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二百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鯨二歌 本章︰第二百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

    戊寅之秋,七月既望,伴隨著秋日來臨,秦踏上了前往荊州之路。

    別看現在他們的領土和江夏接壤,實則前往荊州還真有些困難。

    最快的道路,自然是走長江,乘船東進。

    不過由于秦這一次帶著數百兵馬和一些貨物,乘小船頗為不便,乘大船又怕遭遇江東水軍。

    所以秦這一次西進的道路,乃是沿著淮水,經過水路進入江夏境內。

    一路迤邐而上,雖是順水而進,卻也是一路奔波。

    好在路上有諸葛亮可以聊聊天下下棋,倒也不是特別枯燥。

    本來這一次出使,蔡琰是準備讓大橋跟著秦一道前往的,按照蔡琰的原話是︰

    “夫君歷來外出,皆是從軍而行,行李簡略,妾等身為女子,不便隨之。”

    “而今既是出使,不妨帶上家眷隨行,沿路也好服侍夫君。”

    “妾自有身孕不便前往,不若帶上橋瑛妹妹前去,也免得夫君無趣。”

    這話自是出自蔡琰之口,但大橋也有些意動。

    畢竟她是初為人婦,以往只有小橋相伴,也不感覺孤單。

    現在食髓知味,正是蜜月之時,自是想要整日伴著夫君。

    秦見得此狀,要說不心動也是假的。

    怎麼說這一去荊州也要兩三個月,有個嬌妻伴在身邊,也別有一番滋味。

    但正是溫柔鄉,英雄冢,雖然嬌妻迷人眼,可他這次去是要一路打下江東的。

    自己孤身一人,去哪兒都方便,如果帶上家室,難免束手束腳。

    況且蔡琰算日子也就在十月份就要生產,如果順利他能趕上那自是好事。

    要是不順利他趕不上,那就只有靠大橋看顧了。

    他要是把大橋帶走了,家里只剩蔡瑤和小橋,恐怕穩不住局面。

    于是他便拒絕了蔡琰這個好心,並且安撫幾女,待得以後穩定了大局,再帶家小泛舟江上。

    眾女自知秦忙于大事,當下紛紛應諾。

    唯有蔡琰伏在秦懷中依依不舍,又讓秦帶上了之前苦鼠苦菜兄妹服侍。

    這兩兄妹本是淮南難民,因蔡琰心善收到家中。

    兄妹受得收養,自是承情,做事頗為賣力。

    秦自知妻子擔憂,索性便將兄妹倆帶在身邊。

    由是他身邊便多了兩個小跟班,每日苦鼠負責傳話,苦菜負責收拾行李,倒也頗為清閑。

    如此一路行至了八月,總算到了汝南邊界。

    一路上,秦自然沒少對諸葛亮打听荊州的狀況。

    諸葛亮對此,自是知無不言,連忙對秦講解道︰

    “先生若問荊州之勢,便當知荊州三大宗族,一曰蒯氏、一曰蔡氏、一曰黃氏。”

    “昔日劉景升入荊州之時,襄陽宗賊為患,劉表便單騎入宜城,與蒯氏兄弟、蔡瑁等共議。”

    “後從蒯越之計,誘殺宗賊五十余人,又以蒯越與龐季說降大賊張虎、陳生,襄陽由此而定。”

    “此後劉景升便拉攏安陸黃氏而取江夏,以蔡瑁領南郡太守而鎮江陵,最終方才掌握了荊州大局!”

    “這三家本為大族,今又助劉表奪取平定荊州,功勞甚大,由是勢力壯大極快!”

    “及至學生前往壽春之時,三家之中已是蔡氏獨大!”

    “因而此次若是劉表不願出兵,先生便要先說動蔡氏之助方可行事!”

    听著諸葛亮之言,秦自是暗暗點頭,這個形勢和他了解的差不多!

    劉表雖然掌控了實權,三大士族的力量已經尾大不掉。

    實則在原本歷程中,劉備也是劉表用來制衡蔡家的一個幫手。

    蔡瑁對劉備的恨意為什麼會那麼強?

    歸根究底,是因為劉備是劉表給劉琦找的幫手。

    為了保證蔡氏的利益,蔡瑁必然要對劉備殺之而後快!

    而現在這個時間線他們和蔡氏沒有本質利益沖突,如果能說動蔡氏,自是對他們有益無害。

    思慮之間,秦又看著諸葛亮笑道︰

    “若依此言,似葛氏這番結親蒯、龐二氏,又兼黃氏之婿,于荊州已可無虞!”

    “何故孔明又要舍近求遠,直往壽春仕之?”

    雖說現在諸葛亮已經投入了老劉麾下,但秦很好奇諸葛亮個人的想法。

    在眼下諸葛家已經攀上了荊州頂層權貴的基礎上,孔明為什麼僅憑一封信就會前去投靠他們呢?

    而諸葛亮聞听此言,便即搖頭一笑道︰

    “先生即知其因,何必又以此言試探學生?”

    “劉表雖然名列八俊,卻是性多疑忌,乃空談之徒,立意自守,並無四方之志。”

    “似此等人,安可為人之君!”

    “且今劉景升劃地而守,郊祀天地,乃僭越之舉。”

    “昔日韓德高苦苦相勸,其人始終不听。”

    “故士人聞之,便寧可隱居山林,不願仕于荊州。”

    “學生雖止少年,卻知我葛氏深受國恩,劉表如此,豈可仕之?”

    秦聞听此言,便即點了點頭,他只知道劉表祭祀天地的舉動,不知道何時發生。

    若依孔明之言,恐怕早就已經發生了此事。

    由此導致荊州有識之士對劉表大失所望,不再出仕。

    其實有時候大義就是如此,不是說有些舉動你不能做,而是你要量力而行。

    實際上這些士子說是忠心漢室,又有幾個真的是漢室死忠?

    只要你威勢到了一定程度,那即便有些僭越,大儒也會為你背書。

    反之就是劉表這樣,實力不夠,又要強行僭越,那在有識之士,就像挑梁小丑一般。

    所以劉備之所以能得荊州士人支持,不在于劉備多得人心,而是在于劉備名聲夠正!

    想到此處,他便又詢問起了荊州士人的狀況。

    諸葛亮一听,就表示荊州人才那是真的不少︰

    “自中原之亂以來,諸多大儒南下,及至今日,似潁子嚴、章陵宋仲子、漢壽潘承明、襄陽綦毋廣明、涪人尹思潛.....等盡皆才名之士。”

    秦一听這話,頓時暗忖孔明是不是故意的,這一連串名字他雖認識,可卻都不是什麼干練之才。

    潁子嚴、宋仲子、綦毋廣明、尹思潛都是姓加字,真實名字分別為穎容、宋忠、綦毋、尹默。

    都是經學家,名頭是大,沒啥本事。

    潘承明名喚潘靭,倒是個內政人才,可現在挖不了。

    于是他便止住諸葛亮道︰

    “似此等人皆空談之輩,無甚大用,吾所問之,乃孔明這般實干之才!”

    諸葛亮一听,這才明白秦是有挖人之意,一時笑道︰

    “學生尚且年少,又能有何才干?先生過贊矣!”

    如此謙虛了一句,他又給秦報出了一串名字,乃是石韜、孟建、崔均、廖立、劉巴、蔣琬、龐統等人。

    “似此等人中,石廣元、孟公威、崔州平皆亮之好友。”

    “廖公淵、龐士元皆為楚之俊才。”

    “劉子初、蔣公琰雖出偏遠之地,卻是社稷之才。”

    听得這些名字,秦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些人才是他這一次前往荊州的目標。

    “那依孔明觀之,似這些干才,可否招入我軍麾下?”

    諸葛亮一听,便搖了搖頭道︰

    “此事甚難矣,若我軍現在立足荊州,似彼等干才亮皆可為先生引薦!”

    “然則我軍現在遠在淮南,彼等荊襄之士,未必能願!”

    說到這里,他猶豫了一會兒,沉聲道︰

    “學生以為,除龐士元之外,其他人恐皆無東去之意。”

    “此去荊州,若先生有意見見龐士元,亮或可引薦之!”

    實際上諸葛亮和龐統不僅是臥龍鳳雛,因為諸葛亮的姐姐嫁給了龐統的堂兄龐山民。

    故而兩者除了是朋友之外,還有帶著一些親戚關系。

    因此見秦有心挖人,他便將龐統給推薦了一番。

    而秦一听,自是眼楮一亮,不由笑道︰

    “龐士元之名吾亦聞之,若此番能見,自也隨吾之願。”

    其實他們現在已經不太缺治政之才了,畢竟淮南就那麼大。

    有劉馥、袁渙、孫乾、駱俊這些人頂著,人才上完全夠用。

    他們現在缺的是大將和參謀,若能把龐統挖來,臥龍鳳雛齊聚,那老劉麾下的謀士陣容便足以對敵老曹了。

    眼下就是缺個法正,但法正太遠,還是先把握鳳雛為妙。

    而諸葛亮一听秦還听說過龐統之名,便是一陣側目,心想龐統這小子名頭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大了?

    連秦這種大人物都听過龐統的名聲?

    可他轉念一想,龐統名聲不大,但奈何有個叔叔叫龐德公。

    這人就是典型的統吹,一天吹他佷兒是什麼鳳雛,秦或許由此聞之也說不定。

    想到此處,他又對秦提醒道︰

    “對了,先生之前久在中原有所不知,似這汝南與荊州交接之地,常有賊亂于此!”

    “今我等已入荊州境內,須得謹慎防備,免受賊亂!”

    秦見之,自是一臉笑意道︰

    “此亦無須慮之,我等麾下足有精兵五百,尋常山匪安敢犯之?”

    “縱使有大賊于此,也陳叔至應對,何以憂之。”

    這一次為了保證他們出使安全,劉備派出的可是精銳老兵,其中甚至有一半陷陣營士卒。

    面對尋常土匪,即便來幾倍兵馬他們也不怕。

    更何況還有陳到在此護衛,尋常山匪來了就是送死。

    諸葛亮一听,自是暗道自己過于謹慎,若成建制的軍隊前來,他們卻是不懼。

    可就在二人談話之間,車馬突然一頓,隨之便听陳到大喝道︰

    “爾等何人,為何攔于此處,莫非欲行劫掠之事?”

    听到此聲,秦自是一異,暗想自己剛給孔明打了包票,莫非便要打臉?

    思慮之間,他便推開車窗,探出頭去問道︰

    “何故止行,到底生了何事?”

    車外的親衛聞此,急忙對秦道︰

    “啟稟軍師,前方忽見大量人馬攔路,不知是何緣故,將軍正在問話。”

    秦見之,抬眼望去,便見他們已然行到了一處山谷之間,遠處則立著大量百姓,一個個面黃肌瘦,破衣爛衫。

    還不等他看清,便有一個漢子站出道︰

    “前方將軍不知是何人屬眾?”

    “我等乃是平春百姓,今聞劉使君于汝南賑濟災民,欲往投之!”

    “還望將軍莫要見怪,放我等過去吧!”

    他一聲說罷,身後百姓便紛紛開口求繞。

    陳到見之,一時面露難色,急忙策馬來到秦車前道︰

    “軍師,這可如何是好?”

    “末將觀彼等約莫兩三千眾,若是賊人假扮,放他們近前,恐會被其包圍!”

    “而今山道之間,又無處避讓,如何應之?”

    秦聞言,細細看去,只見這支難民隊伍中青壯不少,皆手持棍棒,確實有賊人假扮的可能。

    但其中又有不少老弱婦孺,即便是山賊,也不至于帶著家小來打劫。

    想了一會兒,他就對陳到道︰

    “吾觀彼等倒也不似為惡之輩,汝且去將領頭之人喚來吾見!”

    “若他肯來,多半便不是賊寇!”

    陳到听了,急忙依令而去,不一會兒便將幾個大漢引到了車駕之前。

    秦見這幾人光著膀子,身材頗為壯碩,不由奇道︰

    “爾等何人領頭,喚作何名?因何故往汝南投之?”

    他一說完,便見一人出列,撲通一聲跪到在地道︰

    “小人魏延,見過貴人,因我等鄉中遭災,難以維生,故往投之劉牧!”

    而這人話音剛落,秦就愣在了當場。

    眼前這人叫魏延?難道他出使一遭,還能撿一個大將不成!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二百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二百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並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