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景的凶戾。
遠不是曹洪所能及。
此刻,他方才明白,什麼叫一令既下,流血漂櫓。
什麼滅國,什麼破城。
在文官的口中不值一提,輕飄飄的一句話,一紙公文,便可令百萬人死于荒野。
如今大漢軍政分立,各方互不干涉。
然,杜景持節,督掌瀛州建設之事,每一個政令都要東府水師來協助處理。
故而,大漢的刀鋒在瀛州大地揮揚起來,一個又一個的倭奴人被梟首,堆砌在王宮之外燃起熊熊大火。
“有些人不配得到憐憫。”
“外邦蠻夷,不服王化之人皆如此。”
大漢的艦船之上,劉辯眺望遠去的泊港,目光深邃道︰“所以,你一個會稽人為何會被赦免,並且調入東府水師成為校尉,並統籌三校,征討林邑之地。”
“一個故人。”
“監州尉令,史阿。”
賀齊披甲按刀,立于甲板之上,沉聲道︰“此戰,末將听從君侯的軍令,林邑怎麼打。”
“殺。”
“滅其國,絕其苗裔。”
“林邑,需要遷徙良家重新耕治。”
劉辯握著欄檻的手指,都被攥的發白,漠然道︰“數十年的割據,早已讓他們忘記日南郡是大漢的疆土,只有讓林邑染血,才能震懾交州各郡!”
“諾。”
賀齊側目瞥了眼身後。
劉辯知其疑惑,解釋道︰“劉磐,親衛統帥,此戰他為先鋒,希望賀校尉可以信任。”
“自然。”
“大漢軍卒,從不猜忌袍澤。”
賀齊按刀走向遠處,沉聲道︰“請君侯親衛備戰,登陸戰爭可不是什麼易事。”
“可。”
劉辯頷首應下。
“呼。”
劉磐吐了口濁氣。
肅然朝著洛陽方向鄭重一拜。
洛陽。
西市之內。
一家名為《大漢蜜茶》的店鋪內。
龐統揉碎從荊州發來的信箋,將其投入火爐之中焚毀。
然後熬制紅茶,添加干棗,蔗糖,蜂蜜,準備對外進行販賣。
他從荊州出走,在洛陽無依無靠,只能借居黃忠府門。
況且,他並非大漢英烈子嗣,每年的學費並不少。
這些時日,從襄陽帶來的錢財早已耗盡,還欠了黃舞蝶不少。
只能憑借稷下武殿學子的身份,從大漢銀行貸借一百金,親自購買貨物配比蜜茶,于專利監登記秘方,開設這間店鋪。
如此,他才能繼續在稷下武殿讀書,去追逐功業。
“味道不錯。”
“為何不是綠茶?”
休沐日,匆匆趕來幫忙的黃舞蝶疑惑道。
“綠茶會生出膩感。”
龐統整理著購買的竹筒,說道︰“你與月英裁剪麥稈,某還得去鑿冰,待來日賺了錢,聘一個通曉術算的人,再買幾個奴僕看著,便可以安心讀書了。”
“龐家兄長。”
黃舞蝶問道︰“其實我可以借你錢財,兄長亦可援助,何必沾染商事?”
“人一定要靠自己。”
“某沒有家族,更沒有後路了。”
龐統持刀削切著冰塊,勉強笑道︰“況且,某也想要看看陛下與臣卿推行的工商業,究竟可以興盛到何種地步。”
“原來如此。”
黃舞蝶頷首回應道。
黃月英坐在馬札上問道︰“專利監如何?”
“還成。”
“比某想的更加復雜。”
龐統指了指牆壁上的銅牌,說道︰“某是第一個登記造冊關于民生之專利,尤其是衣食住行的專利,並要在洛陽開設店鋪,有這個牌子,房租都比別人少了兩成。”
“這蜜茶並不難制。”
“如果你生意尚佳,他人隨之販賣呢?”
黃舞蝶用剪刀裁剪合適吮吸的麥稈,不由詢問道。
“很簡單。”
龐統解釋道︰“早已有法學貢士為先,開設法律訟會,某若是被人竊取秘方販賣,便可找他們狀告,亦或者自己去洛陽令府報官。”
“貢士。”
“竟然去做刀筆吏了?”
黃舞蝶,黃月英俱是難以相信道。
龐統淡笑道︰“天下學堂,學院,學府遍地,僅國子監統計在冊的學生便超過百萬之眾,日後讀書的人還會增加,有才學自然不可能去耕田,而是參入各行各業,所以才會被臣卿稱之工商置百業,訟士,或稱刀筆吏,是必要的存在。”
“還是不明白。”
“這對刑部不利!”
黃月英搖了搖頭,神情中滿是不解。
“律法繁雜。”
“需要有訟士幫助百姓。”
龐統不厭其煩的解釋道︰“大漢律,商律,勞工律,宗律,軍律,這是大漢如今的五大律法,其中更是有諸多法條,想要發展工商百業,保證其繁榮,自然要讓其知法而畏法。”
“此政有誤大漢。”
“諫議尉沒有諫政嗎?”
黃月英噌的站起來,滿是驚懼的問道。
春秋左傳有雲︰刑不可知,威不可測,則民畏上也。
大漢為百姓開刑律之門,只會讓百姓不畏上,會抨擊朝廷的政令。
“月英。”
“這就是代價。”
“工商置百業,並非易事。”
龐統明白黃月英擔心什麼,欽佩道︰“陛下恩予天下,澤被萬民,從勞工律推行的時候,便已經注定訟士會出現。”
黃月英駁斥道︰“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
“錯了。”
“知法,必畏法。”
龐統搖了搖頭,篤定道︰“從今往後,你會見到諸多有悖古史之事,這才是新制,才是陛下推行工商置百業的意義,有錯則改,而不是掩耳盜鈴,我們要往前走,要讓大漢持續興盛!”
“民不畏法,天下將覆。”
“大漢天子,必有罪于古史。”
這句話,黃月英並沒有說出口,生怕為龐統,黃舞蝶帶來災禍。
“月英。”
“登高則可望遠。”
“九卿是家奴,六部則為百姓之政。”
龐統泡制兩杯冰蜜紅茶,插入麥稈遞過去,目光真誠道︰“你讀過陳刺史的文,為何沒有看明白大漢未來的路?”
“我……!”
黃月英垂下頭,回想陳桐的策論。
《大漢承萬民而治諸州,畏革新者懼人言而負罪。》
《惟陛下終棄九卿之家奴,興百姓之六政,必制于王侯臣卿,克奸利浚財,廢怙勢作威,禁門戶私計,以養王化之政。》
大漢這一朝,必將走上前所未有的道路。
故而,古史皆不可為前車之鑒,她終究是沒有龐統看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