二人是張合、龐德。
二人所領步卒皆穿雙層甲冑,不負刀盾,只以大斧,重錘為兵,所過之處,曹軍盾甲俱碎,銳不可擋。
徐晃見狀,哪還不知是中了計策,正欲下令撤兵,卻忽有戰鼓之聲,自西面傳來。
徐晃轉頭去看,卻是夏侯淵統領後軍趕來。
三萬步騎,早在平原上列好陣勢。
中軍步卒列線陣,隨鼓聲踏步而前;
兩翼各有一萬騎軍,呈雁翅陣緩緩進兵。
步卒刀盾如牆,矛戈反射日光奪目。
騎軍甲冑漆黑,長兵豎起,如刀山槍林。
夏侯大旗搖擺之間,兩翼各出五千精騎,殺奔戰場。
戰鼓聲中,中軍分出五千勇悍士卒,呼喝口號進兵增援。
關趙二人亦見得曹軍大隊來援,並不吃驚。
戰況雖與先前設想有出入,但早在劉備軍算計之內!
大營中央高台上,劉備身側不知何時多了一輛四輪車。
車上那人卻非羽扇綸巾模樣。
“主公,曹軍既是大舉而來,先前謀劃便不合時宜了,可豎起黑旗,叫諸軍依計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