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

第461章 丹徒之伏,荊楚無王氣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不吃煙火 本章︰第461章 丹徒之伏,荊楚無王氣

    兵書有雲。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大漢籌備四州之戰,調動的輜重堪稱海量。

    運輸輜重的役夫抽調,令執掌工部的衛覬郁郁寡歡。

    隨著工商業的發展,陸路的運輸太過漫長,很多東西還未運至販賣地便已經開始腐爛發霉!

    如今,開運河對于大漢是重中之重。

    然,隨著戰爭的準備,洛陽通往幽州的運河,只能減緩工程進度。

    諸如類同者。

    羊也愁出白發,每日與兵部爭論不定。

    如何維穩大漢,施仁政,而令天下一統,成為壓在他們身上的一座大山。

    時值五月。

    青州,東萊郡。

    黔陬泊港,往來艦船入港停靠。

    杜景走下甲板,踩在渡口之上,猛的深吸了口氣。

    “杜刺史。”

    不遠處,李宣作揖道。

    “監州?”

    杜景眸子微微一凝。

    定業刀,獬豸冠,麒麟服,能著全套衣冠者,可見來人非是尋常的監州尉。

    “不才李宣。”

    李宣從一側監州尉卒呈托的木盤中取出天子詔,沉聲道︰“陛下有詔,遷杜伯明為益州刺史,即刻前往荊州備政,與西府軍同入益州!”

    “臣遵詔。”

    杜景神情大震,對著洛陽作揖長拜。

    李宣奉上天子詔,說道︰“某與刺史同行,這一程還請換乘戰馬,等行至瑯琊,便可乘舟南下!”

    “善。”

    “即刻啟程。”

    杜景小心翼翼的收起天子詔,躍上早已準備好的戰馬。

    “不休息?”

    李宣頓時愣了一下道。

    “時間緊急。”

    “景雖為文吏,但還受得起奔波。”

    杜景揚起馬鞭,朗笑道︰“況且,昔日會試,某以策論安南中,此生抱負便在眼前,還提什麼休憩。”

    “可。”

    李宣失笑一聲。

    一個文官有這種信念。

    他們為卒伍,行天下監察,焉能有所懈怠。

    故而,責令監州尉卒買了不少煎餅,便護送杜景遠去。

    鐵蹄錚錚。

    百騎揚塵。

    杜景顧不得看路上的風景。

    僅兩日便行于瑯琊,乘坐渡船朝著徐州泊港運轉中心駛去。

    河道兩側,山崖絕壁,沃田千里,伴隨著響亮的朗朗書聲,猿猴嘯林,逐漸化為斑駁光影。

    似昔日少年登高,書寫南中政令之意氣。

    “李宣。”

    十余日之後,淮河渡船甲板之上,杜景負手而立,淡笑道︰“潁川,不,你應該是道家李門之人吧!”

    “是。”

    李宣眉頭微揚,沉聲道︰“今年,叔祖父取字為德厚。”

    “李德厚。”

    “廣其節奏,省其文采,以繩德厚。”

    杜景側目而視,淡笑道︰“一路上,某還未曾問過,如今德厚兄貴為何職,此行是遷官了嗎?”

    “不才在監州左司直衙署,行抄錄密檔之事。”

    李宣思忖片刻,解釋道︰“此行,某只負責護送杜刺史,余下之事還需要等候陳司直之令。”

    “陳重。”

    杜景嘴角揚起一抹笑意。

    當年,天子設公羊學宮,滿寵行考核之事。

    他們一群貧苦之子,有不少被選走,最為出彩者便是陳重。

    陳王取字亞奴,名為奴,實為亞。

    天子賜陳姓,名為重,則取‘君子不重則不威’。

    若非陳重為監州之人,恐怕第一次大考,拔得頭籌者未必是陳桐。

    畢竟,那位可是從小就在陳王府負責養馬,真正的天子心腹,可承國之重責。

    “揚州。”

    “荊楚之地,無王氣。”

    李宣按刀行于一側,眺目望向九江之地。

    “昔日。”

    “有術士認定此地有天子之氣。”

    “故,秦王政遣三千赭色囚徒鑿斷山岡,不僅斷去王氣,還令谷陽更為丹徒,自此往後,江東之士難窺天下。”

    江東丹徒,一個身披道袍之人,御馬行于孫堅之側。

    “白道人。”

    孫堅神情不悅,呵斥道︰“你言江東無王氣,是在暗諷某不自量力嗎?”

    “孫將軍。”

    “是你擄掠某前往秣陵。”

    白君神情平淡,說道︰“況且,牛渚山上有關家庵,某與他們不對付,所以不怎麼想去秣陵,將軍又何必強求。”

    “非是某強求。”

    孫堅眼眸如刀,冷嘲道︰“你竟敢蠱惑一縣之令入山,結草為廬日夜修道,某在會稽殺你不得,但到了秣陵,你還能活嗎?”

    “未必不能活。”

    白君眼中閃過一抹笑意。

    似乎,並未將生死之事看在眼中。

    只是,可惜有修道奇姿的劉綱,無福緣蔭庇,死于大禍。

    “不言了。”

    孫堅惱怒冷叱一聲。

    若非上虞令劉綱已死,他必然斬白君于街市。

    此次之所以將其帶往秣陵,也是想要了解所謂的‘天人恩賜’之事。

    畢竟,他與劉牧交戰,心中還是有種忐忑之感,沒有一成的必勝把握,可若是此人能解開‘天人恩賜’,大漢將卒不足為重。

    “陛下在上。”

    “山河之靈,覆護吾身。”

    白君抬眸望向山林折射的亮光。

    隨手一招,長袖中落下一枚方印,橫于胸前。

    “嗖。”

    驟然,一支利箭從山嶺之中發出。

    下一瞬,鋪天蓋地的箭矢,猶如雨滴般墜落,令山道之上的軍卒哀嚎不已。

    “鏗。”

    孫堅從甲冑上拔出一支箭矢,冷著臉捏斷箭桿,大喝道︰“眾將士列陣,備弓仰射左右,凡在林中者皆殺。”

    “諾。”

    韓當等將應令部署軍卒備戰。

    他們早已知曉許貢門客趙節來吳郡,且就等著這一戰。

    只可惜,一路上行來都沒有發現,直至行于丹徒,方才引出其人,還有許貢舊吏,嚴白虎殘部。

    “陛下庇佑。”

    “李意,老道信你。”

    白君望著周邊死傷慘重的士卒,眼中閃過一抹慶幸。

    以他為核心的三尺之地無一矢入侵,而從天空墜落的箭矢,似被無形之力所阻,竟在三尺之外形成一個環狀地帶。

    “你真有方術?”

    恰時,孫堅回首驚悚道。

    “什麼方術。”

    “全賴陛下庇佑啊。”

    白君毫不避諱,直接揚起手中方印。

    只見,上面刻著‘帝準授,入冊欽天,白水仙君,梁弄之師’。

    此印為道錄司所制,且獲得當今天子的批準,名登天曹,入位神職。

    凡持此印,可在梁弄建設道觀,授人道學,並且能役山河之靈,九幽鬼神。

    只可惜,這一方印,保不住他的逆徒。

    畢竟,劉綱是參與汝南袁氏‘換地而治’之人,更舉虞翻為太守,共尊孫堅為刺史,殺之無冤。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第461章 丹徒之伏,荊楚無王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第461章 丹徒之伏,荊楚無王氣並對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