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渡村地處大運河、古黃河兩河之間,桃紅柳綠,風景很美。
民間習俗,說桃木、桃雕、桃樹枝都可以驅妖避邪。鄉間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家有三棵桃,不怕野鬼嚎!”
嬰兒出門串親,都要折根桃枝拿著。很多人在孩子身上掛系桃核雕品,也是含有避邪保平安之意。
進入村子,發現都是一些低矮的瓦房,人們的生活都不太富裕。
陳松帶我們到一個小院前,沖著家里喊︰“爸,我帶同學來家里玩,有人在家嗎?”
隨著喊聲,周圍鄰居家的狗都被驚動,一起汪汪叫起來。
農村家家戶戶都喜歡養狗,既可以看門護院,還能抓耗子趕麻雀,是人們生活中的好伴侶。
而且大多散養,一出聲就成群結隊出現,所以外來人員往往比較害怕。
陳松隨手從旁邊的稻草堆拿起一根木棍,一邊大喝︰“去去去,一邊去!”一邊把狗狗趕走。
我看他隨手拿的一根木棍都是手腕粗的桃木,不由感嘆,只怕這些都是只有燒火做飯的下場。
玄靈也很好奇的看著這簡陋的村莊,實在不敢相信,就是在這樣的農家小院,竟然有可以做法器的能人。
我們隨陳松進了院子,關上門,立馬把喧鬧關在了外面。
院子里,散落著一些農具,還有很多籃筐,里面放著許多桃核。
院子里有個塑料大棚子,里面有些桌椅,就差不多是工作室了,籃筐里有些做好的桃核工藝品,數量不多。
估計是屋子里比較暗,所以借著天光在外面加工桃核,還能省點電費。
一個中年人,頭發胡子有點花白,人也有點佝僂,戴著圍裙袖套,看到陳松回來也只是抬頭看了看,說了句︰“回來啦?鍋屋有飯,趁熱吃。”
我們當地把廚房叫做鍋屋,意思是那個房子里有鍋可以燒火做飯。
等見到我和玄靈,他有點遲疑,一時囁嚅著不知道說什麼。
我叫聲︰“大叔,我是陳松同學,好哥們。趁放假過來玩玩。”
他忙說︰“好,好。屋里坐。”一邊把我們迎進屋里。
本地農村的房子,基本上結構都差不多。一個院子,坐北朝南,北面一排三間房子的瓦房,東邊是個兩間房間或者一間房的小小廚房。
待客基本上在中間的房子,又叫堂屋,兩邊是臥室。
我們進了堂屋坐下,看看牆上還貼著不少陳松小學中學得的獎狀。農村人以前還是很看重榮譽的,孩子得到一張獎狀往往都要貼在牆上炫耀。
我說︰“陳松挺聰明啊,學習這麼好,得了這麼多獎狀啊!”
他爸爸驕傲的說︰“這孩子從小就懂事,學習從來不用我們操心,年年拿獎狀回來。”
我遞上買的一些水果和我從家里帶的一些干黃花菜,他爸爸一個勁說,“小孩子沒有錢拿這些做什麼,待會帶回去。”
我之前帶這些東西陳松也不同意,是我堅持說是自己家里種的,並且告訴他這黃花菜多吃點對人筋骨好,他想想他爸長期雕刻東西也許需要吃點補補也就同意了。
“這孩子難得有好朋友,你們還是第一個被他帶回家的,看來他是真重視你們。”
“你們坐會,我去叫他媽去買菜做飯。”然後他爸就去地里找干活的陳松媽去了。
我看了看陳松說,我們去看看你爸雕的東西吧。
然後我們回到院子里,看起了籃筐里的桃雕,陳松去水井旁邊用個鐵桶提水給我們洗手。
我問玄靈︰“你們道士很有錢吧?人家大老遠從茅山請你來做法事,代價不會小吧?”
玄靈正經的回答︰“還好,這種跑外地的生意,一般收費不少。”
我隨手拿起一個刻著神龍吐珠的桃核,以靈力注入,開始沒有反應,隨著我不斷嘗試,龍珠隱隱有靈光乍現。然後問玄靈︰“這個如果賣給你,你願意多少錢買?”
玄靈目瞪口呆的看著我,一把奪過桃核,在手里摩挲起來。然後他嘆口氣說︰“現在我也想把你綁到我們茅山去了!”
他又說︰“法寶是無價的!”
我沒理他,只是問︰“這個一百塊能賣嗎?”
他刷的掏出兩百塊,然後跟我說︰“一百給你,一百給他爸,這個我買了。”
我叫過陳松說︰“陳松,你過來,給你家介紹了個生意,這個財主要買你家的桃雕。”然後把兩百塊錢遞給他。
陳松端著水盆過來,隨手放到旁邊一個木樁子上。然後拿條毛巾說,“你們先洗洗手擦擦臉,我媽一會就回來,到時讓她去買菜,準備吃飯。”
他看看我手里的兩百塊,沒有接,又看看玄靈手里的桃雕,隨口說︰“不值錢的東西,你拿去玩吧,錢你收回去,不然我爸看到要生氣的。”
玄靈連連擺手說,“不行不行,這個是我買的才能要,出家人,付出去的錢不能收回。”
我把錢塞給陳松,跟他說︰“你把錢拿給你爸,他是來談生意買東西的,你不收錢這生意就沒法談下去了。拿著!”
他還是不肯收,我氣了︰“你不會想你爸的第一筆生意就黃了吧?這可不是好兆頭!”
他只好接過錢,趕忙收進口袋里,生怕掉了,估計還是第一次拿這麼多錢。
我又跟他說︰“你們這里比較偏僻,買菜是不是還得去鎮上?你把你爸媽叫回來,讓他們不要去了,家里有什麼就吃什麼,我們自己人,不要當客人。”
“哦,哦。”陳松听話的去找他爸媽了。
這時,隔壁鄰居知道陳松家來客人了,也都跑過來看,有大爺大媽還抓著花生瓜子過來,就像自己家來了客人,完全不見外。
幾個小孩也湊過來,好奇的看著我們。我忙把帶來的水果拿出來給他們吃,他們都不好意思,扭扭捏捏的跑遠了。
“這的人真淳樸啊!”玄靈感嘆著說。
我說︰“是啊,越是窮的地方,人們往往把金錢看得不重,人情關系更濃一些。”
“你要是能帶著他們過好日子,他們只怕會把心都掏出來給你!”
我那些淳樸善良的鄉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