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關張領兵攻漢中起,襄樊便由趙林、關平鎮守。
江陵由陸遜鎮守;
荊南地區有降將張合屯兵武陵;
諸葛亮則總覽荊州大小事務。
凡民生、政治、商貿、兵事。
無論募兵練兵、軍備器械、布防守土、治安維護;
亦或戶籍賦稅、農業生產、教化律法、吏治任免;
乃至為劉備大軍籌措糧餉,輸送物資;
為馬良管轄之民夫供給飲食、協調人力,皆被諸葛亮一一理順。
凡大小事務,有請則必有應,有諾則必有踐,有求則必有答,有難則必有援。
事無巨細,悉有決斷。
而今劉備大軍已至漢中境內,自巴郡運糧,有巴山險阻,多繞遠途,空費錢糧。
以荊州之糧供給大軍,更為便捷。
趙林駐守襄陽,有漢水連通東西,走水路亦或陸路皆可抵達漢中。
水路有舟船之便,雖是逆流而上,勝在所需人力較少,約莫千余里,運十成糧可得八分,一月可至。
相較水路逆流而上,每日舟行不過三十里,陸路則更加快些,卻也因人吃馬嚼,損耗頗大。
約莫運十成糧可得六分,二十日可至,若是急疾行軍,十五日內可至。
故而趙林鎮守襄陽,雖將政治盡皆拋給文吏,卻要親自接收諸葛亮籌措的糧餉,再派兵征調輔兵、民夫押運。
所幸只需每十日運糧一次,倒也不甚忙碌。
除此之外,也須時常率一部兵馬出城操練,或習戰陣,或練行軍,或討伐匪盜,或護送商隊,並非只是宅在城中便可高枕無憂。
襄陽原有關羽留下一萬兵力,其中有三千水軍。
趙林也曾心血來潮,率水軍至漢水操練戰船,卻不慎失足落水,險些嗆死河中。
自此以後,旱鴨子趙林便將水軍操練之事托付于本部校尉,不敢再登船逞能。
荊州無戰事,關平常會來襄陽與趙林飲酒閑談解悶。
陸遜與周陵、劉賢等人亦曾來拜會敘舊。
加上孫尚香等女眷偶爾會乘車馬來襄陽陪伴趙林,因此倒也不覺無聊孤單。
十二月初,漢中傳來消息,關、張分取龍亭、定遠二縣,並與劉備合兵一處,圍困成固。
相傳秦惠文王時期,秦國擊敗楚軍,設置漢中郡,同時下設了成固縣。
後經幾番更易郡縣所屬,及至張魯于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改漢中郡為漢寧郡,成固縣仍屬之。
只不過除了張魯,世人只知漢中郡而不知甚麼漢寧郡。
成固,地處關中與巴蜀之間的中間地帶,是南北對峙的重要緩沖區域。
其北有秦嶺山脈為天然屏障,南部為巴山山脈,與秦嶺夾峙,形成漢中盆地。
漢水東西橫貫全縣,�水河等支流縱橫交錯。
又有子午道、金牛道等交通要道,東可通襄樊,西可抵隴右,可謂兵家必爭之地。
成固,城固。
觀其名,以為是何等堅固城池。
實則牆高不過丈,且僅有三面城牆。
此城名固,非指牆高池深,乃因據有地勢之利也。
可謂︰“城承高勢,北臨�水,背靠秦嶺,前瞰巴山。”
雖牆不高,池不深,然地勢險要,端得是易守難攻。
趙林端坐主位,自案上翻找出關于成固的戰報。
從傳來的戰報來看,雖寥寥幾筆,卻道盡其“城固”之名。
“十月末,主公兵臨成固,連攻十余日,不克。”
“十一月九,統獻地道之策,掘地丈許,地水噴涌,不成。”
“十一月十二,諸公商議水攻之計,探查地理折百余哨探,知其勢高,不成。”
“十一月十五,超引羌騎奔射,因土地松軟,折斷三百馬腿,超憤而不得進。”
“十一月十六,關張引軍至,三軍齊攻數日,折甲士七百,不克......”
趙林來回翻看一遍,撓了撓頭皮,暗自咋舌︰
“娘 ,二伯、三伯、孟起兄一齊上陣,不能克?這比合肥還難打呀....”
待放下竹簡,忽又拍了拍大腿,驚呼曰︰
“打了月余,竟不知守將是何人!”
正詫異之時,陳安急行進殿,報曰︰“主公,張合差人來信。”
趙林揉了揉發麻的雙腿,站起身,接過書信,展來一觀。奇曰︰
“張�y�V來信?
唔......聞漢中大戰起...寸功未立...
軍師不允...”
閱畢,趙林啞然失笑道︰“張合此是欲往漢中爭功,奈何孔明不許,便求我為他說情。”
言罷,叫陳安取來筆墨,親筆書信一封,安慰一番,又囑咐其安心鎮守荊南,來日必有用武之地。
旋即打發使者星夜回報。
原以為此事到此為止。
誰曾想不過三日,張合便親來襄陽拜訪,想來是剛派人送信,又猜到只憑借書信說不通趙林,遂親自跑來一趟。
“君侯,末將自投主公以來,只在昔日攻取荊南三郡之時略動刀兵,至今已近兩載...
武陵乃是腹地,兩年間,凡匪盜賊寇,皆已剿滅,奸邪小人亦不見蹤影,武陵已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末將正值壯年,實不耐虛度光陰,願請辭太守之位,投主公麾下為一小卒,雖戰死沙場,好過這般煎熬度日...
求君侯見憐,為張合說情,叫孔明軍師應允我去漢中罷。”
張合滔滔不絕,將心中委屈悉數相告。
趙林听罷,寬慰道︰
“�y�V兄,許久不見怎這般見外。
兄欲往漢中爭功,弟自然贊同。
然軍師不允,恐有思慮...”
張合急道︰“有何顧慮?請君侯直言。”
趙林聞言,佯怒曰︰“若是張將軍問逸安侯,某不知如何作答。”
張合見狀,只得無奈道︰“柏軒賢弟,賢弟啊!
愚兄求教,還請賢弟憐我,不吝賜教。”
趙林見張合果真立功心切,許是在武陵快憋瘋了,遂權衡一番,言道︰
“既是�y�V兄相詢,小弟自然知無不言。”
言罷,手指北方,低聲道︰“兄長畢竟是自北而來,如今漢中大戰起,兄與敵將多為舊識故交。
若是戰場相遇,以命相搏,可能忘卻舊情?”
張合聞言,忽怒目圓睜,指天發誓︰“我既投明主,自當竭誠侍奉,為主盡忠!
豈敢因私而廢公!賢弟以為張合乃何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