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可以把剪紙貼在茶館的木窗上,每個窗戶貼兩張,對稱著好看,風車掛在門口的燈籠旁邊,用細紅繩系著,風一吹又好看又熱鬧,路過的人肯定會被吸引進來。”
“對了,我還買了點小彩燈,晚上的時候纏在燈籠上,亮起來肯定特別好看。”
他從背包里拿出一卷小彩燈,彩燈是暖黃色的,線特別細,纏在燈籠上幾乎看不出來,卻能透出溫柔的光。
崔姝已經開始包春卷了,她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拿著一張春卷皮,舀了一勺肉餡放在中間,肉餡不多不少,正好能包滿,然後熟練地折起底部,再把兩邊往中間折,最後用面糊封口,動作一氣呵成。
一個胖乎乎的春卷就做好了,褶子清晰,頂端還能看到一點肉餡的顏色,看著就有食欲。
“錦兒,亦舟,你們也來包,多包幾個,等會兒炸好給大家當點心。錦兒你上次包的春卷漏餡了,這次我教你個訣竅,包的時候把皮拉一下,這樣皮更有彈性,不容易破。”
甦錦挽起袖子,拿起春卷皮學著包,可第一次包的春卷歪歪扭扭的,肉餡都快從側面露出來了。
她吐了吐舌頭,有點不好意思。
崔姝笑著走過去,從她手里接過春卷皮,手把手教她︰“你看,折底部的時候要捏緊,不然炸的時候油會進去,就不香了。你試試把餡往中間推一點,兩邊的皮折過來的時候就能蓋住餡了。”
甦錦跟著學,第二次包的雖然還是不如崔姝的好看,但至少沒漏餡,她高興得舉起來給沈亦舟看︰“亦舟你看,我包成了!”
沈亦舟也跟著學,他手巧,沒一會兒就包得有模有樣,還跟甦錦比賽誰包得快。
“我包三個了,你才包兩個,你輸了!”沈亦舟笑著說,手里還在快速包著,甦錦不服氣,加快了速度,結果不小心把春卷皮扯破了。
兩人的笑聲混著春卷皮的麥香,在茶館里飄散開,連楊大爺都被逗笑了,手里的茶杯都晃了晃。
楊大爺坐在旁邊的竹椅上,喝著熱茶,看著眼前熱熱鬧鬧的場景,嘴角一直沒下來過。
竹椅是他年輕時自己做的,扶手都磨得發亮,上面還刻著小小的“楊”字。
“我這茶館開了三十年,從來沒這麼熱鬧過,以前過年的時候,也就街坊們來喝喝茶、聊聊天,今年有你們幫忙辦活動,肯定能讓老街更有年味。”
他轉頭看向甦木,手里的茶杯輕輕放在桌上,發出“嗒”的一聲,“對了,我昨天跟隔壁陳叔說了,他說發布會那天會來幫忙維持秩序,還會把他的小音箱帶來。”
“放些烏鎮的年俗音樂,比如《茉莉花》《紫竹調》,都是咱們江南的調子,配著漢服秀正好,不吵人,還能烘托氣氛。”
甦木點點頭,心里暖暖的︰“謝謝您,楊大爺,還有陳叔,有街坊們幫忙,咱們的活動肯定能辦得順利。等活動結束,我們請您和陳叔吃頓飯,好好謝謝您。”
“不用不用,”楊大爺擺擺手,笑著說,“都是街坊,互相幫忙是應該的。你們能想著在老街辦活動,讓更多人知道咱們烏鎮的年俗,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麼能讓你們請吃飯。”
下午的陽光透過木窗,把茶館照得暖洋洋的,落在地上形成一個個方形的光斑,隨著雲的移動慢慢晃動。
甦木和沈亦舟爬上梯子,把李默的手稿一張張貼在牆面,徐佳瑩在下面遞夾子、扶梯子,時不時提醒“左邊再高一點,跟右邊對齊”“這個夾子松了,我給你換一個”。
周慧則帶著小雅、小琪在茶館里走秀路線,從門口走到中間的八仙桌旁,再繞到後台的隔間,反復調整步伐和姿勢,確保走秀時自然又好看。
“走的時候注意腳下的門檻,別絆倒了,步伐可以慢一點,讓大家看清楚漢服的細節。”周慧叮囑道。
小雅和小琪點點頭,跟著音樂的節奏慢慢走,裙擺輕輕擺動,像是在跳舞。
崔姝在角落的小爐子上炸春卷,爐子是蜂窩煤爐,火苗不大,卻很穩,鍋里的油慢慢熱起來,泛起細小的泡泡。
她把包好的春卷一個個放進油里,春卷在油鍋里慢慢變黃,發出“滋滋”的聲響,香氣很快飄滿整個茶館,連路過的街坊都忍不住探頭問︰“崔姝,你這炸的什麼啊?這麼香!”
崔姝笑著回應︰“炸春卷呢,等會兒炸好了給您送兩個嘗嘗。”
她把炸好的春卷撈出來,放在鋪著吸油紙的盤子里,油珠順著春卷的褶皺往下滴,在吸油紙上暈出小小的油痕。
剛端上桌,就被大家圍過來搶著吃。“崔姝阿姨,您這春卷也太香了!外酥里嫩,薺菜的香味特別濃,還有點春筍的脆勁,我還想再吃一個!”
甦錦嘴里塞滿了春卷,說話含糊不清的,嘴角還沾著點油,徐佳瑩笑著拿紙巾幫她擦了擦,眼里滿是寵溺。
小雅也點點頭,手里拿著春卷,眼楮卻盯著牆上的手稿︰“這《烏鎮年俗記》寫得真好,我之前都不知道臘月初八喝臘八粥還要抹門框,說能粘住福氣,太有意思了。”
“等活動那天,我一定要買一本回去,好好看看老烏鎮的習俗,說不定還能給我爸媽講講,他們肯定也感興趣。”
周慧笑著說︰“那正好,活動當天不僅能看書,還能試穿漢服,你要是喜歡,我給你打個八折,就當是感謝你今天來當模特。”
“我這‘新年臘梅系列’漢服,還有配套的發簪、圍巾,到時候都能在現場展示,你要是喜歡可以一起買,搭配著穿更好看。”
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夕陽把天空染成了橘紅色,透過木窗灑進茶館,把牆上的手稿和漢服都照得暖融融的。
茶館的布置也差不多完成了。
牆面貼滿李默的手稿和插圖,每張之間都留了合適的距離,看著整齊又不擁擠,木窗上貼著紅色剪紙,陽光透過剪紙,在地上投下好看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