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會議室內再度陷入安靜。
什麼鬼?
什麼叫手術成功率下降一成?
你小子胡鬧呢?
顧文斌能力還不如何東方不成?
這兩人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怎麼用顧文斌換掉何東方,反而手術成功率下降一成了呢?
“你小子。”
呂文伯有些生氣。
可還不等他說什麼呢,方知硯繼續開口道。
“好,在手術成功率下降一成的情況下,我們繼續聊方案。”
“患者采取側臥位,手術入路選擇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結合影像實時引導的模式。”
听著方知硯的話,眾人一頭黑線。
汪學文,何東方等人是又感動又好笑。
這臭小子,竟然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手術方案下降一成,這不是打顧文斌的臉嗎?
顧文斌的表情確實有點不好看。
但他也沒說什麼,畢竟自己總不能跟這麼年輕的一個小伙子計較吧?
而且他剛才所說的手術入路,確實是有點東西的。
這已經是這個年代能采用的最先進微創技術了。
因此,這小子可能也不是胡說,而是真的有東西。
“手術分為四個部分。”
“一,建立操作孔,我們打算在胸壁上面做三四個一到兩厘米的小切口,一個放胸腔攝像頭,其他的放操作器械。”
“二,胸腔探查與粘連松解,胸膜粘連是一定會出現的,而且還十分嚴重。”
“我們要用超聲刀或電凝鉤松解肺組織,心包與胸壁之間的粘連,顯露心髒和彈片所在區域。”
“三,切開心包,顯露彈片。”
“四,精細分離,最後取出,徹底檢查與止血。”
方知硯盡量詳細的解釋自己的手術方案,眾人也是仔細听著。
方案,問題不大。
關鍵的問題在于是否做到。
先前被質疑的顧文斌坐不住了,主動開口道,“你說的這些,我們都明白。”
“但手術過程之中要求精細操作,這才是重中之重,你來做主刀,能完成嗎?”
眾人點頭,對此多少有些質疑。
而梁釗也是突然開口,“對啊,而且你剛才還說我們老師上去之後,手術成功率立刻就下降一成,你原來有多少成把握?”
話音落下,眾人安靜。
顧文斌霎時扭頭,惡狠狠的盯著梁釗。
他第一次對這個剛收的學生感到濃濃的厭惡。
老子剛才提問,那是一個正常的問題,是出于對手術的關心。
你他娘的一句話,讓別人以為老子懷恨在心,故意針對方知硯。
我的肚量這麼差嗎?
“閉嘴!我讓你說話了?這有你說話的份兒嗎?”
顧文斌憤怒地開口道。
一個正常的問題探討,被你這個王八蛋變成了懷恨在心的質疑,老子的名聲全被你毀了!
面對顧文斌突如其來的憤怒,梁釗也嚇了一跳,甚至感到有些委屈。
顧文斌鐵青著臉看向方知硯。
他並不是生方知硯的氣,他是面子上掛不住。
現在還在討論,最後醫生名額的確定,十有八九還是呂文伯呂會長把控,所以方知硯也只是一個建議。
梁釗的多嘴,讓自己跟四周同僚們相比,一下子就氣量小了,這誰能忍住?
“我原先的手術把握,有六成。”
方知硯回答了梁釗的話題,令人驚訝,卻也讓顧文斌氣壞了。
眾人驚訝的是方知硯手術成功率之高,該不會是在吹牛吧?
顧文斌生氣的是,這個年輕人竟然也回答了。
自己的面子丟大了,還是被兩個年輕人丟大發的。
他嘆了口氣,緩緩搖頭,“這不是我的問題,我只是在探討你的手術要求其實也很高,你能否做到呢?”
話音落下,還不等方知硯回答,視頻里的聲音響了起來。
“他的手術能力我們經過實際的考察,比我還要更勝一籌。”
說話的是呂文伯。
隨著他開口,眾人瞬間啞火,沒有了動靜。
別鬧了,呂文伯一開始可是病人的主治醫師,也是最有希望來主刀這個手術的。
如果不是出事故了,這個手術未必輪到方知硯上。
現在他開口,就相當于給方知硯做擔保。
他都沒意見,誰能還有意見?
顧文斌點頭,老老實實的坐下來。
“術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也有很多。”
“心髒破裂大出血,這是最致命的並發癥。”
“這個時候,就要立刻中轉開胸,這也是為什麼體外循環團隊必須隨時待命的原因。”
“另外,心律失常,冠狀動脈損傷,氣體栓塞這都是有可能出現的風險,相對應的應對措施也是必須要有的。”
“決定整個手術能否成功的核心只有兩個字,精細!”
“因為精細,也就離不開合作的配合度。”
“顧主任的能力比何主任強,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顧主任跟我的配合度近乎于零,所以也是為什麼我說成功率下降一成的原因。”
“不過,參與手術的名額還是呂會長來確定為好,我只是提出意見。”
方知硯簡單說了兩句之後,便走到了旁邊。
台下,汪學文和何東方兩人略有些感慨地坐在那里。
“知硯這孩子,真好啊。”
何東方一臉的唏噓。
汪學文卻沒有說話,只是怔怔地看著方知硯,又看了看對面那一群高精尖的頂級醫生,突然嘆了口氣。
“院長,怎麼了?”
何東方出聲詢問道。
“沒什麼,我就是突然感覺,把小方綁定在我們中醫院,是不是限制了他的發展?”
汪學文心情有些復雜。
“你看他面對這些高難度手術的時候,處理起來游刃有余,而且各種高精器械應用十分熟練。”
“他本身就適合挑戰這些東西。”
“留在我們中醫院,只能面對各種亂七八糟的基層門診。”
話音落下,何東方卻縮了縮脖子,沒敢回答。
他只是勉勉強強地解釋著,“中醫院也在進步,也會用上這些高精尖器械的。”
汪學文搖頭,不再多說什麼。
而會議上,隨著方知硯的方案完整出現之後,眾人再度進行了一番討論。
傳統開胸肯定是要排除的。
優先考慮微創沒有問題。
但如果微創導致大出血,到時候開胸還是少不了。
所以雖然不選擇傳統開胸,但應急預案必須要存在。
另外,便是精度問題。
眾人還是比較懷疑的,畢竟方知硯年齡擺在那里。
可隨著呂文伯公布了方知硯給李骨手術的視頻,再加上中醫院那邊說出方知硯不使用機械臂直接代替且完成達芬奇手術之後。
所有人都閉嘴了。
因為這一點,在場無人能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