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

第145章 吾非劉備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早晨七點 本章︰第145章 吾非劉備矣

    眾人听龐統講解完畢,皆恍然大悟。

    自劉備屯兵于夷陵之前,便已定計謀取益州與漢中郡國。

    此時依照趙林所獻計策,去成都聯絡張松、法正的簡雍尚未歸來,因此不知益州虛實。

    走陸路通漢中,只能從益州出兵,而若走水路,需先下襄、樊二地。

    現今襄、樊未克,益州更是未下寸土,如何去拿漢中?

    然若不速取漢中,待韓遂兵敗,曹操西進之後,必先取漢中。

    劉備集團早已視漢中和益州為那囊中之物,怎能不急?

    劉備言道︰“韓遂十萬大軍,夏侯淵止有三萬人馬,若韓遂在曹操親至之前先破夏侯淵,未必不能勝。”

    此言一出,龐統無奈道︰“韓遂雖有聯軍十萬,然據公佑所言,韓遂不據潼關而守,卻出關與夏侯淵對峙,若夏侯淵謹守營寨不出,曹操卻領大軍北進蒲阪,繞行河西,至華陰擊潼關之背,韓遂縱有十萬之眾,後路被斷,困守孤關,又豈能不敗?”

    劉備看著地圖,沿著龐統所說的路線推演一番,頓時不再心有僥幸,言道︰“軍師可有妙計應對?”

    龐統起身于帳中踱步數個來回,忽欲言又止道︰“關將軍圍襄陽數月,襄陽曹仁不得出,樊城徐晃亦被關將軍牽制。不若另遣一將,走水路向北,自襄江轉道丹水,過武關,翻山越嶺,走黃泥隘口,支援韓遂...”

    話未說完,又自顧自搖頭,喃喃道︰“不妥,此計太險,須連過三關,倘有一關不能下,則孤軍亡矣。”

    言罷,又緊鎖眉頭,于帳中踱步。

    眾人皆面露難色,苦思計策。

    孫乾卻忽然欲言又止道︰“主公...乾出使漢中之時,柏軒曾多番提醒,言漢中張魯野心不小,欲傳五斗米教于天下,可以許其傳教為誘,說其聯合...”

    話音未落,龐統忽問曰︰“此言當真?張魯不欲天下,只為傳教?”

    孫乾答曰︰“乾在漢中之時,多見張魯不治公牘,只在傳教之時方才現身,親自與百姓講道。”

    龐統聞言,思忖一番,忽笑曰︰“若果真如此,漢中可救矣!”

    劉備急問曰︰“計將安出?”

    龐統笑曰︰“主公坐擁四郡之地,交州又將歸附,若再取益州,主公坐擁天下三分矣。

    若遣人攜主公親筆書信,以允諾張魯傳教于主公治下為利,說其歸附可也。

    即便漢中不降,料也能說其聯合主公。

    彼時,主公便可遣一將,駐兵群山要道,以阻曹操南下。

    如此,待主公取下益州,漢中必降。”

    劉備聞言,問曰︰“何人為使?何人駐兵?軍師可有人選?”

    龐統環視帳中文武,言道︰“使者非龐統不能勝任,另需公佑先生相助。”

    言罷,又掃過黃忠、魏延等將,不置可否。

    黃忠見狀,出班抱拳曰︰“末將願為主公分憂。”

    魏延亦出班言道︰“小將願駐兵要道,倘曹操來攻,必叫其不得寸進。”

    二人皆是新降,欲成大功。

    劉備卻言道︰“吾軍中怎可無大將?二位將軍須坐鎮營中,來日取益州之時,自有建功立業之機。”

    二人見劉備婉拒,自知新降之人獨自領兵的希望不大,遂回班肅立,不再請命。

    不過領兵去為漢中守要道,要直面曹操大軍,還不能攻城略地,屬于危險性很高,受益很小的戰事,而留在劉備軍中,待攻取益州之時,更容易爭得軍功,是以二人也不失望。

    而且,此事還未說服張魯或降或聯合,是以派何人去擋曹操,還不急。

    劉備散了帳,獨留龐統,先是商討來一番說服張魯的細節,臨到龐統請劉備親筆書信之時,劉備忽言道︰“宗教善惑民心,備不欲使其傳揚天下,軍師可有妙計教我?”

    龐統聞言,笑曰︰“今日之事,乃為取漢中郡,他日主公取了郡縣,張魯傳教與否,還不是主公一言可決?”

    劉備曰︰“大丈夫豈能言而無信?今日若允諾其傳教,他日怎可食言?”

    龐統聞言,勸曰︰“主公為君,守諾于天下,漢室之幸也。然君可信于賢,信于民,豈可信于諸侯?”

    劉備曰︰“今日失信于張魯,他日必失信于天下。備不願為也。”

    龐統聞言,既有欽佩,又有無奈,進言道︰“若不許以傳教天下,何以說張魯來降?此為權宜之計也。”

    劉備曰︰“今日為得漢中之地而施權宜之計,或可得一郡國,然失本心也。”

    龐統無奈,嘆曰︰“主公,若漢中歸曹操所有,即便得了益州之地,亦不得安寧,如何以為後方根基,北伐中原?”

    劉備道︰“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也。若失信于人,縱有土地,國亦不寧。”

    龐統聞言,正色曰︰“若不如此,漢中早晚歸曹操所有。”

    劉備聞言,亦正色曰︰“若行此計,吾非劉備矣。”

    此言一出,龐統見說服不了劉備,只得無奈道︰“既如此,容龐統別圖良策。”

    劉備聞言,慚愧道︰“軍師智謀過人,計略無雙,此非軍師無謀,乃備之過也。”

    龐統抱拳曰︰“主公德行,可比古之聖賢,有何過失?且容龐統時日,必有計策獻上。”

    劉備聞言,抱拳一禮,親送龐統出帳。

    及送走龐統,劉備獨立帳中,仰天嘆曰︰“若為取天下而失信于人,吾寧大志不酬,亦不願為也。”

    龐統出了營帳,踱步至轅門外,遠眺群山,嘆曰︰“主公半生顛沛流離,寧困守一地,亦不願違背德行,真仁君也。”

    言罷,又喃喃道︰“然身處亂世,仁人君子欲平天下,何其難也.....”

    如此過了三日,龐統每日獨坐帳中,案上擺著數幅地圖,苦思良策。

    這日傍晚時分,劉備忽遣人來請龐統入大帳議事。

    及至龐統匆匆趕來,卻見營中文武皆至,中央站著二人,其中一人正是簡雍。

    另一人著一身文士袍服,高不足五尺,突額尖腦,塌鼻歪嘴,樣貌丑陋。

    其人雖矮,卻仰頭斜視眾人,頗為無禮。

    喜歡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方便以後閱讀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第145章 吾非劉備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第145章 吾非劉備矣並對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