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陳名安,本是下邳淮浦人,出身于徐州,世代官宦之家。
年幼時,曹操屠城,先父為保我性命,棄家主而逃往荊南。
路途遙遠,無處安家,數遇賊寇,家財盡失,兄妹死于刀兵,母親悲泣而亡。
只有先父與我幸存,乃隨流民南遷。
時有饑荒,流民易子而食,或殺妻烹煮。
先父驚懼,避流民而走小路,饑食野果,渴飲露水,終于安家龍勝之地。
異族逞凶,常欺壓漢民,先父集難民而舉事,不敵,貶為奴。
後生疾病,無財求醫,不治而亡,余陳安幸世。
安僥幸逃離,流落街頭,遇乞兒,乃入其眾。
乞討艱難,無以為食,遂常偷盜,艱難維生。
乞兒之眾百余,逢災年,多有病餓死者。
又逢爭斗,死者數十。
余者互相扶持,安度數載。
嘗有孤兒流落,安不忍,收入乞眾。
偷盜事發,同伴死于亂棍之下。
又遭欺凌,多有橫死者,合三十七人,葬于城南荒山。
世事維艱,大饑三月,乞兒之眾,存世止十三人。
天佑陳安,得遇我主憐憫,收入府中,食之,衣之。
親授文武,寄予厚望,常伴左右,時時提攜。
我主不以陳安低賤,拔家臣于安,賜字曰︰泰寧。
時逢玄德公勢危,我主性烈,極忠義,率敗軍入死地救之。
敵圍營而攻,我主奮勇,敵雖眾,不能敵,遂不顧袍澤,以萬箭射之。
陳安受我主大恩,雖結草餃環,以身替死不能報也,乃以盾覆我主,以身護遮。
————————
少年雙腿插滿箭矢,顫聲曰︰“陳安受主公大恩,只願主公松齡康健,無論忠義...主公,陳安妄言降敵,死罪也。求主公勿怪...”
趙林聞言,早濕了眼眶,急攔腰抱起陳安,雙腳趟地,自箭林中疾走,撤回營寨。
“速速關門!謹守寨牆!”
徑直回大帳,將陳安置于榻上,自去翻找出一木盒。
隨後將一柄匕首拔出,取了木鞘叫陳安咬住,又點了燈火,炙烤匕首。
帳外吶喊之聲震耳欲聾,趙林卻充耳不聞,專注于為陳安處理傷口。
及拆下陳安雙腿上的脛甲,見多半箭矢插在甲片上,只余三五支鐵箭頭深入血肉,遂松了一口氣,以匕首劃開褲腳,撅斷箭桿,剜出箭頭,復以木盒中的藥物覆于箭創,取條狀布帛包扎。
一系列急救完畢,趙林早出了一頭冷汗,待回過神來,忽然發覺自從回營之時,到箭傷處理完成,陳安竟未曾出聲,遂急忙查看,卻見陳安已昏睡過去。
趙林又探了陳安鼻息,方才長出一口氣,暫時放下心來。
營外忽傳來嘈雜吶喊之聲,趙林心知此乃生死存亡之際,縱使陳安之傷經過他粗略急救,亦有性命之憂。
但此時全軍仍在苦苦支撐,倘若身為主將的趙林久不現身,恐怕兵無戰心,全軍覆沒矣。
遂急忙起身,向帳外行去。
及出帳,嘈雜吶喊中隱約听見歡呼之語,正疑惑間,謝旌疾行而來,面帶劫後余生的笑意,抱拳曰︰“將軍,蜀軍退兵矣!”
趙林聞言,奇曰︰“未曾攻營?”
謝旌道︰“不曾,只留下數百人收攏死尸。”
趙林聞言,思及守寨門之時,蜀軍曾不顧己方士卒而萬箭齊發,想來便是因此而失了軍心,遂不敢久戰,暫且退兵。
謝旌見趙林不言不語,仍面帶憂慮之色,奇曰︰“將軍以為蜀軍退兵有詐?”
趙林搖頭道︰“非詐也。但蜀軍雖退,其亡我之心猶存。
我料早則今夜,晚則明日,蜀軍必再來攻營。”
謝旌聞言,亦覺事態嚴峻,遂收斂笑意,正色曰︰“將軍所慮極是,只是蜀軍勢眾,我軍經此一戰,士卒疲敝,傷者甚眾,當如何御敵?”
趙林眉頭輕蹙,負手踱步,思忖片刻,言道︰“速傳令下去,趁敵軍暫退,速作休整,能再戰者分發干糧,飽食以蓄體力。
再調一部士卒打造拒馬,于營中分立,若寨牆不保,亦可依托拒馬堅守片刻...”
趙林將能想到的辦法詳列,謝旌一一記下,自去傳令。
趙林則又踱步片刻,喚來一親衛,吩咐將傷兵移置大帳左近,以防寨牆失守,搬遷不及。
如此,能做的,趙林都做了,倘若今夜,或明日蜀軍再來圍攻,諸般布置或能再堅守一二。
算算時日,自搗毀水壩,已有十日。
距張松出發去馬超營寨,已有十四日。
想來魏延若是快馬加鞭,星夜趕路,也應當在八九日前見到了劉備。
不知...可能求來援軍....援軍又何時能至...
夕陽西下,月兒躍上夜空。
牛 北方十里處,萬余羌騎于林中休憩,馬超謂張松曰︰“此去資中不過二十余里,今夜叫大軍休整一番,積蓄馬力,明日一早,著甲疾行,料想午時便道...”
資中西面二十里外,沙摩柯望著一眾氣喘吁吁的蠻兵,傳令道︰“再行十里,便叫爾等休息到天明!加快速度,早到早歇!”
南面十里處,一條偏僻小路中,星夜趕路的魏延率百余人連夜清理山路,咬牙堅持,心道︰“趙柏軒啊趙柏軒,來日再有這般危急要緊事,我必不信你的鬼話...”
其後三里外,劉備見士卒皆疲憊不堪,多有掉隊者,遂命全軍暫歇,謂黃忠曰︰“漢升,傳令全軍,暫歇一個時辰。”
黃忠擦了擦滿頭大汗,喘著粗氣去差人傳令。
連日急行軍,黃忠也曾勸諫劉備不可如此疾行軍,一則此路雖偏僻,卻極為險要,倘若蜀軍設下埋伏,眾人皆束手就擒矣。
二則,如此重甲疾行,士卒體力耗盡,即便趕到資中也無力去救趙林。
可惜,劉備仿佛著了魔一般,絲毫不顧這兵家大忌,反斥責黃忠不知兵貴神速。
黃忠人老成精,又怎會不知劉備深愛趙林,因而如此行險,親冒矢石去救,遂不再多勸。
劉備則坐在一塊碎石上,雙手縮回袖中,指腹摩挲著一塊散發腥臭酸澀氣味的竹簡。
右手一小塊竹簡上,刻著︰“沛國譙縣華佗,世之醫聖,藥可通神,可以設醫學之塾,傳其醫術于萬世為由說其投效。”
左手一小塊竹簡則刻著︰“益州有名孟達者,稍有才能,然其性多變,專擅投機取巧,不可委以重任,更不可使其與劉封兄長結交,否則必有禍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