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對于楚凌而言,作為大虞皇帝,有幾件事他必須要做,即擊敗慕容朝與川朝,干掉大詔與吁國,這幾方國度跟大虞牽扯太深,如果楚凌能夠做成這幾件事,那他的威望與天威將直追大虞太祖!
    這對楚凌很重要。
    但是國與國之間,尤其是地緣格局維系了數十載,想要戰勝一方國度,想要傾覆一方國度,怎麼會這樣容易呢?
    何況大虞還位處中心所在。
    姑且不提內部怎樣,內外勾結也暫時擱置,就說跟大虞接壤的幾方國度,為何會坐視大虞做這種事?
    所以要達成上述設想,就必須要弄清楚各國的國情,包括但不僅限于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諸領域的詳細情報,此外還要了解最高統治及所屬各階級的關系,掌權群體、新貴群體等關系,設法向敵國滲透暗樁,以縝密的計劃來展開潛伏與刺探……
    而除了上述種種外,還要弄清楚各國間的聯系,設法挑起彼此間的矛盾,就如川朝與慕容朝,這兩國間也有接壤之地。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要麼干脆就別輕易動兵征伐,要麼動兵征伐就必須取勝,這就是楚凌所處境遇。
    大虞經受不起戰敗。
    正統朝更經受不起。
    因為一旦敗了,即便楚凌掌控住全局,擴大了在大虞的統治影響力,可就因這一敗,而導致質疑與抨擊必然激增,關鍵是敵國勢力定不會就此罷休的。
    “莫非諸卿對于我朝國敵,根本就不了解嗎?”
    見身後秘書省所轄武閣諸臣,沒有一人站出回答蔣臣所問,楚凌一甩袍袖,轉身看向臧瑜一行,劍眉微蹙道。
    听到天子所問,所站諸臣中,一些人的眼神有些閃躲。
    如果是在過去,他們確實清楚各國間的一些情況,可是大虞在到了正統朝,有些事就悄然發生了變化。
    尤其是在中樞之中,面對錯綜復雜的朝局,還有動蕩難安的局面,不少大臣哪里還有心思管別的啊,一個個都想著怎樣應對眼前風波呢。
    “你想說的是北院大王以下犯上之事?”
    在楚凌的注視下,臧瑜先是對御前作揖一禮,隨即看向蔣臣說道。
    “不錯。”
    蔣臣眉頭微挑,略顯詫異的看向臧瑜,“眾所周知慕容朝所轄疆域遼闊,為了加強對各地統治,慕容朝太祖創五都四院制,除了大都以外,還有上都,西都,南都,東都,以此控制各域諸民,而對應的在上、西、南、東四都皆設有留守大王院,這構成了慕容朝的國本根基。”
    臧瑜點點頭道︰“也正是憑借此制,才讓慕容能擴張到此等境遇,在過去數十載間,其實慕容五都皆經歷了遷都。”
    “如今的慕容朝太上皇,即慕容拓,雖說在禪讓前的十余載,與先前的二十余載比起來差別太大,但此人絕對是中興慕容的存在。”
    “因為早在我朝開創之前,慕容朝國力就持續衰退,慕容拓之父慕容海以暴虐著稱,這也導致慕容朝內部不穩,治下起義與反叛不斷,由此也使得慕容朝的一些人,將慕容拓視為聖君,常以慕容朝終結了草原混戰,而再度崛起的皇朝!”
    “也是在慕容拓統治期間,我朝太祖終結了亂世,順大勢,響民意,創設大虞以問鼎天下!”
    朕果真沒有看錯人。
    听到臧瑜所講這些,楚凌露出一抹贊許之色,在他的身邊需要有人將刺探到的各國國情匯總,並以最言簡意賅的方式,隨時隨地能講明各國情況,以在後續需要發動戰爭時,提供寶貴的建議與策略。
    武閣,就是基于此才特設的。
    “那你可知北院大王為何以下犯上嗎?”
    蔣臣看了眼臧瑜,隨即開口詢問道。
    “這點,我不是特別清楚。”
    臧瑜皺眉搖頭道,在短暫沉吟剎那後,隨即又道︰“我知曉北院大王以下犯上,是太皇太後想了解北虜實況,秘書省這邊匯總對應奏疏時,以便于太皇太後御覽,我負責整理北疆各處呈遞進京的軍情時,才在一份不起眼的奏疏里,提到過一些慕容朝出現叛亂的事。”
    蔣臣見狀,遂繼續道︰“那你可知北院大王,乃是力挺慕容朝大皇子慕容真,今下慕容朝拓武帝的絕對擁躉嗎?”
    “這……”
    臧瑜一時無言。
    這些他確實不清楚。
    可要真是這樣的話,那在慕容真統領皇武軍等部進犯之際,北院大王最不該做的事,就是以下犯上啊。
    畢竟在當時,真叫慕容真殺進來,哪怕是最後沒有搶佔疆域,可這對于慕容真而言,是不一樣的。
    見臧瑜沉默不言,蔣臣開口道︰“你一定很奇怪,為何慕容真的絕對擁躉,會在慕容真至關重要的一戰中,做出這樣近乎背叛的舉止吧?”
    臧瑜想說些什麼,但最後卻沒有開口。
    “因為在當時,在大都待著的四皇子慕容羽,六皇子慕容烈與樞密院樞密使達成共識,以設計清除慕容真在大都的嫡系。”
    蔣臣繼續道︰“此事發生後,不止在大都引起震動,更在慕容朝內部掀起風波,而那時領軍進犯我朝的慕容真,對此卻毫不知情,顯然這件事,慕容拓是默許態度。”
    “而在上都的北院大王知曉此事,故而選擇起兵勤王,這期間慕容朝內部大亂,以至到最後,慕容拓迫于局勢惡化下,頒旨急召慕容真歸朝……”
    臧瑜臉色微變,難以置信的看向蔣臣。
    這些情況他先前絲毫不知。
    震驚的又何止是臧瑜。
    其身邊站著的諸僚,很多跟臧瑜是一個表情。
    在大虞很多人心中,認為進犯北疆的北虜慕容,是因為護國公曹隱他們干的事,故而才迫使北虜退兵的,殊不知在很多人不知情下,北虜慕容的內部,居然會出現這種嚴重的事情。
    如果……
    “不要想著,如果那時我朝知曉此事,不就能趁著慕容朝內部生亂,繼而出兵奪佔拓武山脈嘛。”
    而在此等態勢下,楚凌背對著臧瑜一行,聲音低沉道︰“因為蔣臣講的這些,是最近一年多,通過多方刺探與拼湊,才得知的延遲性情報。”
    “也正是因為那場內亂,才導致慕容朝皇位更迭,慕容拓禪讓皇位給慕容真,不過唯一對我朝有利的,是慕容真新上位沒多久,對內部的梳理與清洗至今還沒有結束,所以短時間內我朝北疆不會有動亂。”
    他叫蔣臣?
    听到這些的臧瑜,在看了眼天子後背,隨即看向了蔣臣,直到這一刻,臧瑜他才知天子為何會提拔他們了,又為何會召他們來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