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

第230章 存貨苦苦支撐。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晚晚晚晴 本章︰第230章 存貨苦苦支撐。

    第二,搶先一步將北海島拿走,就可以斷絕倭國的工業化發展之路,因為倭國的大部分煤炭都埋藏在北海島地下,失去了這里的話,倭國將沒有煤炭用來發展工業。

    第三,北海島巨大的農業和漁業發展潛力對于倭國而言至關重要,控制這里將極大的限制倭國的人口上限。

    失去了這個大糧倉,倭國的人口注定無法達到歷史上的那種最高水平,而且沒有了煤炭之後倭國的工業也發展不起來,注定一輩子只能成為一個落後的農業國。

    一個沒有工業的倭國,對天朝毫無威脅。

    沒有工業的加持,倭國的生產力注定無法提高,人口將會長期限制在3000萬以下,這個人口體量對于天朝而言恰到好處。

    這個人口體量無法對天朝構成巨大的威脅,卻也能為天朝提供豐富的勞動力。

    日後天朝要是發起對外戰爭的話,還可以從倭國這邊招募雇佣軍,讓他們去戰場上干一些髒活累活和危險性很大的任務。

    這樣既能減少天朝自身的軍隊傷亡,還能將成本降低到最低,可謂是一舉兩得!

    天朝控制倭國的計劃是先讓他們打內戰,打個幾年之後,讓他們筋疲力盡,損失慘重。

    而趁著倭國人忙于內戰的機會,天朝一邊在本國加速發展工業,增強自身的實力。

    一邊加緊開采倭國的銀礦,讓掠奪他們的財富。

    而且還要加大對北海島的開發,徹底的鎖死倭國的發展空間。

    這樣一來,等到時機差不多了,天朝再下場干預,調停他們的內戰,讓倭國保持分裂狀態,繼而方便天朝徹底的掌握倭國的局勢,把他們收了當狗!

    從鷹醬人後世的經驗來看,倭國人在沒有能力威脅到主人的情況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忠誠的狗了!

    松前德廣的能力得到了聶士成的賞識,他被安排了一個任務︰去降服北邊的那些阿奴伊人投效漢軍。

    北海島又被稱作為蝦夷地,生活在這里的阿奴伊人又被倭國人稱之為蝦夷人。

    他們是當地的漁獵民族,人口不多,以捕魚打獵為生。

    幕府那邊雖然頂著征夷大將軍的稱號,看似要帶領整個倭國征討北方的蝦夷人。。

    但是蝦夷人根本就沒幾個人,對我國的威脅可以說是根本不存在。

    因此幕府方面並沒有正兒八經的派兵來征討他們,不僅不征討他們,甚至還要好好的把他們保護起來,以免他們死絕了,幕府將軍的征夷大將軍稱號也會作廢。

    而松前藩作為唯—一個被封在北海島的大名,他們是跟蝦夷人打交道次數最多的。

    松前藩很清楚幕府並沒有打算徹底剿滅蝦夷人,所以他們通常情況下並不會派兵去攻打蝦夷人。

    北海島的蝦夷人總數大約在2.5萬到5萬人左右,具體的人數很難統計。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對方的人數要比他們多。

    因此一旦打起來的話,他們未必能佔到便宜。

    再說了,這些蝦夷人是松前藩的搖錢樹,正是靠著跟蝦夷人做生意,從他們的手中換取魚獲、人參、毛皮等貨物,松前藩才有錢買那麼多糧食,這才憑借著一萬石的石高,養活了接近2萬的人口還能儲存下3萬石的糧食。

    憑借著這樣的關系,讓他們去聯系阿奴伊人顯然是最合適的。

    得到了命令之後,松前德廣屁顛屁顛的就親自帶著人北上了。

    他原來麾下的2100名武士被漢軍收編了1600人,充當漢軍手下的第一支倭人雇佣軍,準備試試看效果如何。

    如果這支倭人雇佣軍很好用的話,那麼漢軍可能會進一步的推廣這種做法,招募更多的日軍雇佣軍。

    雖然被收走了一大半武士,但是松前德廣心中卻只有感恩。

    天朝留了他一條命,他已經很感激了,更別說天朝還大度的給他保留了五百武士,這種優待,他已經感激的說不出話來了!

    松前德廣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用實際行動來回報天朝對他的厚愛!

    于是,這一次他親自帶人去聯絡之前跟他們有過貿易聯系的那些阿奴伊人部落,嘗試著說服他們,看看能不能讓他們從北邊南遷。

    聶士成打算將阿奴伊人和一部分松前藩的倭人遷移到室蘭等地,去幫助漢軍開墾這里的荒地。

    這里的平原土地肥沃,而且靠海,交通便利不說,戰略位置也很好。

    相較于位于半島之上的函館和富山城而言,室蘭城是漢軍更加重視的地方,他們打算在這里開發出一座城市出來,成為未來蝦夷地的首府。

    不過此時的室蘭等地還是一片荒地,這里既沒有城市,也沒有多少人口,只有數千名阿奴伊人在這里分散定居著。

    要從無到有的開發一塊荒地,需要大量的勞動能力,這些勞動力暫時就只能使用松前藩的倭人和蝦夷地的阿奴伊人了。

    松前德廣一連跑了半個多月,聯系了20多個阿奴伊人的部落,成功說服了其中12個部落遷移到南邊去接受天朝的統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于阿奴伊人而言,他們的生活相當的原始,因為缺乏種田的技巧加上沒有優良的農作物種子,使得他們只能依靠打獵和捕魚來生活。

    這種生活的穩定性很差,每到冬天的時候,一旦大雪封山,海面結冰的話,他們既無法出去打獵,也無法出海去捕魚,每家每戶都只能依靠之前留下來的存貨苦苦支撐。

    那些沒有充足食物的家庭,一旦遇到漫長的冬天,往往就無法撐過去,全家老少都會被凍死餓死。

    而且因為生產力低下和技術的缺失,阿奴伊人的生活物資極度匱乏,像食鹽、鐵器等東西,他們自己都無法生產,只能高價從松前藩的手中購買。

    因為是壟斷生意,所以松前藩賣給他們的的東西價格很高,他們平時用來吃都舍不得,更別說去腌制獵物和魚獲了。

    因此阿奴伊人打獵和捕魚得到的獵物儲存的時間普遍都很短,即便是平時捕獲了大量的獵物也無法儲存下來。

    因為缺乏鐵器,他們很多人的食物都是生吃,這導致他們的健康狀況很差,阿奴伊人的平均壽命連30歲都不到。

    這種情況下,天朝提出來的招攬條件,對于他們而言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他們只要願意遷移到南方去,幫助天朝開荒和修建城市,那麼當土地開墾出來之後,他們就會獲得一塊土地,也會被分配到一間房子讓他們定居下來。

    這樣的話,他們就擺脫了原始落後的漁獵生活,以後就不會出現因為缺少過冬的物資,導致大量的族人凍死餓死的事情了。

    當然了,也有一些比較固執的,對外人比較警惕的阿奴伊人拒絕了天朝的招攬。

    他們願意繼續保持貿易往來,但是不願意遷移到南方去。

    對于這些人,松前德廣並沒有貿然行動,而是記下了他們的部落名字和位置,準備將他們的情況反映給天朝的將軍,看看對方要怎麼處理。

    半個月後,松前德廣返回富山城的時候,他的身後跟著大約多名蝦夷人,這些人都是願意遷移到南方來生活的。

    加上松前藩的一萬九千多人,漢軍手下的人口超過了三萬人,已經具備初步的開發條件了。

    雖然還有一部分蝦夷人並未南下,接受漢軍的統治和管理。

    但是聶士成並沒有立刻出兵進攻他們的打算,一來這些蝦夷人居住的地方都非常分散,派兵去攻打他們的話效率很低。

    二來蝦夷地的人口本來就不多,把他們都打死了會白白損失大量的人口。

    在天朝本土的移民遷移過來之前,他還手中能用的,大概就只有本地的倭人和這群蝦夷人了。

    所以他放棄了用武力解決問題的選擇,而是改用其他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聶士成一邊讓蝦夷人和松前藩的人在石狩平原一帶開墾荒地,修建房屋,一邊又將松前藩之前跟蝦夷人進行貿易的地方放在了室蘭等地。

    這樣的話,這些蝦夷人如果想要換到鐵器、食鹽和其他物資的話,就必須要前往漢軍的開荒地才行。

    在貿易的過程中,他們會親眼見證石狩平原從一片荒地,變成一片阡陌縱橫的田地。

    當他們看到那些曾經跟他們一樣的阿奴伊人在這里定居下來,過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之後,即便是漢軍不再去勸說他們,他們恐怕也會主動南下,投靠天朝!

    畢竟,能過上好日子,誰會喜歡窩在山溝溝里面吃糠咽菜呢?

    在蝦夷人加入之後,漢軍手中的勞動力增加到了大約人左右。

    如果按照傳統的辦法,每人每天開墾1畝地的速度來算的話,要開出600萬畝的荒地至少需要500天,這個時間太長了!

    漢軍肯定是等不了這麼久的,畢竟歐洲那邊的世界大戰未必能像歷史上拖延四年之久。

    所以他們必須要加快速度,趕在歐洲那邊的戰爭結束之前,將北美那邊的事情解決。

    這樣的話,忙于戰爭的歐洲列強們,就沒有能力來干涉北美這邊的戰爭了,天朝可以在沒有外力干涉和阻撓的情況下,以單挑甚至是群毆的方式,將北鷹醬解決掉。

    而作為天朝出兵北美的橋頭堡,蝦夷地要承擔很重要的任務,為大軍提供糧食、為艦隊提供燃料。

    喜歡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請大家收藏︰()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方便以後閱讀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第230章 存貨苦苦支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第230章 存貨苦苦支撐。並對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