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剛他們離開了?”
劉常青點點頭,“嗯,工資都發給他們了。”
“對了,”他摸摸口袋,從內里掏出來一沓子錢,“這是一千,你們先放在家里用著。”
“一千塊錢?”劉大海看著他手中的鈔票,“你不是發完工資了嗎?咋還能剩下這麼多?”
劉母也有些不可思議,面含欣慰的看著他︰“我兒子出息了。”
“你咋還有這麼多?不會克扣他們工錢了吧?”劉大海問道。
“咋能,你兒子在你眼里就是那樣的人嗎?”“嗯。”劉大海點了點頭。
“總之,這一千塊錢你們先拿著,買米買面什麼的應該夠了,以後買東西吃不要太摳,能不省就不省,小雅還在長身體的時候。”
“能做好菜吃,就要做好飯菜吃。還有,你們一身衣服也穿了好幾年了,是時候出去買幾件兒了。”
劉常青陸陸續續的說了一大串,終于閉上了嘴。
听到劉常青這麼說,劉大海甚至有些恍惚,他只覺得兒子似乎一夕之間張大了許多。
“你放心,我們虧待了誰也不會虧待了小雅的,而且有你這麼些錢,干什麼都夠了。”
劉常青點點頭,內心微微有些羞澀。
其實他讓母親多做好的飯菜一方面是為了劉曉雅長身體,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為了滿足自己五髒廟的食欲?
畢竟現在來看,目前賺的錢已經足夠平時日常的生活開銷,貴一點沒什麼問題。
劉常青還是有些疲累的,他回到房間,直接倒頭就睡。
第二天九點多鐘的時候,劉剛燒烤熟食鋪再次開門營業。
今天是周一,不過前來購買的顧客似乎普遍的比前幾天要低一些。
這並非是劉常青他們這邊出了什麼問題,其實每個售賣的行業幾乎都有那麼幾天衰弱期,客流量是較少的。
不過客人雖然少,但也足夠他們賺到許多的錢,然而另一邊,老王熟食店就不一樣了。
今天客人本來就少,劉常青那邊又搶佔了他們的飯碗生意,今天算是顆粒無收。
老王一家人皆是愁眉苦臉,不過時間很快到了下午,家中突然出現一個人。
那人身上披著褂子,頭頂上的遮陽帽很好的將其面龐擋了起來。
鋪子里,老王和身邊的瘦猴面色皆是一喜,卻見那人摘下帽子,赫然是那天跟著瘦猴手下做事的一人。
“你打探的怎麼樣了?”瘦猴開口問道。
原來這人便是瘦猴特意找來,派到劉常青那邊,借以買東西,暗中觀察的。
听到瘦猴問話,他點點頭,甕聲道︰“都看得差不多了,確實都在賣我們熟食鋪子里邊的食品……”
“那價錢呢?”老王最在意的還是這個。
“價錢的話我也看了,都比我們這邊賣的要低,最低的甚至便宜個五六分左右。”
單斤便宜五六分,看量的話其實已經很大了。
“而且,這個便宜不是價格便宜,他們似乎是在做著什麼優惠活動。”
“哼,就是想把我們給擠垮!”瘦猴面色冷然,憤怒道。
“可那又怎麼樣,他還是那麼厲害。”
王亮已經徹底放棄了掙扎,“不然我們就去認錯服個軟,求人家大人不記小人過,放了我們。”
瘦虎是有脾氣的,他直接怒道︰“你閉嘴,沒門!”
“爹,你怎麼看?”
听到瘦虎的詢問,王亮才從發呆中回過神來。現在,他內心其實是非常的後悔的。
如果不是自己當初嫉妒劉常青那邊賣燒烤賺了大錢,心里火熱又眼饞,因此才想出來陰招,讓自己兩個兒子對付他的話。
現在王家又怎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如果不是自己。老王輕嘆了口氣,不再多想。
事已至此,解決方法只有兩種,繼續就這麼開著苟延殘喘,直到開不下去破產。
第二種,那就是跟劉常青他們拼個魚死網破。
這是老王不願意做的,但是他又更不願意拉下臉來,去給一個比自己年齡上小了那麼多的一個晚輩,去道歉。
他認為劉常青配不上自己的道歉。“所以說……現在開始,我們要反擊了。”
翌日。
清晨,一大早,老王熟食鋪子前,就擺出來一個很大的黑板牌子,上書︰
因最近物資下調,各類食材物品均降價,並且優惠。
烤鴨︰/(降價三毛,整只)
豬頭肉︰/(降價五~六分)
炸小黃魚︰/(降價三~四分)
各類食材的價格起伏、還有降價後的差價,都明明白白的寫在了牌子上面。
很快,有人路過,看著上面的牌子一會,然而瞧了兩眼,雖然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但依舊離開了。
瘦虎親眼看著那人離開,然後跟蹤他,不出所料來到劉剛燒烤鋪。
一股無名怒火在他胸中升起,然而當看到鋪子中劉常青那種淡然無波的冷漠側顏,瘦虎立馬被澆醒了。
他迅速離開這邊,從新回到王家雜貨鋪,跟王家另外兩人匯報了一下情況。
老王並不是很意外︰“這才剛剛開始,很正常。”
到了中午頭,人數漸漸地多了起來。
有些人見到老王熟食鋪前,那塊醒目的招牌後,沒怎麼猶豫,便進入了他們的熟食鋪子,買上了飯食。
當然,也有很多人就算看到了那塊兒招牌,卻也同樣無動于衷,依舊還是來劉常青這邊消費。
不過總之,老王那邊,還是開始有人去光顧了,雖然是個賠本的情況。
但老王玩的不是這個!他的目的是讓劉常青這個正主看到!
他覺得對方既沒有相應的經驗,又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甚至底蘊、貨源、存貨量也沒有自己高。
一般的人是不敢跟著去降價的,然而也有人膽量更大。
比如劉常青,他就有這個底氣跟對方競爭客戶市場。
這其實是老王的攻心計。
原以為,對方會因為自己的舉動,不斷地損失客戶,而後焦慮起來,然後不得不跟著降價,雙方一起降價。
然後這邊會再降下那麼多少多少,對方第一次跟著投了,第二次也是會忍不住降價的。
就這樣,在一次次被牽著而鼻子走、不斷降價的過程中,這個人的信心會逐漸被擊垮,隨著物資不斷減少,經濟再不能支撐。
有的甚至會直接崩掉,再也堅持不下去。但老王顯然猜錯了。
劉常青不可能是那樣的人,而且比自己陰險的多得多。
“那邊似乎降價了?”
第一次听說到這個事兒的劉常青,不但沒有驚慌失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