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肉和騾肉吃光了,晚上,八萬將士第一次嘗到了挨餓的滋味,只能靠在石壁上喝水抵餓,很快,水也快喝完了。
半夜里,士兵們開始折騰起來,他們用腰帶結成長長的繩子,吊著頭盔到長江中舀水,這一招還不錯,至少飲水問題可以解決了,但吃的怎麼辦?
餓了一個晚上,到第二天上午還是沒有吃的,士兵們餓得頭昏眼花,心中發慌,腿也軟了,走路都困難,人一頓不吃餓得慌,何況現在是兩頓不吃。
士兵們心中不滿,開始鼓噪起來了,他們意識到宇文化及是對的,留在江津縣,說不定有辦法渡江過去,比如找一批水性好的士兵游過長江去,佔領縣城,再利用縣城資源搭建浮橋,當然這些都是事後諸葛亮,當時怎麼想不到這個辦法?但這並不妨礙低層將士們開始怨恨司馬德戡等五人。
短短三丈寬的缺口卻成了八萬大軍不可逾越的天塹,但人被逼急了,還是有辦法,司馬德戡終于想到一個辦法,命令士兵用繩子把長矛捆綁起來,用兩千支長矛做成四丈長的矛橋,正好搭在缺口之上。
司馬德戡命令士兵舉著盾牌列隊而行,但沒有用,數百名士兵剛走過矛橋數十步,山道上又再一次猛然爆炸,炸得士兵雞飛狗跳,一片慘叫,後面的士兵掉頭便逃,矛橋在混亂中斷裂,數十名士兵慘叫著墜下山崖,矛橋也跟著墜落。
留在西面的兩百余名士兵走投無路,紛紛舉手投降,周法明下令軍隊接受了對方士兵投降,這兩百余名原本被同情的士兵頓時成了對面的羨慕者。
司馬德戡絕望了,對方的火雷太強大,他們根本過不去,這個辦法失敗了,他只得帶著親兵回到中軍。
但讓司馬德戡想不到的是,兩百多人投降卻讓其他士兵醒悟了,他們可以投降啊!只要投降就能活命了。
士兵們紛紛大喊,“我們投降!我們投降!”
投降當然可以,周法明命令士兵將木板搭在缺口上,命令所有投降士兵放下兵器和盔甲,舉手走過來,一群群士兵舉手走過了木板橋,得到了新生。
負責後軍的主將叫趙文砣,是一名鷹揚郎將,他深恨司馬德戡等人,所以士兵投降他也不匯報,讓後軍士兵不斷投降。
後軍投降了一萬余人,司馬德戡才終于得到了消息,他勃然大怒,命令裴虔通帶一百多名軍法士兵去阻止投降,並將趙文砣就地陣法。
趙文砣知道司馬德戡會派人來找自己麻煩,他早就準備好了,當裴虔通帶著一百多名軍法士兵沖過來時,卻被數千憤怒的士兵包圍了,前後士兵一起放箭,裴虔通和一百多名手下被射成刺蝟一般,當場死亡。
趙文砣一不做二不休,帶著數千士兵嘩變了,他們得到了隋軍的饅頭補給,每人吃了兩個饅頭,有了力氣,開始在趙文砣的率領下去找司馬德戡算賬起來。
“不想餓死的弟兄跟我走,殺死司馬德戡,我們投降晉王,可以吃飽飯,分永業田!”
吃飽飯是眼下,分永業田是希望,士兵們沸騰了,跟隨趙文砣的士兵越來多,從數千人漸漸發展到數萬人。
司馬德戡正和幾名大將商議對策,已經斷糧兩頓,再不想辦法,士兵就要造反了。
他們想到的辦法就是讓一批士兵游水到對岸去,拉起幾根長索,然後快速搭建繩橋,對岸雖然也沒有糧食,但山上有大量植物,吃幾頓野菜樹皮,說不定將領還能吃到野味,然後大軍殺回江津縣,就有希望了。
早就在這時,西面忽然響起了喊殺聲,眾人面面相覷,司馬德戡厲聲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一名親兵首領跌跌撞撞奔來,哭喪臉道︰“士兵們嘩變了,趙文砣帶著無數士兵殺來,請將軍速速定奪!”
還定奪個屁啊,趕緊逃吧!
司馬德戡和眾將掉頭便向東面逃去,不料東面的前軍也發生了嘩變,這是兵部侍郎兼前軍司馬衛孝則領導士兵發生嘩變了。
衛孝則是衛玄之子,而參與叛亂的陳伯圖原本是衛玄的部將,在陳伯圖的說情下,衛孝則得以幸免,繼續出任兵部侍郎兼前軍司馬。
衛孝則趁著前軍都統領陳伯圖去中軍參與商議的機會,率領兩萬前軍嘩變了。
饑餓的中軍士兵在趙文砣和衛孝則的影響下也跟著嘩變,司馬德戡和眾將以及數百名親兵走投無路,被憤怒的士兵們亂刀砍殺。
衛孝則下令砍下首級,尸體踢下了懸崖。
全軍投降,八萬將士終于吃上了熱騰騰的稀飯和饅頭,無數士兵激動得眼淚都流下來了。
周法明命令工程士兵用棧道方式修復了山道,次日上午,兩萬大軍帶著八萬降卒返回了巴郡。
這八萬大軍原本是天子楊廣在高麗之戰後重建建立的驍果軍,無論裝備和訓練都算是精銳之軍,這些驍果軍主要來源于關中、洛陽、中原以及山東。
周法明留下了趙文砣和衛孝則以及三萬中原籍以及山東籍士兵,他們的家鄉都已經是晉王的地盤。
其余五萬士兵則送往荊襄進行整編,與此同時,繳獲的船只也一並送往荊襄。
望著八萬降軍到來,丘和著實震撼,他沒想到晉王軍如此強悍,竟然在短短幾天內便兵不血刃俘獲了八萬大軍以及兩千多艘戰船。
丘和站在城頭上,嘆口氣對兩個兒子道︰“有晉王在,說隋朝即將滅亡,還為時過早,雖然李淵有關隴和河東,但蕭夏也有整個長江以南以及山東和中原,大家勢均力敵,尤其晉王有鐵火雷這個大殺器,李淵未必能贏啊!”
丘師沉聲道︰“長安的形勢已經很明確了,天子楊侑不過是傀儡罷了,一旦大家涇渭分明,李淵也沒必要再假裝隋朝了,肯定要建立自己的王朝,父親既然決定繼續效忠隋朝,就不能再動搖,否則兩邊都不會接受我們。”
丘和輕輕點頭,他很贊成長子的態度,這個時候立場一定要堅定,尤其唐朝使者蔣濟良死在他手中,蔣濟良可是從太原就跟隨李淵了,李淵豈能再容自己?
丘和又對次子丘行恭道︰“我已經和周法明說好了,由你率軍坐鎮涪陵郡,這也算是對我們丘家的考驗,經受住考慮,晉王會對我們子孫不薄,畢竟當年他是我的下屬,我對他有人情。”
丘行恭躬身道︰“請父親放心,孩兒一定不會讓丘家從中興大隋的功勞簿上掉下來!”
戰爭並沒有結束,李孝恭大軍也正在南下途中,李孝恭的目的當然是想攔截宇文化及的軍隊和物資,所以他率軍抄了近路,從成都率軍向東南方向而行,跨過綿水進入資陽郡,再向東進入涪陵郡,然後沿著西漢水直接抵達巴縣,在巴縣設卡,攔截繞了遠路的宇文化及大軍。
只是李孝恭做夢也想不到,晉王軍已經搶先奪取了巴東郡和巴郡,並勸降了丘和,更要命是,他們已經提前攔截了宇文化及的八萬大軍,宇文化及已經灰飛煙滅。
沈光率領六十艘戰船沿著西漢水向北而行,這天清晨抵達了涪陵縣,同步抵達的還有丘行恭率領的六千軍隊,這時,李孝恭的一萬先鋒軍距離涪陵縣還有三十里,丘行恭搶先一步進駐縣城,並進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