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矛如電,鋒銳破空,激射而來。
時間仿佛在此刻減緩了流速,泠苞眼睜睜看著漆黑長矛劃破夜空,那一點鋒芒不知沾著誰的血液,直奔面門射來。
泠苞駭得大驚,直把吃奶的力氣都使了出來,奮力側身躲避。
奈何那長矛來的迅猛,雖險險避過面門,卻仍被利刃擦著臂膀掠過,在披膊上劃出一道凹痕,帶起一溜火星。
說時遲,那時快。
泠苞奮力躲過趙林投矛,方才還驚懼滿面,瞬間變的猙獰無比,抬起長刀指向趙林,暴喝道︰
“賊子失了兵刃,自取死路,此時不殺,更待何時!”
遂親率左右數十騎一擁而上,欲趁著趙林手中無長兵的功夫,殺了這險些要了他性命的敵將。
左右先前亦被趙林突然投矛嚇了一跳,此時見自家主將躲避殺招,一馬當先沖向來人,頓時士氣大振,紛紛縱馬沖鋒,刀槍齊舉,直取趙林。
泠苞沖鋒之時,瞥見那玄甲白袍的敵將自腰側抽出一柄寒光四射的寶劍,心中忽警鈴大作,不自覺的放慢了馬速,漸漸跟在了十余騎身後。
雙方只有十余步距離,皆全力催馬沖刺,只一眨眼的功夫便對沖到彼此近前。
泠苞身前被十余騎阻擋,遂歪著腦袋,視線穿過人縫去看。
只見那敵將先是單手揮劍砍斷一桿長矛,復側身躲避一柄大刀,順勢探手捉住刀背,竟叫自己麾下的精銳抽拽不出。
及三五人一同使矛去刺時,那人又仰身躲過半數,長劍揮舞砍斷半數,七八人圍攻之下,竟傷不得他分毫。
待戰馬交錯而過之際,那人捉刀之手一拉一拽,奪過大刀,右手長劍橫切,切腦,斷頸,剖腹,連殺三人,自己麾下精銳滿身的鐵甲仿佛紙糊的一般。
待馬快的數人盡皆被斬,那人長劍隨手往腰側一插,寶劍回鞘,復以雙手持刀,暴喝一聲如鳴驚雷,喝住身前數人,復大刀斜斬,生生破碎一人胸甲,使大刀嵌入那人胸膛,飆射滿腔熱血。
眾人見此慘狀,皆面露懼色,沖鋒勢頭為之一滯。
泠苞見狀,又驚又怒,大喝道︰“賊將只一人在此,爾等數十人有何懼哉!
速速上前將他亂刀砍死!但有退縮不前者,斬!”
左右聞言,無奈于軍令難違,只得奮起余勇,硬著頭皮,咬著牙,各舉刀槍上前。
趙林見狀,棄了嵌入騎卒胸膛的大刀,劈手奪過對方手中長槍,迎著數十人抖了兩個槍花,縱馬沖突,渾然不懼。
眾人見趙林隨手抖的槍花,便知此人武藝高絕,何況先前同袍慘死猶在眼前,早沒了拼死一搏的勇氣,只隨著戰馬沖刺,手中兵刃不去攻擊,反采取守勢。
趙林見狀,氣勢更盛,雙腿猛的夾緊馬腹,寶馬通人性,四蹄翻飛之際,騰空而起,載著趙林如天神下凡一般,高出蜀軍半人高不止。
手中長槍當作鐵棍來使,一招力劈華山,不曾砸到騎卒,卻劈在了戰馬頭頂,“ 嚓”一聲
敲碎馬兒頭骨,立時叫那戰馬四蹄僵直,轟然倒塌。
爪黃飛電趁機越過馬尸,落在敵騎陣中,馬唇向左撕咬住一馬耳,後蹄尥起,猛踹一馬後臀。
趙林亦將長槍抖出了殘影,自左向右連連刺擊,三名騎卒皆手捂咽喉落馬。
眾人見狀,更是膽寒,只覺此人莫非當真是天神下凡,惡鬼臨世,殺人竟如飲水一般,單人獨騎面對數十精騎,竟連殺十余人而未曾受創一處。
驚懼之下,蜀軍紛紛勒馬,不敢再上前接戰。
泠苞見狀,亦倒吸一口冷氣,眼見趙林已沖到近前,二人只余數步之遙,頓時方寸大亂,心道︰
“此人之勇,莫非呂布復生!”
泠苞心中驚懼,急調撥馬頭,以刀刃切馬臀,縱馬往北而逃。
趙林見狀,也不追趕,只在陣中往來沖突,殺散潰兵,驅趕蜀軍丟盔棄甲逃竄。
此時麾下精銳騎營亦殺的蜀軍大敗,有趙林軍令在前,皆不追趕,只縱馬于戰場上奔馳,呼喝吶喊,鼓噪不休。
時有蜀軍傷者,或自忖逃不過騎兵追殺的蜀軍士卒紛紛跪地請降。
趙林喚來謝旌,言道︰“我軍兵寡糧少,顯揚以為如何處置俘虜。”
謝旌聞言,見趙林面色冷酷,抬手摸了一把臉上血水,森然道︰
“蜀軍悍不畏死,末將未曾見得降兵。”
言罷,也不等趙林回應,率三百騎收攏降卒,趕到河邊,半晌方回。
此戰開始的倉促,結束的也極快,約莫卯時三刻開戰,不到辰時便分了勝負。
趙林精銳騎營戰死三十七人,傷者百余,親衛戰死四人,傷者十五。
殺傷蜀軍八百余人,自相踐踏至死約莫四五百人,合計斬獲一千三百余眾,收繳戰馬七匹,鐵甲六十副,皮甲數百,刀槍兵刃無算。
待打掃完戰場,清點斬獲後,已是辰時,東方見魚肚白。
趙林又巡視一番拒馬、矮牆防線,方才策馬去往水壩處。
未及接近,便听得悶雷聲大作,震耳欲聾。
及至策馬來到水壩之處,只見巨萬洪流傾覆而下,如萬馬奔騰,天崩地裂一般,積蓄月余的水流瞬間充滿河道,繼而溢出兩岸,摧枯拉朽,席卷向南。
坐下寶馬與其主人一般震驚于大自然的無上偉力,四蹄不住踏地,連連嘶鳴後退。
趙林只覺胸中壓抑,兩耳聞聲皆為洪濤滾滾之音,雙目所見皆為黑黃泥水奔騰。
不知過了多久,耳中忽傳來一道竭力嘶吼聲。
“主公!此處極險,速退!”
趙林被喊聲驚醒,回過神來,只見洪水已近在咫尺,急拽動韁繩,縱馬後退十余步,待見到洪水只是稍稍漫過此處河灣,方才摸了一把額頭冷汗。
又看了洪水半晌,見威脅不到東營,趙林微微頷首,看向陳安,言道︰
“泰寧,死傷多少?”
陳安聞言,面帶悲壯之色,高聲答曰︰
“有昔日跟隨玄德公渡江的新野壯士,名李奉,年三十有四,獻掘堤之法,親率百人下水鑿洞,不及逃離...
只活了二十三人...”
趙林聞言,長嘆一氣,喃喃道︰“折了七十八人...”
陳安聞言,拜伏于地,叩首道︰“主公,李奉有子,與我同齡,安為求安其心,私自許諾其子跟隨主公左右...”
趙林聞言,下馬扶起陳安,苦笑道︰“若能得天佑,僥幸不死,必不背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