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飛逝。五月像個新娘,婷婷裊裊地披著繁花香風降臨。
《幸福街》衍生情景喜劇的劇本,終于創作完成了。
情景喜劇有個好處︰幾乎沒有主線。因此,創作者不用絞盡腦汁構築一個宏大的世界觀和大框架,只需要講好一個個小故事就好了。
這正是簡曉君的強項。她本就是寫電影劇本出身的,叫她按照電視劇節奏,鋪排幾十集的故事,反而是難為她。這種小單元串起來的劇本,寫起來卻運筆如飛,一日千里。
簡曉君受過很多苦,生活閱歷十分之豐富。在冠均世紀做黑勞工時,公司派下來的那些侯門世家、豪門總裁題材,她寫得絞盡腦汁,遍覽群書,抓破頭才能交稿。寫幸福街這樣貼近現實生活的題材,素材卻比比皆是,只恨劇本不夠寫,從不擔心素材缺位。
《幸福街,里邊兒請!》電影已經下映,上線流媒體後,又引起了第二波解讀和二創高潮。趁著這個熱度,官宣情景喜劇正合時宜。
《幸福街》衍生情景喜劇,暫定名為《幸福街外傳》。簡曉君本來想了十幾個輕小說風格的名字,比如什麼《幸福街事件記錄簿》《幸福街記事簿》《我立于百萬幸福之上》《幸福ソ街》《幸福吹過的街道》……都被季君陶無情否決了。
青憑娛樂最開始給《幸福街外傳》定下的級別是B級。B級上頭還有A級、S級、SS級、SSS級。譬如《幸福街》電影,就是SSS級項目。
定級之後,簡曉君十分不服氣,將劇本私發給了季君陶。季老總看後,斟酌良久,將《幸福街外傳》的級別提到了S級。無特效的現代劇,還不是偶像劇,這一級已經算封頂了。
商葉初成了《幸福街外傳》的出品人。所謂出品人,就是電視劇的投資者、股東、金主、號召者。立項之前負責拉投資,播出之後負責扛撲爆。
用人話翻譯一下就是︰前期掏錢,後期扛責任的拍板俠。
商葉初兩世第一次做出品人,還有點小激動。仔細一研究才知道,出品人只負責撒錢扛事兒,幾乎不插手拍攝現場的具體事宜。
也就是說,商葉初擅長的領域,這一職務都不涉足。
得知這點後,商葉初也沒有放任自流。混了這麼久,對于一部劇的撲撲爆爆成因,商葉初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雖然不能插手《幸福街外傳》的拍攝,但她身為金主,拍板決定大方向還是沒問題的。
遠在銀洲的商葉初,給《幸福街外傳》項目,空投手令,約法三章︰
第一,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干。
第二,演員必須听導演的,導演必須听編劇的。
第三,不听話的人滾蛋。
這三條鐵律,是商葉初兩世以來得到的血的教訓。
外行指導內行是大忌。在觀眾排山倒海的批評中自我修正是進步,在資本遮天蔽日的淫威下被迫改變是開倒車。
商葉初對自己的水平很有數。要說拍戲表演,研究角色,上綜藝,營業CP(這一點顯然過于自信),接受采訪,這些事兒她還算混出了點名堂。要說指揮導演拍戲、指揮編劇寫劇本、指揮攝影扛機子、指揮燈光打大燈——不自量力四個字,商葉初還是會寫的。
華國娛樂圈有個現象。有許多文藝工作者,最愛自嘆生不逢時,若生在他國他年他月他世道,我必當做出一番大事,半部戲名留影史,一支筆顛倒乾坤。苦也!天也!恨天!恨地!恨審核!恨觀眾沒有高級審美!恨下沉市場太過下沉!恨!恨!恨!
然而現實卻是︰明知不該行而強行,明知不該上而強上。塞人換人早就變成常態,加戲改戲已經算是溫良。加幾筆狗血愛情,添一點兒注水大戲。更有些大小腦一起飛離地球、道德底線直逼馬里亞納深溝的文化人,顛倒黑白,扭曲歷史,非得給人家好好的小姑娘打扮打扮。兩瓣 屙出一泡硬的,一張嘴噴出許多稀的。見觀眾掩鼻而逃,便怒指而罵曰︰“這屆觀眾真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
若非生在此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總能養活幾個糊咖之國,時值此“人民從物質消費轉向追求精神消費”之時,這群高貴的文化工作者早已是路邊一條。不過這些人就算僥幸能在此時苟活,也必將被丟入歷史的垃圾堆。
有鑒于此,商葉初雖然遠程空投了手令,卻並沒有進行微操。
為了保證全劇組都遵循這三條規則,商葉初干脆向季君陶言明︰《幸福街外傳》所有演員、導演,除已經定下的齊鳴外(黃飛章已經與青憑娛樂簽約),必須都從公司里出。能干干,不干滾。
這個條件屬實苛刻。幸好,青憑娛樂最近從倒閉的崇山傳媒那里吸收了許多新人——或者說是舊人,正是兵強馬壯之時。挑挑揀揀,竟然真的湊夠了這套班底。
《幸福街外傳》主演團隊共有七人。除已經定下的齊鳴、梅搖紅、黃飛章、張胖子外,考慮到觀眾受眾問題,在寫劇本時,簡曉君又加入了三個年輕人,兩男一女。
俊男美女誰都愛看,況且,三代人的觀念踫撞,也能產生鯰魚效應,成為劇本亮點之一。
選角問題,商葉初沒有操心,直接丟給了公司。如今,終于到了驗收成果的時候了。
在看到公司傳來的《幸福街外傳》主演名單時,商葉初挑了挑眉,先是驚訝,隨即了然。
《幸福街外傳》主演名單的第一位當然是齊鳴。而第二位,則是一個商葉初很熟悉的名字。
莊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