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沛得張任傳信,心下驚醒,遂勒馬停步,令前軍暫緩前行,細細觀望謝旌五百騎卒。
只見騎卒雖緩緩後退,卻行伍不亂,不似懼怕交戰,更像是誘敵深入。
謝旌見高沛軍停步不前,又策馬出陣,高聲喝道︰“高沛,汝縱有數萬之眾,亦如此膽小如鼠,不若回去固守城池,可保項上人頭!”
高沛聞言大怒,暗道︰“我數倍于敵,縱有埋伏,能有何為?
這莽夫著實可恨,不殺之難解我心頭之恨!”
遂復命左右揮動令旗,催促士卒進軍。
高沛所率千軍約莫有五千之眾,前排刀盾皆著鐵甲,戴鐵盔,持包鐵大盾,約莫有四五百人。
在蜀軍將士心中,只要能沖進營寨,若營中無甲士兌子,只憑借這四五百精銳便可縱橫敵營,無人可擋。
目下營中鐵甲之士確實不多,連同趙林親衛在內,也不過千人。
然而蜀軍不知道的是,營中剩余兩千人雖只有皮甲,卻是甲中有甲,身穿兩層皮甲,其防護能力略遜于鐵甲,但防穿刺能力卻絲毫不亞于鐵甲。
卻說謝旌見高沛再度催促進軍,遂暗自冷笑,引軍沿著來路緩緩後退,列陣于轅門外。
及高沛前軍行至拒馬防線外約十余步,營中忽涌出千余士卒,人皆背負數桿投矛,隨著一聲梆子響,一齊投擲,射向蜀軍。
高沛見狀,並不驚慌,不需下令,前排精銳蜀軍便舉起包鐵大盾遮擋投矛。
但精銳畢竟只是少數,能遮擋的範圍有限,總有漏網之魚飛躍前排精銳,射入前軍陣中,只一輪投矛便射死射傷數十人。
高沛見敵軍無盾牌長兵,只攜帶投矛飛射,遂急命精銳刀盾向前,欲趁著敵軍無重甲陣線,突破拒馬防線。
蜀軍精銳聞令,仗著全身鐵甲,又有包鐵大盾遮擋投矛,頓時氣勢洶洶,奮勇向前。
重甲在身,雖行動遲緩,但十余步的距離只須片刻。
眼見蜀軍便要沖到拒馬防線,高沛已面露得意之色,心道只要精銳沖破拒馬,殺出一條通路,大軍長驅直入,趙林雖有萬夫不當之勇,又如何能有活路?
卻不料,面上笑容尚未綻放,前軍忽傳來無數驚呼,緊接著便是慘叫之聲大作。
高沛瞳孔瞬間放大,急向前看去,入目卻是無數煙塵滾滾,無法看清是發生了什麼。
待煙塵漸次散去,只見拒馬防線數步之外,赫然出現兩條壕溝陷坑。
那壕溝約莫四五步寬,自拒馬防線中央的缺口延伸至河道兩岸,約莫有數百步長短。
原來是蜀軍前排精銳沖鋒之時,只顧頭上飛矛不斷,哪里還顧得上腳下泥土顏色深淺不一。
猝不及防之下,一腳踩空,紛紛墜入陷坑之中。
如此一來,灑落于樹枝干草上用以偽裝的沙土被飛濺而起,後軍只見煙塵滾滾,更看不清腳下,于是接連有四五排蜀軍不及停步,下餃子一般落入陷坑。
高沛見狀大驚,急勒令前軍停步,自己策馬上前,引頸而望。
只見坑中數不清的士卒層層疊疊,互相踩踏擠壓,前排精銳皆被壓在最底下,這坑中雖無木刺陷阱,但約莫有一人高的陷坑,重甲士卒摔落于地,又被同袍砸落擠壓,慘叫之聲不時響起,卻多是後來落入陷坑中的士卒。
最先墜入陷坑的精銳怕是連喘氣的空隙也無,哪有氣來慘叫?
便在這時,營中又沖出數百士卒,人人皆穿皮甲,手持勁弩,躲在拒馬之後,朝著陷坑中的蜀軍抵近攢射。
原先千余投矛士卒亦沿著陷坑排成一線,把投矛當作短矛來使,但見有蜀軍欲爬出這近一人高的陷坑,便以短矛戳刺,或抬腳踩住手指碾轉。
一時之間,這區區不到一人高的陷坑,竟無一人能爬得出來。
時有精明之人,欲順著另一側陷坑牆壁爬出,也被弩手一箭釘在坑壁上,二者只有不足十步距離,便是八九歲的孩童亦能精準射中,何況是精兵政策下的荊州軍戰兵。
時高沛早被這屠殺一般的慘狀震懾,待回過神來,急命前軍弓弩手壓制敵軍,欲救出被困于陷坑中的士卒。
然而命令方才傳達,那傳令士卒卻忽然目視敵營,面露驚駭之色。
高沛見狀,順著傳令士卒的視線看去,只見空中有十余人頭大小的石塊呼嘯飛來。
高沛乃蜀軍大將,豈能不知這是何物?便是麾下士卒,亦有不少老兵知道這是何物。
那傳令士卒驚駭之下,顫抖著喊道︰“投...投石車!”
高沛亦驚懼不已,急忙大喊道︰“速速散開!散開!躲避飛石!”
話音剛落,那十余人頭大小的石塊轟然落地。
有時運不濟者,被石塊砸中頭顱,鐵盔如薄紙一般被砸癟,石塊去勢絲毫不減,又摧枯拉朽般接連翻滾十余步,砸死十數人,在蜀軍陣中犁地一般砸翻一溜士卒,方才停住。
如此十余人頭大小的石塊,犁出十余條死亡地帶,只一瞬間,蜀軍便死傷不下百余人。
高沛目睹此等慘烈,瞬間面如土色。一眾士卒亦皆被砸的哭爹喊娘,不顧軍法嚴苛,狼狽向後逃竄。
高沛眼見大勢已去,急命前軍後撤,自己也策馬逃離此地,唯恐被敵營再來一輪投石砸死。
如此,五千人馬進攻趙林營寨,未曾傷及一人,卻死傷近千,士氣大跌。
時謝旌已率騎卒回到轅門處,見狀大喜,對趙林抱拳曰︰“將軍造出這等利器,真乃神人也。”
原是昨日蜀軍不曾來攻打,趙林深知敵眾我寡,若只憑拒馬壕溝,恐不能久守,遂趁著敵軍不來,親自帶著千余士卒伐木取材,造了十余架簡易投石車。
雖說只能投擲二三十斤的重量,射程只有二百步左右,且精度極差,只能隨緣射擊。
但投石車的存在主要是為了城池攻防所用,此時用在攻擊敵陣上,並非為了殺敵,而是起震懾作用。
即便是再精銳的士卒,也怕被投石車砸死這等慘烈的死法,只須令蜀軍士卒畏懼,趙林麾下三千人,便能多堅守一段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