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魯肅說服眾將不尊孫權亂命,留孫瑜率軍向合肥緩行而歸,魯肅則領凌統、陳武、董襲三人率輕騎百余去追趙林。
急行約莫十五六里,早被荊州軍斥侯發現,報與張、趙。
趙林只道是孫權下令不叫追趕,遂請張飛領大部先行,自領親衛數十騎當道等候。
須臾,魯肅等人飛馬趕來,于百步外減緩馬速,只與三將並轡上前。
趙林見狀,亦輕夾馬腹,上前搭話。
“勞子敬先生親來相送,林受之有愧。”
魯肅听出趙林意有所指,回曰︰
“柏軒,此間誤會已然盡釋,還望將軍顧念聯盟抗曹大業,莫要再生事端。”
趙林笑曰︰“親兄弟,明算賬,江東用人則許諾,不用人則背信,乃生齷齪。
听聞子敬先生繼我姐夫周公瑾之位,不知若是麾下兵卒被旁人利用,可能不要酬勞?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是而已。”
魯肅曰︰“將軍所言甚是,肅受教。”
趙林見狀,沉默片刻,續言道︰
“我與江東諸將多有結交,實不願為敵,子敬兄當知我心意。
今日一別,趙某自攜郡主同歸江陵,來日當備足酒宴,請子敬兄過江,相謝昔日維護之情。”
言罷,又對凌統拱了拱手,道︰“公績兄亦可同往。”
凌統聞言,抱拳還禮,只當是趙林邀請赴宴。
魯肅卻听出趙林言外之意。
不提拜會國太,只言攜妻同歸,乃是往日私交情分之意。
備足酒宴,邀請過江,雖言說是相謝昔日維護恩情,卻難免有提醒警告之意。
魯肅思忖片刻,苦笑道︰“肅若過江赴宴,只帶兩三親隨,屆時還需柏軒保我周全。”
趙林聞言,微微頷首,忽正色曰︰
“不論如何,林在江陵,恭候大駕!”
言罷,對四人拱了拱手,告辭離去。
四人還禮,目視趙林行遠,魯肅嘆曰︰
“唉...前路有虎,事勢艱難矣。”
三將聞言,不明其意,凌統問曰︰“大都督何故嘆氣?”
魯肅並不解釋,只揮手示意眾將跟上,去追孫瑜,同返合肥去也。
大軍向北,行軍至正午,遇甘寧策馬而來。
魯肅問曰︰“興霸何來?”
甘寧道︰“趙柏軒可走脫了?”
魯肅頷首。
甘寧嘆曰︰“主公恐與柏軒賢弟刀兵相見,是以速遣甘某前來傳令,且縱荊州軍離去,不得阻攔。”
魯肅聞言,嘆道︰“趙柏軒已走,可惜未能听得此令。”
言罷,見甘寧不解,遂解釋道︰“芥蒂已生,不復往日之協,且回合肥稟報主公罷。”
眾人一同回合肥,如何將此間事一一稟明,且按下不表。
且說趙林與張飛一路向南,每日行軍四十余里,五日抵桐鄉,七日至皖縣,終與關羽所部會合。
大帳中,關羽將情報說與二人知曉。
“馬季常已至柴桑,傳書至此,言說張昭已備足五萬石糧草,將于七月十五返程,我等若明日拔營,當能合兵于尋陽地界。”
言罷,又謂趙林曰︰“柏軒家眷自會隨船同歸。”
趙林頷首,也不多問。
關張許久不見,聚首大帳敘兄弟之情,趙林則是見到關平也隨軍而來,遂搬了胡床與關平坐在帳簾之下,看著帳外士卒收拾器械,閑談。
二人年少時皆寄養在劉備宅邸,一同習武學藝,及至關平十之六七,先去了關羽軍中听用,後來阿斗降生,劉封與趙林也先後出府入了軍伍。
一眾少年中,原身與關平最為要好。
關平穩重,少有老成,原身則木訥寡言,勤奮。
二人常結伴切磋,彼時關平年長,多勝趙林。
“坦之兄,最近可與公仲兄往來?”
關平道︰“父親命其屯兵編縣,為兄回江陵時,曾見過一面。”
趙林道︰“編縣?二伯這是將他發配了?”
關平無奈道︰“父親不喜公仲,曾言‘螟蛉之子,不可擢任要地。’”
趙林聞言,不置可否,要說劉封不去救關羽,雖是不智,但也是人性如此。
這要擱趙林身上,恐怕還得背後捅一刀子。
“他畢竟是大伯假子,向日禪弟誕生,公仲兄早表明不爭嗣子之位...”
關平聞言,搖頭道︰“公仲志在疆場,這些年來雖官職封賞不曾落于人後,卻終究無兵事任之,往後...恐也無領兵之機。”
趙林道︰“兄長與公仲頗為親厚,何不勸他一勸?”
關平問道︰“如何勸?”
趙林道︰“公仲兄有意沙場建功,奈何身份所累,不得兵權。
何如勸他去往成都,面見大伯而辭劉姓,改回寇氏,如此再無假子之名拖累,豈不自由?”
關平聞言,搖頭道︰“早在新野之時,公仲便有此意,奈何大伯不允。”
趙林卻笑道︰“往日不允,乃無人說以厲害,此番卻是不同。”
關平奇曰︰“賢弟何出此言?”
趙林附身,手指相談甚歡的關張,言道︰
“三伯有意勸汝父同去成都,與大伯敘兄弟之情,若能使我二伯為劉封說項,大伯必然應允。”
關平問曰︰“三叔欲往成都,或可成行,我父須鎮荊州,怕是不會與三叔同去。”
趙林卻道︰“兄長不知,此番去成都,可並非只為敘私情,亦為國家大事。
三伯勸說不動,自有諸葛孔明說之。”
言罷,見關平面露疑惑之色,遂又解釋道︰
“大伯新得益州,必治于成都,文武官吏皆選才于川蜀,我等舊人多居于荊州,早晚必與益州分派對立。
二伯三伯乃舊人之首,若能往成都一行,說大伯分調益州世家之人來荊州任職,再調荊州文武數人入川為官。
如此兩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待時日長久,成遠親近朋矣,雖不能消兩派分立之勢,卻也有所緩和。
屆時,荊州之屬多有家眷在川,川中之屬亦有家眷在荊,川危則荊必憂之,荊危則川必救之,兩地連為一體,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關平聞言,細細思之,贊曰︰“賢弟高論!”
話音剛落,忽聞張飛哈哈大笑曰︰“二哥,如何?”
趙林循聲看去,只見不知何時,關張已悄然來到趙林身後,將方才二小輩言論听了個真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