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太守府。
趙林沐浴更衣,著武士袍服,挎虎爪長劍立于府衙堂中。
劉備、諸葛亮、趙雲、糜竺、孫乾、簡雍、潘浚、霍峻皆在,除卻吏守其它三縣之向朗、伊籍、糜芳,以及駐守缺月的關羽,剿匪的張飛,劉備麾下文武已齊聚于此。
堂中沉寂,眾文武皆不言。
忽有一儒雅武將,按劍而入,抱拳稟告曰︰
“稟主公,各城門及城中大營皆已布控,縣衙及各處皆發榜文,傳播全城。
斥侯來報,民皆喜,未曾見有怨,本地豪族亦未有所動作。”
劉備長舒一口氣,道︰“叔至勞苦。”
陳到拱手,行至劉備側後,按劍而立。
劉備目視趙林,嘆氣半晌,卻不言語。
趙林站立良久,忽言道︰“自古殺人償命。
甦猛污蔑于我,又誹謗主公,辱罵我叔父,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便動手制止,也未曾取其性命,其仗劍便要殺我,我便反殺之,何罪之有?
其弟自知無理,若對簿公堂,不能勝訴,陰使刺殺之舉,欲置我于死地。
我族叔趙雷,自隨我叔父跟隨主公,每戰必先,從不落于人後,竟死于小人之手,何辜也!
賊欲殺我,我便屠賊滿門,正是此理。
若其余豪族欲行報復,林不帶主公一兵一卒,只我單槍匹馬,便將這些蛀蟲殺個干淨,既還江夏百姓一個公道,亦使賊不敢招惹于我。”
話音剛落,趙雲拍案而起,大喝道︰“住口!”
劉備慌忙起身道︰“子龍,你且坐下。”
見趙雲面色陰晴不定,劉備又嘆一口氣,下階行至趙林身前,解釋道︰
“柏軒賢佷,吾非責怪與你。然你年少易怒,便不管不顧,單槍匹馬沖進甦宅,如若遭遇不測,吾痛失一臂矣。”
趙林愕然,目視劉備,問道︰“主公果真不罪我?”
劉備輕撫趙林脊背,溫言道︰“汝雖殺人,卻是有因,便依漢律,亦是無罪。
那甦猛之弟,並無官職,又不曾舉孝廉,陰謀刺殺統兵之將于市井,乃同謀反,此夷三族之罪也。”
趙林不言。如今漢律如同廢紙,有罪,無罪,還不是誰拳頭大誰說了算?
劉備執趙林之手,行至階前,言道︰“吾今召諸卿于此,為計肅清江夏豪族之患,非問罪也。”
趙林聞言,環視諸公,目之所至,人皆頷首,只有趙雲,目光不善,臉色有慍。
趙林攤手,指向趙雲,言道︰“非林不信主公,我叔父面色不善,恐回家罰我舞槍。”
這倒不是趙林作小兒態,或是矯情,趙雲罰原身舞槍,那可是真罰。
輕則令趙林扎槍數百,皆要透雙層皮甲,重則扔來一副鐵甲,何時透甲,何時便歇。
原身年十四時,曾與張飛醉酒鬧事,趙雲便扔來一副破爛鐵甲,手在鐵甲胸腹畫了一圈,便要趙林去刺。
趙林連刺數千,耗時兩晝夜,皆不能透,槍刃磨平,乃至暈厥方止。
自那以後,原身再不敢醉酒,及至趙林靈魂融合,亦不敢貪杯,此事眾人皆知,聞趙林之言,皆忍俊不禁。
趙雲亦啼笑皆非,言道︰“吾非怪罪于你,可你......可你怎能孤身前往?便不能等調兵前去?”
趙林聞言,這次相信眾人皆不罪,傲然道︰
“吾曾對主公言,兵雖眾,若無甲,則不足慮也。
彼之家丁部曲,皆著布衣,吾雖未戴兜鍪,卻著札甲在身,賊雖眾,卻奈何我不得。”
趙雲啞然,不想罰佷兒舞槍扎甲,竟讓他對甲冑如此推崇。
“甲雖堅固,然久守必失,莫非如此,趙雷.....罷了,汝今後當引以為戒,但若出門,需帶親衛隊,護持左右,當年孫伯符之勇,未必遜于汝,前車之鑒,當思之,慎之。”
趙林見趙雲情真意切,抱拳一禮,謝曰︰“佷兒謹記叔父教誨。”
劉備見未來女婿終于走出陰霾,渾身煞氣收斂,撫掌而笑︰
“甦家作惡多端,早已激起民憤,汝雖親手殺人,有僭越之嫌,卻無大過,百姓亦贊,為民除害,此事便揭過。”
劉備轉身拾階而上,立于議案之後,言道︰“如今吾等與本地豪族,已成水火之勢,卿等有何良策以應對?”
孫乾拱手,進言道︰“主公,今甦家既滅,其余豪族雖未有所動,然恐其暗中勾結,蓄勢待發。
依乾之見,可先遣能言之士,往各豪族處,陳說利害,曉之以理,使其知曉與主公為敵,絕無善果,或可暫弭其患。”
簡雍聞言起身,搖頭道︰“公佑此計雖善,然恐收效甚微。
彼等豪族,多恃財勢,久居此地,盤根錯節,非幾句利害之言可動其心。
吾意當以威服之,可令軍中精銳,耀武于各豪族門前,顯我軍之盛,令其不敢輕舉妄動。”
劉備沉思不語,霍峻抱拳道︰
“主公,峻以為,可從其內部入手。
豪族之中,亦非鐵板一塊,或有不滿甦家惡行之人,或有欲依附主公以求長遠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密遣使者,探其心意,拉攏分化,使其自亂陣腳,而後各個擊破。”
糜竺沉吟半晌,言道︰“諸公之計,皆有可取之處,然亦各有弊端。
依竺之見,當恩威並施。
一面示之以威,如憲和兄所言,展我軍之雄威;
一面許之以利,對可拉攏之豪族,許以官職,令其為我所用,助我等安定江夏。”
眾人各抒己見,或點頭稱是,或微微思忖,堂中一時議論紛紛。
諸葛亮羽扇輕搖,微微而笑,待眾人話語稍歇,乃長身而起,踱步至堂中,朗聲道︰
“主公,亮以為,此事,劉琦公子為關鍵所在也。
劉琦公子現為江夏太守,素得民心,若使其將甦家所作惡事公之于眾,彰其惡行于江夏百姓之前,則世家畏民怨沸騰,必不敢行報復之舉,或將求救于主公。
若如此,主公正可借此良機,再令本地豪族援助一二錢糧,以充軍資。
彼等豪族為求自保,權衡利弊之下,當會依從。
如此一來,既可解當下之患,又可得錢糧之助,于我等穩固江夏、圖謀大業,皆有裨益也。”
劉備聞言,撫須頷首,贊曰︰“孔明之言,甚合吾意。此計兩全其美,既可安豪族之心,又能利我軍之事,妙哉!”
趙雲亦點頭稱是,曰︰“軍師此計,確為上策。只是那劉琦公子處,需遣一能言善辯之士前去說項,方可確保萬無一失。”
諸葛亮笑曰︰“子龍所言極是,亮思之,柏軒能言善道,可擔此任,往見劉琦公子,詳述其中利害,料想劉琦公子亦知此事關乎江夏之安穩,必不會推辭。”
眾皆愕然,目視趙林,不知諸葛亮何意。
時有數人曾旁觀當日趙林斬甦猛之事,乃告不知者。
具言趙林如何斬殺甦猛,擲首級于階前,劉琦噤若寒蟬,兩股戰戰,雲雲。
眾人相視,皆露笑意。
喜歡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長阪坡,趙雲是我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