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土匪們瞬間恍然大悟,一些先前無法確認的疑慮,現在也得到了解答。
早先,便有人思量,為什麼古林縣那麼多土匪,全都被護衛隊鏟除了,唯獨他們得以幸免?
眾人這才茅塞頓開,原先種種猜忌,至此真相大白。
也曾有人疑慮,他們之所以能置身事外,是不是因為一直未曾作惡,未曾掠奪村莊……
如今真相昭然若揭,原來背後,竟是大坤村在撐腰!
當晚,古林縣內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掃蕩,無聲無息地展開。
首要目標,即為涉及此次姬博曉策劃攻擊大坤村的地主名紳。
對此等人,林南下令,嚴懲、沒收財產,務必斬盡殺絕!
然後便是黑雕山、翠毛山及小日山三股外來土匪。
林南指示,徹底清除,務必令各路匪類知曉,大坤村不是他們能夠惹的起的!
隨後,行動擴展至古林縣全體地主與豪門。
林南賦予了他們一線生機,條件是歸還巧取豪奪之田產于民眾,並獻出家中財物,如此則可饒恕其性命,並保留部分田地與銀兩,確保其生活無憂。
于是,“分田運動”浩浩蕩蕩地啟動了。
頃刻間,古林縣掀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浪潮!
僅數日之間,此事便傳遍了古林縣及其周邊區域。
民眾無不歡欣鼓舞,熱切期盼保衛隊降臨故鄉,為他們伸張正義。
地主們的反應卻各不相同,有人坦然接受命運,甘願退還田地,上繳財寶。
然而亦有人聞訊後,攜家財逃離,連夜出走。
更有甚者,對放棄田產與金銀心存不舍,效仿姬博曉,聯合其他地主顯貴,抗拒保衛隊的“均田之舉”。
結局,不言而喻。
那些敢于抗拒的地主鄉紳,皆在改革洪流中灰飛煙滅,成為了過去的歷史。
三日後,武暉手捧“均田之舉”的成果,來到林南的面前匯報,僅僅歷時三個晝夜,古林縣便已無地主存在,這速度連林南本人都未曾預料。
〞此次行動,我們成功剿除黑雕山、小日山、翠毛山三處匪巢,共計繳獲銀兩一萬二千二百兩;同時在古林縣境內,對三十八戶進行清查,共得銀兩七萬五千三百兩。此外,有九十六人主動獻出家財,依據您的既定方針,其中一部份銀兩已分配給當地居民,剩余的九萬七千兩現已存入倉庫。〞
〞綜計,本次行動共收繳銀兩十八萬四千,現均已妥善保管入庫。〞
武暉報告完畢,隨即合上記錄簿。
林南深深吐出一口濁氣。
十八萬兩白銀!
數額頗為巨大。
但這些財富,原本屬于古林縣的平民百姓!
若再計入前兩個月從縣城貪腐豪門處查獲的銀兩,總數已破三十萬大關!
表面看來,似乎財富豐厚,實則絕大部分來自全縣人民的血汗!
為何民生艱難?為何經濟停滯不前?
蓋因巨額財富集中于寥寥數人之手!
當前市場面臨商品種類有限的困境,即便是富裕階層,在確保基本生活品質之後,他們的消費渠道也極為有限,無非是美食華服,享受奢華。
然而,飲食穿著上的開銷究竟能有多少呢?正因為富人手中的大量資金難以得到有效利用,即便財富堆積如山,也如同靜止不動的死水一般,變成了無用的死錢。
與此同時,普通民眾由于財力所限,進一步的消費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導致市面上流通的資金日益減少,通貨膨脹未能出現,人民賺錢愈發困難。
正是這種惡性循環,讓林南深感憂慮,也正是林南一直以來想要解決的問題。
統一全國,征戰天下。
其實就算是將天下所有的富豪鏟除,並將他們的財產平均分配給民眾,在他看來也並非難事。只需假以時日,便能實現。
然而,這種方法只能解一時之急,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通過劫富濟貧的方式或許能在短期內改善民眾的生活,但由于生產效率未能提升,資源總量並未增加,一旦地主階層被消除,最終可能導致所有人都陷入貧困。
因此,要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根本上著手。
他的目標並非消除天下間的富貴之人,而是希望眾人皆能步入富裕之列。
社會各階層之間應有的差異不可消除,至于財富的極度集中,則更非良策。關鍵在于促進經濟的有效流轉。
必需讓凝滯的財富得以激活,令擱置的資源發揮效用,推動工業化進程,鼓勵全民投入創造之中……無論是實用之物抑或無用之品,均能促進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
怎樣才能激發富裕階層的消費**?如何變靜態積累為動態流通?
待到輔佐秦可卿登上皇權寶座之後,又該如何為她打造一個繁榮昌盛的帝國?
這些問題林南早已深思熟慮多時。
只是一直以來,要他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讓他分身發術。
現在,自己不僅財務充裕,還掌握了足以影響整個大夏經濟的力量,是時候實施這個計劃了。
〞知道了,不要忘了給弟兄們發放獎金。〞林南向武暉確認道。
武暉走後,林南隨即閉目沉思,開始規劃未來的步驟。
他計劃擴大工廠的產量,旨在提高民眾的收入,同時也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
但要促使全天下富人的資金自發流轉,只有一途可循。
那便是奢侈品!
開發房產,興辦大型基礎設施,這些舉措牽涉到的僅是平民百姓。
唯獨奢侈品,方能觸動富人的錢包。
身為重生者,制造香皂之類的產品對林南而言不過是基礎之舉,況且他亦不認為香皂能產生深遠的影響。
他想要打造的奢侈品,必須擁有更廣闊的市場,更強的流通潛力,且僅針對富人群體,對他們而言,購置此類物品乃關乎顏面之事。
而就在林南仔細謀劃,準備明日便開會籌備的時候,有人稟告,孟綸回來了!
得知孟老先生駕臨,林南立刻出迎。
回想上次于文杰告知其師歸山一事,言及將來定會重返大坤村,林南心中充滿期盼。
盡管林南未曾深刻領略孟老先生的博學,但是通過他將三位普通人培育成各自領域的杰出人才,已然證明其非凡才能。
林南並不執著于是否能成為孟綸的關門弟子,亦或是探究孔子師門的秘密。
單憑孟綸的卓越才華,便已經贏得林南的敬重。
然而,就在林南滿懷誠意迎上前時,只見孟綸一路風塵僕僕而來,竟在林南面前砰然跪倒。(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