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甦風雲

第34章 孔子學城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夏日的藍色天空 本章︰第34章 孔子學城

    我很喜歡跟圖書館的老李聊天,他博學多識,常常能給我介紹各種有趣的知識。

    我通過他才知道,原來我們甦北曾是九黎部落所在地,我們都是蚩尤的後人,我們曾是“黎民百姓”里的“黎民”。

    “其實,歷史上我們這里也有不少名人的足跡呢,比如孔子!”

    我好奇的問︰“孔子到過我們縣?”

    老李說,當然,他不僅到過,還在我們這講學一年多呢。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外出講學路過本縣八集鄉,在一處梨園內休息,當地人得知當今大學問家孔子來了,便紛紛前來拜謁並送來茶水和食物。

    當地一名回鄉省親的楚國官員徐倫吉,也聞訊趕來拜見。

    在與孔子交談過程中,徐倫吉流露出想請孔子在此地設館為當地青年傳授知識的意圖。

    孔子答應了徐倫吉的請求。

    徐倫吉欣喜萬分,他動員百姓廣貼告示為孔子招聘學生,並在孔子休息的梨園附近建築起一座土城。

    據說這座土城牆高丈二,厚八尺,使孔子在城里講學非常安靜。

    據徐氏族譜記載,孔子在學城講學共一年零八個月,為當地的知識傳授、禮儀文明打下了翔實的基礎。

    而且論語里也有記載,孔子曾想住在這個地方。

    《論語》原文是︰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也就是孔子想到九夷一帶去居住。有人說︰“那個地方閉塞落後,怎麼好居住呢?”孔子回答說︰“有君子居住在那里,還會閉塞落後嗎?”

    我們這里古時候就是屬于九夷之地啊。

    我問︰“這個八集在哪里?名字好奇怪。”

    老李說︰“我們這里很多鄉村以宗族之姓為名字,比如八集,劉集,史集,盧集。劉集就是劉姓人比較多,史集就是姓史的比較多。”

    “八集的名字有兩種說法,一種說元末明初,有史、李、王、趙、周、徐、張、吳八戶聚居此地而得名。另一說法是古代黃河泛濫,此地僅余八戶居民幸免于難,故名八集。”

    “黃河發大水這麼厲害?”我驚呆了。

    “黃河奪淮河入海,史書上寥寥幾字,背後可都是慘痛的災難啊。”

    老李感嘆,“我們甦北很多以泗字命名的地方,如江甦的泗陽、泗洪和淹沒在洪澤湖底的泗州,安徽泗縣,山東泗水等。”

    “這些地名都與一條名為泗水的河流有關,可現在許多人不知道泗水河在什麼地方,在本地地圖上也找不到泗水河。就是因為古代黃河泛濫,佔道泗水河,直接把泗水河覆蓋了。”

    “要知道泗水河曾經也是古代有名的大河,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長相思》就有提到︰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可是黃河一泛濫,如今影子都看不到了。”

    一席話听的我心有余悸,深感古代黃河泛濫之災的恐怖,難怪歷朝歷代都把治理黃河作為國家大事來抓。

    我接著問︰“那現在這個孔子學城還在嗎?”

    老李嘆息說︰“可惜這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已經沒有了。”

    “不過三莊有個夫子廟,倒是一直在的。”

    “這個三莊的夫子廟還有兩個特殊的地方呢。”

    “全國所有文廟中,除山東曲阜大成殿有一尊孔子塑像外,就只有三莊夫子廟擁有孔夫子塑像。另外,其它地方的夫子廟都是在城市里,只有三莊夫子廟在城外郊野。”

    我問︰“為什麼它跟別的地方不一樣呢?”

    原來我們這的夫子廟也建在縣城的,明朝嘉靖時,皇帝頒下一道聖旨,要把天下夫子廟神像統統撤掉,改換木牌位。理由是塑像不規範,易損壞,且脫釉,有瀆聖容。

    當時縣令是儒生,十分敬重孔夫子,皇帝降旨,要撤夫子像,他心中不忍,但聖命難違。

    後來有一位老秀才朱勛(宋代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十六世孫),冒欺君之罪,向縣令請求把縣城中的孔子塑像請回家中供奉。

    縣令一听,認為此法甚好,既不違反聖命,又不得罪孔子,便一口答應。

    朱勛回家,備好一輛牛車,第二天一早就帶人上縣城拉聖像,縣城離他家有40里,牛車走的慢,傍晚時才到龍岡嶺。

    他本想帶晚把聖像拉到家中,不料車到岡頂時停住了,趕車人再三吆喝,三條老水牛使盡力氣,車輪動也不動。

    這時天色已黑,朱老秀才只好擺上香案,焚香祈禱,求聖人顯靈,如若老夫子想安居此地,就請您讓車頭調轉過來,不然就助他拉車回家,禮畢、就地露宿。

    第二天早上醒來,車頭果然調轉朝南,車上孔子聖像面南背北,滿臉笑意。

    朱老秀才一想,對了,孔子早想“欲居九夷”(本地原屬九夷部落),當年,他從曲阜到吳楚游說,曾路過此地,還在這東南的學城講過學,大概是孔老夫子看中這塊風水寶地了。

    而今,這龍岡之嶺附近有大青墩、蒲大墩、鈴墩、喬墩、陳墩、金牛墩、鳳凰墩。大二中五,有“五星聯珠,日月合壁”之勢,周圍還有“七七四十九”個墩子,猶如“眾星拱月”。

    好吧!既然聖人顯靈,就把夫子廟蓋在這里吧,朱秀才家有錢,說蓋就蓋,幾個月功夫,一座規模宏偉的夫子廟就蓋好了。孔子聖像,被安進大成殿,重新裝金,端端正正坐享香火。

    原來三莊的夫子廟還有這典故,之前只顧著去看古墓,倒是沒太留心這個,下次要去好好游覽游覽。

    “沒想到我家旁邊那些土堆子,還是風水寶地?”我感嘆了一下。

    老李說︰“風水寶地,有福者居之。能讓孔老夫子相中的地方,肯定差不了啊。”

    “年輕的時候,縣里抽調人編縣志,我可是跟著專家往下面城鄉跑了無數遍的。”

    我夸贊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原來李叔年輕時候都去實地考察過,難怪本地這些風俗人情您能信手拈來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江甦風雲》,方便以後閱讀江甦風雲第34章 孔子學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江甦風雲第34章 孔子學城並對江甦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