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方八歲,被倉促拉出登基稱帝!

第六十二章 軍改下的虞都(1)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天涯逍遙 本章︰第六十二章 軍改下的虞都(1)

    這世間的事沒有一件是一蹴而就的,凡事都有起因,經過,結果,而當牽扯進的人多了,事兒也會隨之變得復雜起來。

    人一多,想法就多。

    想法多,利益就多。

    一旦有了利益,事就跟著難做。

    這在官場,體現的最淋灕盡致。

    “這是出什麼事了?睿王殿下要召我等皆至。”

    “不清楚啊。”

    “這次的感覺不太對,看來是有大事發生啊。”

    “大事?什麼大事?”

    “該不會跟邊榷有關吧?”

    廉政總署,一幫年輕官員步伐很快,朝正堂趕去時,你一言我一語的聊著,與年輕人的浮躁青澀不同,他們的眼楮是亮的,舉止是沉穩的,身上流露出的氣勢很正。

    對在中樞為官的人來講,特別是含權量高的有司,三十出頭,這就是年輕人,正是出大力,干瑣事的年紀。

    背後有人,不會干這些。

    背後沒人,干一輩子吧。

    正堂內。

    楚徽倚著座椅,一手撥弄著念珠,在他手邊放著一盞茶,郭煌、王瑜面無表情的站于身旁。

    “臣等拜見睿王殿下!”

    響起的行禮聲,打破此間平靜。

    楚徽打量著眼前眾人。

    夏睿、廖霃、雷燮、藺東、黎沅……一個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看著眼前這一行人,楚徽心底有些感慨與唏噓。

    與廉政總署初設時比起來,眼前這幫人褪去了往日青澀,沉穩多了幾分,變化不可謂不大。

    也是這樣,劉諶的話,在楚徽腦海里浮現。

    廉政總署特設有段時日了,這前後也辦過不少案子,參與審訊、調查的也有不少,對虞都及京畿一帶,廉政總署之名已經傳開。

    可這不過是表象罷了。

    其實楚徽知道,在此之前的廉政總署,不過是撿了別人的成果,這也就是對接的是錦衣衛等有司,但凡換別的有司來,這些憑什麼要給你廉政總署啊。

    廉政總署在過去,更多的是在干什麼?

    熟悉流程,熟悉節奏。

    在這一過程下,不斷地完善內部構架,特別是牽扯到廉政內核的,這都是要一點點構建起來的。

    一個新有司的籌設,不是說掛了牌子,召集了人手,就能順勢運轉起來了。

    事兒要真那樣簡單,就不會這樣干了。

    廉政總署是楚徽暫領的,沒有誰比楚徽知道,在過去這段時日,廉政總署經歷了什麼,又吸納了多少人手。

    在廉政總署下轄的有司,有一批人的進來,是給廉政總署增強了實力的,他們此前是在錦衣衛任職的,可如今,他們卻是換了官衣,屬于錦衣衛的生涯結束了,之後他們要做的,就是在新的地方展開新生活。

    “免禮吧。”

    楚徽沉吟剎那,這才開口道。

    “是!”

    眾人當即應道。

    可也是這樣,使夏睿一行心底泛起嘀咕,味兒不太多啊。

    正統六年了,他們躋身官場的時間不算短了。

    別人或許仍能把他們當做新人,可他們自己卻不能了,尤其是在廉政總署擔任各職,要是他們遇到些事就退縮,身邊的同僚怎樣看他們?底下的人怎麼看他們?

    何況他們進廉政總署,可是他們願意進來,為天下,為社稷,做一份身為人臣該做的職責的。

    “都坐吧。”

    在此等氛圍下,楚徽露出笑意,伸手道︰“這段時日本宮忙,諸位也忙,連帶著廉政總署,本宮來的也少了。”

    楚徽話是這樣說,但夏睿等一行卻沒有這樣听。

    睿王殿下是來得少,可關于廉政總署的種種,還是很關心的。

    如果沒有睿王殿下的照料,廉政總署不可能有今日的。

    別的不說,單單是在此之前,從錦衣衛調任一批人,來廉政總署任職,要不是睿王殿下從中調停,此事是斷無可能辦成的。

    廉政總署跟御史台比起來,是有一定差別的。

    很多事是需要查實了,查到對應線索了,才能有對應行動的。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安排,為的就是避免有些人拿此來做黨爭工具,楚凌創設廉政總署,是為了更深層次整頓吏治,而不是叫底下的人彼此爭斗的。

    也是如此,牽扯到一些層面,就需要專業的人來辦。

    錦衣衛是什麼地方,這同樣是天子特設的,最關鍵的一點,錦衣衛的前身,是隸屬于羽林第八校尉部的,羽林,那同樣是天子特設的,關鍵這個地方,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進去的。

    尤其是北伐一役打完,羽林之名早已遍傳天下。

    這也就有了,不是老子英雄兒好漢的,這輩子就別想著進羽林的說法。

    羽林有著羽林的驕傲。

    錦衣衛同樣也有。

    在創設之初,錦衣衛查辦的大案要案眾多,逮捕處決的奸佞敗類不計其數,如果說羽林是對外的國之利刃,那錦衣就是對內的國之利刃。

    關鍵是錦衣衛雖有凶名在外,但卻不似原有的六扇門那樣惡跡斑斑,這樣的有司,不知有多少人搶著想進,可偏偏卻是進不來的。

    “近來廉政總署可有什麼事?”

    在眾人思慮之際,楚徽卻話鋒一轉,看向夏睿一行道。

    雖說他與劉諶已商榷好,想針對掌握的情況,廉政、榷關兩總署聯合辦案,以此把一些事推下去。

    但他也想看看廉政總署的這幫署理中高層,一個個的警覺性如何。

    夏睿這幫官員,是在廉政總署任職不假,但直到現在,他們還都只是代理,拔苗助長這種事,楚凌是斷不會做的。

    這些他挑中的人選,是到廉政總署任職不假,但是想踏踏實實坐到對應位置上,就必須拿出真實政績才行。

    這個政績,可不是辦一個兩個案子就行的,這是需要辦很多案子,關鍵是這些案子,要叫人抓不住任何漏洞才行。

    如果在此期間,誰要是做的不夠好,那職官說被免掉就被免掉了。

    楚凌用人就是這樣,沒有論資排輩這一套,奉行的就是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之策。

    大虞既然來到了正統朝,那就要有新的一面,倘若一切都沒有變化,那大虞豈不是只會積攢更多問題了?

    楚徽這話講出,在場眾人就察覺到不對了。

    如果是問先前的種種,高高在上的睿王殿下,肯定不會親自跑一趟的,叫底下的人過來就行。

    所以這一定跟最近的有關。

    在這段時日下,叫朝野間議論不斷地,一個是九門提督府、南北兩軍改制,一個是邊榷員額競拍。

    但是前者吧,引起的影響是不小。

    可參與其中的卻很少。

    因為九門提督府也好,南北兩軍也罷,全都戒嚴了,有任何的動靜,也都是在不動聲色下進行的。

    就好比先前,軍改依舊在持續,可關注的有多少?

    外界對此了解的有多少?

    答案是肯定的,關注的或許多,但是了解的卻少之又少。

    平、定、成幾位國公坐鎮下,誰要是敢把不該說的說出去,那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如此就剩下一個了。

    “殿下,臣有事要匯報。”

    在此等態勢下,在一些人還在思量時,夏睿起身朝楚徽作揖道。

    “坐下聊。”

    楚徽見狀,笑著伸手道︰“這里沒有外人,這是踫頭會罷了,無需像上朝那樣,呵呵……”

    “是!”

    夏睿作揖應道。

    跟楚徽相處的久了,特別是在官面上的,都對這位大虞睿王的感觀很好,待人很隨和,沒有架子,遇事不亂,最關鍵的一點,是不會把鍋甩給底下的人。

    “臣這段時日,一直在關注邊榷員額競拍。”

    在道道注視下,夏睿表情嚴肅,微微低首對楚徽道,“這次競拍,在榷關總署的主導下,參與的群體眾多,來自各地的群體雲聚虞都,想要獲取的,是關乎三年的邊榷員額,這牽扯到的利太大。”

    這番話講出時,有些人的表情變了。

    而這些人的變化,全都在楚徽觀察之下。

    對他們的這種變化,楚徽一點都不奇怪。

    ‘看來有察覺的不少啊。’

    楚徽心里暗暗思量。

    在夏睿他們之中,有人留意到一些事,甚至開始在暗中查些什麼,彼此間沒有交流,這在楚徽看來是正常的。

    倒不是說他們刻意隱瞞什麼。

    實則是各有各的小心思罷了。

    楚徽之所以沒有戳破,是因為他懂得這種感受,這跟朝中多數有司任職的官員,暗地里下絆子使算計是不一樣的。

    眼下的他們,尚未到那種程度。

    在他們流露的表情下,楚徽看到了很多,但更多的,卻是暗松口氣的感覺,這代表著什麼?

    沒有獨立辦案下,這種底氣上的不足。

    廉政總署終究是新設的。

    沒有幾個主導的大案要案傍身,在廉政總署任職的這幫官員,歸根到底是不牢靠的,這跟能力沒有關系。

    在自家皇兄身邊待的時間久了,楚徽明白一個道理,能力是能錘煉出來的,做的事多了,犯的錯多了,只要善于總結,終究是會有所變的,可問題是在現實中,誰會給你這麼多次機會?

    官場上,你進一步,不知要擋住多少人的路。

    這其中就可能有交好的人。

    一次這樣,兩次這樣,或許因為情誼不會有別的,可次數多了呢?差距大了呢?這份情誼還會像最初時那樣純粹?

    不見得吧。

    不過對于這些,楚徽是不在意的。

    因為他跟很多人都不一樣。

    他是大虞親王,他生來就不一樣。

    當然這是在大多數人眼里的。

    其實楚徽比誰都要清楚,自己比任何人都要幸運,如果不是得到皇兄的疼愛,因為他與皇兄的處境很像,那他就不可能被皇兄養在身邊。

    畢竟對楚徽而言,做皇帝的皇兄,可不止一位。

    兩位皇兄流露出的,是不一樣的。

    如果一切跟先前一樣,他經歷的是什麼?依舊在十王府待著,依舊孤苦伶仃的一個人,除了頂個看似光鮮的光環,余下的什麼都沒有。

    在天家長大的,經歷的遠比同齡人要多太多了,這也使他們必然比同齡人要更早熟。

    “……臣在這期間,查到一些人,暗地里跟朝中一些官員有所聯系。”在楚徽感慨之際,夏睿表情嚴肅道︰“只是他們之間的聯系,到底是正常的,還是不正常的,臣現在還沒有查清楚。”

    “你們呢?”

    楚徽看向其他人。

    “殿下,臣也查到一些。”

    廖霃起身作揖道。

    “還有臣!”

    “臣也查了。”

    雷燮、藺東不分先後,起身作揖道。

    “把人名寫下來。”

    楚徽撩撩袍袖,收好那串念珠,表情嚴肅道︰“這就是本宮叫你們來的原因,邊榷員額競拍一事有貓膩!!”

    一言激起千層浪。

    楚徽的話,讓夏睿他們表情變了。

    睿王如此態度,使得此事的性質變了。

    在郭煌、王瑜拿來筆墨紙硯後,夏睿、廖霃一行揣著各異思緒聚去,其他人卻露出各異神色。

    ‘廉政總署是需要主導一次大案要案,來進行全面的洗禮了。’看著眾人的表現,楚徽暗暗下了決心。

    在此之前,廉政總署上下,是在熟悉,是在磨合,是在成長,或許他們之中有不少人都有變化了,但他們本人並沒有察覺到。

    底氣是很重要的。

    楚徽覺得自己有必要,來提攜夏睿他們一次。

    不可否認,眼前這幫人,都是不可多得的翹楚。

    能在科貢選拔中,尤其是經歷一次科改下,依舊能脫穎而出的,那有一個是簡單的嗎?

    沒有。

    但是吧,那僅限于讀書,眼下跟讀書不一樣了。

    做官要比這難太多了。

    官場之上,更多的是當有人走通一條路時,第一件事就是隱藏這條路,或者徹底堵死,畢竟來時的路有多苦,唯有自己最清楚。

    楚徽呢,完全不必理會這一套。

    所以能提攜一些新人,能叫他們更快成長起來,楚徽是樂意去做的。

    畢竟只有大虞越好了,這才對楚徽越好嘛。

    倘若大虞真出狀況了,那他又能好到哪兒?

    他的一切,都是大虞賦予的。

    此刻的楚徽在考慮一件事,到底該要誰去榷關總署,以此把這盤大棋給打開,這是必須要做好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年方八歲,被倉促拉出登基稱帝!》,方便以後閱讀年方八歲,被倉促拉出登基稱帝!第六十二章 軍改下的虞都(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年方八歲,被倉促拉出登基稱帝!第六十二章 軍改下的虞都(1)並對年方八歲,被倉促拉出登基稱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