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舞年代

第641章不拘一格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八百仔 本章︰第641章不拘一格

    村民們听到縣委書記親自陪他們去賣瓜,一個個都很激動,很振奮!

    先不管結果如何,一個縣委書記能這麼做,那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大家心里面感到挺溫暖。

    瓜農們晚上都忙碌起來,借車的借車,找人的找人,準備各種秤和袋子。

    到了後半夜,石板鄉政府召集三十多個鄉干部也來幫忙采摘、裝車。鄉政府還決定給瓜農們補助汽油費。

    用政府財政來為自己的錯誤決策買單,雖然不可取,但至少能傳遞一點負責的態度,值得肯定。

    天剛麻麻亮,張曉峰帶著楊秘書開車來到石板鄉的時候,瓜農們的各種車在路邊排成了一排,瓜果已經裝好車。

    張曉峰轉了一圈後,就把自己的車開在前面,帶著車隊向唐平縣浩浩蕩蕩進發。

    看過解放戰爭大場面的人都知道,後勤運送糧食的規模比參戰部隊還壯觀。現在,張曉峰帶著連綿幾公里的車隊,也是極其震憾的。車隊里面有面包車,有貨車,還有拖拉機,居然還有用摩托車帶的,而且,村民們都是全家出動,說話聲,機器聲響成一片……

    因為震天動地的聲音,所到之處,很多群眾都跑出來,到路邊看著。

    “小翠她媽,你們拉瓜去哪里呀?”有認識的人用手作喇叭向一輛拖拉機上的婦女問道。

    “我們拉去唐平縣賣。”車上的婦女樂呵呵地說道。

    “拉去那邊能好賣嗎?”問話的人很懷疑。

    “當然好啦,是張書記帶我們去的,能不好麼?”車上的婦女自豪地說道。

    “縣委的張書記幫你們去賣瓜?”路邊的人都愣住了。

    “是呀,他的車在最前面呢,不跟你們聊了,回見。”車上的婦女朝人群揮了揮手。

    “縣委書記去幫群眾去賣瓜,小翠她媽說的是真是假呀?”問話的人自言自語地說。

    “當然是真的了,我們縣的張書記,為了群眾的利益,什麼拋不開臉面的事情都干得出來。”有人夸張地說道。

    “那……我家里還有一車包菜沒賣呢,我也叫當家的拉過去。”那人說道。

    “你現在去裝車,還來得及麼?”有人笑道。

    “你沒看那麼多車嗎?一時半會根本賣不完,我忙去了……”那人說著就跑回家了。

    “我家也還有很多大白菜呢,我也拉過去。”

    “我家還有蘿卜……”

    鄭文強現在是唐平縣的常務副縣長,他接到張曉峰的電話後,馬上打電話給各鄉鎮,讓各鄉鎮派人到縣城來當向導。車隊一到,按鄉鎮的大小,這個鄉幾車,那個鎮幾車,帶著賣瓜的人直接下村兜售。

    曾經的張縣長親自帶黑石縣的群眾來賣瓜,這個消息傳出去,大家都很給面子,先不管好不好吃,買幾斤也要不了多少錢,就當是做善事了。

    尤其是一些單位和學校,一袋一袋的買,這些東西,確實不貴,況且,都送上門來了,劃算嘛。

    不用多長時間,拉來的瓜果,都賣了個七七八八。

    賣瓜的村民們嬉笑開,高興得合不攏嘴……

    “要是知道到這里來那麼好賣,這幾天就不用那麼犯愁了。”一個阿姨笑道。

    “這麼好賣,那是因為有張書記,沒有他,誰睬你呀?”熟悉情況的一個中年大叔說。

    “難不成是張書記利用關系強制別人來買不成?”阿姨愣了愣。

    “那倒不是。”中年大叔搖頭。

    “那是因為什麼?”阿姨疑惑地問。

    “因為我們張書記在這里做過縣長,他是真正為人民做好事的好官,大家都很感念他,今天他又為我們黑石縣的群眾操心,唐平縣的人民能不搭把手嗎?”中年大叔感慨地說道。

    “我明白了。這叫做栽了大樹好乘涼的意思,對不?”阿姨說。

    “意思差不多吧。你沒看到剛才那些買瓜人的樣子嗎?他們都不怎麼看瓜,只說,我們相信張縣長……”中年大叔越說越激動。

    “一個好官,群眾會記住一輩子的,如果以後我們的張書記調到別處,他也回黑石縣推銷農產品,我一定也會買。”那阿姨肯定地說道。

    “懂得知恩圖報那就對了。我們收拾一下回家,看張書記的安排,再到哪里去賣吧。”那中年大叔邊說邊收拾袋子。

    張曉峰坐著車,在唐平縣各鄉鎮來回跑,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主要是露個臉,給大家以信心。

    在唐平縣賣了兩天,各個鄉鎮都跑遍以後,瓜農的農產品賣掉了一大半,剩下沒有賣掉的,張曉峰又想到了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個公司、工廠的老板張曉峰都熟悉,而且還保留有他們的電話號碼。他也沒有去開發區管委會,直接上門去找那些老板們說好話。

    開發區的老板們,看到曾經的管委會主任為了群眾的事情如此低三下四,親力親為,很是感動和震驚!

    紛紛表示一定幫忙。

    企業里的大食堂,要的蔬菜瓜果可不只是幾十斤的事,都是幾百上千斤的要。因為相對來說,瓜類的保質期要長幾天,多要點都沒關系。

    等到黑石縣村民的龐大車隊出現在開發區的時候,管委會辦公室里的工作人員才知道原來的張主任跑到這里來推售農產品來了。

    大家帶著好奇心來看熱鬧,也紛紛出錢購買拉過來的瓜果蔬菜。

    一時間,開發區的街道像趕集似的,人山人海!

    來賣瓜果的黑石縣村民們,一邊忙碌地用秤稱東西,一邊心里不斷地感激著他們的張書記。

    有著這麼好的帶頭人,村民們心里變得特別踏實,干活也特別有勁。

    當初只是推銷瓜果,但有滯銷農產品的黑石縣村民,都找車子裝上跟著,車隊的規模越來越大,負責指揮交通的協警們都滿頭大汗……

    說來也巧,省委的莊紹桂書記這天剛好在福台市考察,在市委書記陳澤彬等人的陪同下也來到了經濟開發區,當他看到這麼多農用車停滿了街道,就好奇地問“這是怎麼一回事呀?”

    陳澤彬就讓秘書下車去了解。

    一會兒後,秘書回來匯報說“這是黑石縣的張書記在幫村民賣滯銷的農產品……”

    “黑石縣的張書記是哪個呀?”省委書記莊紹桂眯著眼楮努力回憶,蒼北省有八十多個縣市呢,有些縣委書記他有印象,有些沒有。

    “哦,就是原來唐平縣的張曉峰。”身邊陪著的市委書記陳澤彬急忙解釋。

    “張曉峰?……我想起來了,是那年輕娃呀?我記得他來省里要過錢,嘴巴挺利害!那時候他好像還是代縣長吧,什麼時候成了黑石縣的縣委書記了?”莊紹桂微笑道。

    “把他調到黑石縣也沒有多久。”陳澤彬恭敬地說道。

    “看來你們福台市用人,還是不拘一格的嘛,讓這麼年輕的干部挑大梁,工作還搞得有聲有色,不錯,值得肯定。”莊紹桂很贊許。

    “張曉峰同志雖然年輕,但工作能力很強,點子多,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條件為當地的人民群眾服務……我當初在市委班子上,就力排眾議,不斷地給他壓擔子。事實證明,他並沒有讓市委失望……”對陳澤彬來說,張曉峰是他的部下,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現在看到省委書記對張曉峰的印象很好,就大吹特吹。

    “你做得很好。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組織用人的原則嘛。”莊紹桂點了點頭。

    “要不,我讓他來向莊書記您匯報一下工作?”陳澤彬問。

    “那就不必了,我們就不要去打擾我們的小張書記賣他的農產品了,走吧。”莊紹彬說著就眯上了眼楮。

    省委書記的車隊就繞道而行,走了。

    幾個小時以後,黑石縣來的車隊,賣完蔬菜瓜果,也全部離開了市經濟開發區,回了黑石縣。

    經過在唐平縣和開發區兩個地方的推銷,徹底解決了村民的難題。每家每戶不但沒有虧錢,反而小賺了一點。

    在狂歡的背後,張曉峰卻眉頭緊鎖,思索著更深層次的問題。

    農民只能種植農產品,然而,農產品的價格相對低廉,要規模種植才有錢賺。可是,這麼低的價錢還容易出現波動,有時候低到腰斬、白給都沒有人要的程度。怎麼才能保障農民的利益?怎麼才能讓他們的種植積極性不受打擊?

    豐收原本是件喜事,辛辛苦苦忙碌許久,本以為可以有個好收成,沒想到的是菜卻賣不出去,菜賤傷農呀。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豐產不豐收,甚至豐產倒貼錢的怪象?

    想來想去,無非就是跟風、盲目擴種。某種產品之前銷售情況好,農戶就會片面擴大生產,增加種植面積。

    銷售渠道單一。小農經濟下,蔬菜的銷售以被動銷售為主。當市場行情不佳時,批發商采購熱情降至冰點,種植戶一旦喪失了原有的銷售渠道,便會無從下手。

    產品缺乏競爭力。產品單一,沒有品牌,也沒有競爭意識。一般來說,低端蔬菜更容易出現滯銷現象。門檻低,種植技術簡單,管理成本低,產量大往往成為種植戶的首選。所以當白菜、蘿卜等蔬菜因獲得相對豐厚的利潤後,農戶趨之若鶩。

    最後是產銷信息不對稱。對整體市場的走向、市場需求不了解,種植全憑主觀意識,同時也缺乏必要的銷售手段,造成所種植的蔬菜品種市場已飽和,只能賤價出售的現象。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鳳舞年代》,方便以後閱讀鳳舞年代第641章不拘一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鳳舞年代第641章不拘一格並對鳳舞年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