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營。
劉備召集諸將議事。
寥寥數人分列左右。
趙林得劉備眼色,環視眾人,沙啞道︰
“諸位將軍,如今新營病患已達三萬有余,可戰之兵僅有兩萬。
雖有華神醫在此,然治病救人需要時日。
倘若曹軍搦戰,我等只守不出,恐被瞧出虛實。
一旦曹軍強攻營寨,我軍危矣。
當務之急,乃虛作聲勢,以驚敵軍而不敢妄動,方能拖延到病患痊愈。”
眾人聞言,皆頷首示意認同。
趙林又道︰“諸葛軍師已在荊州籌集藥石,短則十余日,長則一月內必至。
在病患痊愈之前,我等退無可退。
而今夏侯淵與郭淮屯兵媯gui)墟,距離此處尚不足二十里。
前日夜里彼來襲營,想來已察覺我軍異樣。
我料其近日必來搦戰,諸位可有計策應對?”
眾人聞言,各自沉思,不得計。
趙林見狀,起身行至地圖近前,手指兩地之間,言道︰
“成固以西,皆為平原,少有險要之地。
曹軍騎兵眾多,若于此平地交戰,我軍恐不能力敵。
即便堅守營寨,亦非良策。”
言罷,手指下滑,指著代表漢水的細線,續言道︰
“媯墟在北,漢水在南。
倘若我軍不與之交鋒,卻逆漢水而上,襲擊南鄭,則夏侯淵雖有精騎,卻無從阻攔我等西進。”
話音剛落,張合抱拳曰︰“趙將軍之意,是佯作奔襲南鄭,誘夏侯淵來追,從而遠離病患營?”
趙林頷首道︰“然也。
媯墟距離此地太近,一旦交戰,夏侯淵必會起疑,若果真強攻營寨,我等雖有兩萬精銳,卻須看顧三萬病患。
如此,勝不能揮軍掩殺,敗則無路可退,幾成死地矣。
為今之計,只有引誘夏侯淵遠離此地,方有縱深以謀略勝之。”
眾人聞言,不知如何作答。
趙林之計,說白了便是兵行險招。
若是能引誘夏侯淵到漢水江邊對峙,形勢固然比現在要好。
然而此計太過凶險。
先不說能不能騙過夏侯淵,即便是騙過了,倘若夏侯淵追而不攻,只須切斷糧道,這一路兵馬斷無活路。
時劉備見眾將不語,便出言問道︰“柏軒欲令何人領兵誘敵?”
趙林道︰“計出于我,自當是我來領兵。”
劉備聞言,連連搖頭道︰“不可,現今雖是危局,卻不至于行此險計...”
話音未落,帳外忽有侍衛來報。
“稟主公,龐統軍師醒了,言說有要事欲求見主公。”
劉備聞言,喜曰︰“醒了!醒了便好!”
說完,便叫暫且散帳,自領趙林去龐統帳中探望。
路上,趙林也從劉備口中得知龐統傷勢。
身中三矢,雖有皮甲護體,卻也傷了肺腑,不時咳血,只能臥病在床。
及入帳,各自見禮。
劉備側身坐在床榻邊緣,執龐統之手,關切道︰
“士元感覺如何?傷勢可有好轉?”
龐統看了眼趙林,輕咳數聲,虛弱道︰“性命想來能保。
統原以為主公左右無智謀之士,欲勸主公調孔明來助,不想柏軒已至...咳咳...”
劉備見龐統咳出血絲來,急勸道︰
“士元且安心養傷,切莫憂思過甚。”
趙林亦在一旁相勸。
龐統卻在劇烈咳嗽幾聲後,問道︰
“听聞夏侯淵屯兵媯墟,不知可曾探得其兵力多寡?”
劉備答曰︰“約莫不低于兩萬。”
龐統聞言,閉目皺眉,嘆曰︰“果真如此...”
劉備與趙林對視一眼,皆不知龐統為何嘆氣。
趙林問道︰“軍師何故嘆氣?”
龐統道︰“夏侯淵原有兵力三萬余,如何能領不下兩萬人馬屯駐媯墟?
南鄭、褒中、沔陽,以及陽平關,四地如何只以萬人鎮守?
此必是有大兵守備四地!”
趙林聞言,大驚失色道︰“我道如何心有不安,竟漏掉這等情報!
若非軍師點出,我險些率軍自尋死路!”
言罷,見龐統不解,便將方才在大帳議事之時提出的計策相告。
龐統听罷,寬慰道︰“此事須不能怪罪于你。
前日夜里曹軍襲營,我等皆是親歷,柏軒卻是道听途說。
遺漏細節也屬尋常。
只是...夏侯淵如何得來兵馬?莫非是曹操派了援軍?”
趙林搖頭不知。
劉備回憶一番,言道︰“黃漢升把守西北要道,若是有敵軍來援,如何能隱蔽進入漢中郡?”
龐統、趙林皆搖頭表示不知。
劉備忽起身驚曰︰“莫非黃漢升已速敗于曹軍之手?”
趙林聞言,否定道︰“即便是敗,如何能不漏消息?
且漢升老哥佔據地利,即便有數倍之敵來犯,亦能拖延個一年半載,怎會一朝落敗,而無半點風聲傳來。”
言罷,忽想起自合肥返回江陵後,不曾听聞張遼率軍反撲合肥。
結合鎮守襄陽時,關平曾探得鄧縣曹仁處有兵馬調動。
趙林眉頭緊鎖,將三者關聯一處,思索半晌,心道︰
“張遼失了合肥,並不召集兵馬奪回合肥...
曹仁在鄧縣調動兵馬...莫非...”
“莫非曹操在主公奪取益州之後,便立即派兵增援夏侯淵,以搶奪漢中之地?”
趙林听到龐統如此說,如醍醐灌頂一般,恍然大悟,言道︰
“必是如此!去歲夏侯淵屯兵沮縣,我軍奪取益州之事如何能瞞得過他!
倘若夏侯淵傳訊鄴城,曹操立時派兵增援,算算時日,當在我軍部署之前與夏侯淵會合!
如此,便對得上了!”
說到此處,趙林咬牙切齒︰“我還道夏侯淵有智謀在身,竟思得投毒奸計!
如今看來,此必是有詭譎狠毒之士出謀劃策!”
不怪趙林想不到此處,就像之前的劉度。
後世人大多以為劉度是個草包,但只有趙林親身接觸過,才知道即便是劉度這種名聲不顯的人,能名留青史,也必然不是庸碌之輩。
所以在趙林心中,大名鼎鼎的夏侯淵智計百出,也不足為奇了。
有了這種先入為主的印象,自然也想不到設計投毒的另有其人。
思及此處,趙林眯著眼楮,在心中細數︰“程昱?賈詡?司馬懿?蒯越?”
越數,心越涼。
“程昱乃曹操心腹,必不會輕離左右;
賈詡...傷天和,不傷文和..此人惜命,應當不會遠征來此;
司馬懿...不會真是司馬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