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

第335章 出兵漢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早晨七點 本章︰第335章 出兵漢中

    卻說趙林一番大鵬、千里馬的比喻,直言關羽年逾半百,當思後繼之人,說得關羽唏噓感慨。

    “柏軒之論甚高。

    昔日關某不過解良一尋常之人,若非恰逢亂世,也無這般本領。”

    言罷,目視關平,罕見的溫言道︰

    “平兒之意如何?可願領軍駐扎樊城?”

    關平聞言,急單膝跪地,抱拳曰︰

    “父親!兒願獨領一軍,勤習韜略,必不墜父親威名。”

    關羽聞言,閉目沉思,趙林見狀,又添一句︰

    “二伯,所謂虎父無犬子,我大兄之才,二伯豈能不知?

    若早使我坦之兄獨領一軍,其成就必在佷兒之上。

    二伯還猶豫甚麼。”

    關羽聞言,丹鳳眼瞥了一眼趙林,沒好氣道︰

    “汝慣會哄騙于我,當我不知?”

    眼見趙林尷尬之色一閃而逝,又換上一副裝模作樣的諂媚面容,關羽揮手止住趙林作態,捋須曰︰

    “也罷,小子所言有理,時勢造英雄,若不歷練一番,不足以成才。”

    說罷,招了招手,關平膝行至近前,關羽抽出腰間佩劍,遞給關平,溫言道︰

    “我兒有凌雲之志,為父深感欣慰。

    今賜我兒寶劍,望汝勤之、勉之,以國家大事為重,恪守忠義。”

    言罷,又看了一眼趙林,謂關平曰︰

    “汝雖年長于柏軒,然武藝、韜略皆遜一籌,當時時請教,不可剛愎自用!”

    末了,又囑咐一句︰

    “學其精華,去其糟粕,萬不可學其浪蕩成性!”

    關平聞言,自然是一副聆听教誨模樣。

    趙林卻翻了個白眼,腹誹不已。

    待父子二人說完,趙林忽想起一事,謂關羽曰︰

    “二伯,佷兒方才想起一事,那房陵守將蒯祺,與孔明軍師有親,乃是軍師姐丈。

    二伯用兵之時,可說其來降....唔...即便不降,亦不可傷其性命。”

    關羽思忖片刻,言道︰“吾自省得,賢佷勿慮。”

    言罷,起身下階,謂二人曰︰

    “時辰不早,這便出發罷。

    柏軒,平兒,襄樊便托付汝二人了。”

    趙林、關平一齊行禮,鄭重應下,親送關羽大軍出城十里,乃還。

    及回城,兄弟二人商討一番,約定次日便聯袂去樊城,幫助關平查漏補缺,傳授趙林自己的統兵經驗。

    時光荏苒,轉瞬間便過去了一月有余。

    在此期間,漢中戰報不時傳來。

    九月末,關羽出征三日後,徐晃領兵自褒斜道殺出,兩日破敵營,三日克褒中,陣斬楊任,漢中軍無不驚懼。

    十月初,夏侯淵親率精銳走小路,翻山過澗,奇襲陽平關後背,一戰克下,斬首三千級,俘大將楊昂,漢中軍大敗。

    十月十一,夏侯淵連克三縣,兵臨南鄭城下,張衛從閻圃諫言,攜印信出城獻降。

    同日,黃忠西路軍圍困沮縣,從法正之計,分兵奇襲下辨,又散出諸將,各去秦嶺要道築造營寨。

    十月二十,關羽攻房陵,蒯祺死戰不出,二十二日,周倉披甲三重,先登破城,俘蒯祺並其家眷四十余口,關羽皆善待之。

    同日,劉備以張飛、馬超為左右先鋒,圍西城,申儀不敵,獻城而降。

    劉備仍任其為西城太守,申儀感劉備信重之恩,書信勸降上庸申耽。

    十月末,上庸、房陵全入劉備之手。

    劉關張會合後,分兵三部,一部取龍亭,一部取定遠,劉備自領大軍取成固。

    時漢中已入夏侯淵之手,麾下曹兵精銳及漢中降軍合計九萬余人。

    劉備方面,西路大軍三萬八千人,東路大軍去除趕赴江陵的趙林部曲,尚有六萬余人。

    雙方兵力相當,曹軍雖佔漢中地利,卻為新定,糧草輜重依賴長安杜襲籌措,所幸秋收不過數月,短時間內並無糧草之憂。

    劉備集團則不然,雖為東西兩路,實則西路兵少,又有堵截曹軍後路,切斷糧道,乃至拖延曹軍增援的重任,故而采取守勢,輕易不得進兵。

    至于東路大軍,雖然依賴巴郡與荊州運輸糧草支撐,但從紙面上看,武有關、張、馬三員絕世猛將,文有龐統、張松為謀士,趙林想不出有輸的理由。

    十一月初,有兩封書信自江陵而來。

    趙林接住,展開來看。

    第一封是諸葛亮來信,言說陸遜已率兵悄然進城,諸葛亮有意展露其行蹤,是為震懾江東,絕其覬覦之心。

    目前江邊烽火台已築造半數,諸葛亮特命謝旌領羌騎兩千,漢騎五百,來襄陽屯駐,以防曹軍效仿圍魏救趙故計,攻襄樊而救漢中。

    若江陵有戰事,亦可通過現有的烽火台快速傳信,趙林便可率精騎快速南下支援。

    可謂一舉兩得。

    另一封書信,卻叫趙林有些詫異。

    其書無丈夫氣,確為閨閣姿。

    筆軟如綿,于曲中求直;

    墨淡似霧,在淡里藏神。

    橫若春堤弱草,豎如靜女垂簪。

    觀其字,如見臨窗對月,研墨拈毫,玉腕風情,皆融入點畫之中。

    其信略曰︰

    “柏軒賢弟親啟︰

    ”自江陵一別,倏忽數月,望弟安康。

    妾孤孀多年,早將塵緣看淡,不意遇孟起君,其磊落英氣,動我沉寂之心。

    雖未言明,然兩心相照,似有靈犀。

    此皆賴賢弟居中周全,餃結之德,聯誼之恩,沒齒難忘。

    今孟起君奉命出征,烽火路遠,音信隔絕。

    念其轉戰沙場,鋒刃相交,妾日夜懸懸,憂思甚重。

    弟久在軍中,消息靈通,不知近日可有孟起消息?

    其起居安否?身體康健否?

    若得片言,還望速告,以慰焦灼。

    另附書一封,乃妾致孟起者,言辭淺陋,不過尋常絮語。

    盼弟代為轉呈。

    願他見字如面,知有人在江陵倚門而望,盼其早歸。

    秋風漸涼,趙府安好,弟無需掛念,亦望保重自身,不贅言。

    妾喬氏頓首。”

    趙林看罷,怪笑一聲,謂陳安曰︰

    “看看,大喬阿姐有了心上人,便對我這個弟弟‘不贅言’矣。”

    說著,將大喬手書盛在一木匣之中,提筆寫上“致馬孟起”。

    言道︰“明日傳訊之時,叫驛卒將此信一同帶上罷。”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方便以後閱讀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第335章 出兵漢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第335章 出兵漢中並對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