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送快遞,你非讓我入編?

第211章 平平無奇4寸管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巧克力羅剎 本章︰第211章 平平無奇4寸管

    “我想吃巧樂茲。”

    陳晨抬起頭看看機場的便利店︰“機場怕是沒有那麼便宜的雪糕。”

    “嘻嘻,我就是說一說,走吧。”

    衛筱挽起陳晨的胳膊,朝著停車場走去。

    孫長興打電話讓她過去一趟,還說陳晨也會從羊城飛過來,所以衛筱尋思閑著也是閑著,來到機場親自接機。

    “你在羊城順利嗎?”

    “還行,畢竟有林老登在,挺照顧的。”

    “那你知道孫主任叫我們過來干什麼嗎?”

    衛筱瞪著大眼楮。

    反正听電話里的語氣,孫主任挺急的,但又有些賣關子,一直說“等你到了就知道了”。

    她尋思順風和晨盾在臨陽也沒什麼高科技產業,怎麼就把孫長興從首都搖過來了?

    “可能是你這次援非的工作成績顯著,給你來加冕的吧。”陳晨隨口一說。

    “是哈?”

    衛筱眼神明亮了一些,心說算他們有眼力見兒。

    不一會兒。

    車子停在信遠鋼管廠。

    剛打開車門,幾個老面孔就圍了上來。

    “陳總,衛總,辛苦你們專門來一趟。”

    陶文輝和衛筱有一面之緣,因此還比較客氣。

    孫長興就不一樣了,抬手給陳晨的胸膛一拳︰“你小子現在可以啊,工業農業沒你不能干的。”

    “害,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陳晨擺擺手,看似謙虛,實則逼味十足。

    站在一旁的錢進最後一個撈到和這二位打招呼的機會。

    也就是這個時候,他才盤明白。

    敢情人家都很熟,自己才是那個外人。

    剛開始他還有些擔心,上面的領導下來,看架勢是要挑毛病。

    挑臨陽市的毛病也就算了,可不敢把炮火轉移到這二位企業家的身上。

    畢竟人家是自己的財神爺。

    不過看現在的情形。

    無論是王主任還是陶司長,還是那位穿著軍裝的孫首長,都對兩位小財神爺禮遇有加。

    在歡聲笑語中,一行人走進信遠鋼管廠的生產車間。

    車間大的不行,機械化程度很高,不少的機器一看就是新的,說明是最近才引進的。

    目測規模是五百萬噸級別的,這個體量在縣級市來說已經很可觀了,甚至有可能在省內都能排的上號。

    但偌大的車間,工人卻異常的少。

    王翰生抬手看看表,五點半不到,按理說還沒到下班的點呢。

    這麼大的工廠,這麼少的工人,多少顯得有些可疑。

    “衛董事長,今天是停工了嗎?”

    “沒有啊。”衛筱清澈透明。

    “那這個工人的數量不對勁啊,你們這麼大的工廠,不到六點鐘,車間只有十來個人?”

    “我們三點下班,人少是因為有的機器沒法停,所以他們是倒班來的。”

    听到衛筱的回答,來訪的眾人遭遇到迎頭一棒。

    乖乖。

    听說過順風的工作制在國內獨樹一幟。

    萬沒想到。

    人連旗下的子工廠也貫徹了如此寬松的工作時間。

    五小時的工作時間,平均薪資高出行業40%。

    怪不得這家工廠拉動就業的效果明顯。

    錢進也有些自豪︰“我們市里頭好些基層工種都饞哭了,有很多人都辭職來了信遠廠。”

    “這我倒是信。”王翰生開了眼界。

    “不光是就業層面,信遠鋼管廠在產值方面也是獨樹一幟。”

    王翰生︰“我看過報表。”

    錢進賣力的介紹︰“不光是數字上的拉動。人家鋼管廠雖然是五小時工作制,但效率一點沒落下。”

    “一個月的產量,能頂得上過去我們全市一年半的產量。”

    “而且還能帶動相關周邊材料,運輸啦、鋼鐵啦,甚至連消費都能拉動。”

    “…………”

    在錢進放彩虹屁的時候,衛筱美得不行。

    陳晨誠不欺我。

    看這樣子,幾位領導確實是來給自己加冕的。

    有一說一,信遠鋼管廠乃至整個的臨陽產業鏈能有今天的成績,衛筱當初都沒有預計到。

    但項目開展之後,人家確實是嗷嗷賺錢。

    于是她揚起小臉,睫毛舒展︰“我很慚愧,只能說越努力越幸運叭。”

    “老實話講,我們內部當初對于這個援非農業工程不太看好,覺得有點賠本賺吆喝。”

    “但國家把任務降下來了,我們當然是配合。”

    “結果做著做著,產值很高,利潤也很可觀,還順便幫了一把臨陽市。”

    “屬于是雙贏了。”

    錢進立刻摳出+1︰“絕對的雙贏!”

    “因為這個經驗,我最近思考了很多。”衛筱小算盤打起來。“全國類似的城市有很多,而全世界需要援助的城市也有很多,我們可以在拉美、東南亞這些地方復制類似的模式。”

    陳晨听完捏了一把汗,心說這個模式可不興復制。

    一個地方玩玩就夠了。

    但凡推廣到全世界,那不和三戰全面爆發是一個道理嗎?

    轉過頭。

    站在一旁的孫主任也默不作聲,只是時不時的給陳晨投來深邃的目光。

    這讓陳晨意識到,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不過錢進就單純多了。

    這才剛走進工廠,王翰生就被信遠鋼管廠的規模震驚了。

    他還能挑出什麼毛病來?

    “那什麼,既然幾位領導來了,那就讓衛董事長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先進經驗吧。”

    “哪有什麼先進經驗,運氣好。”衛筱表面謙虛了一下,然後看向人群︰“我也就是掛個名,具體的還是讓鋼管廠的總經理來介紹吧,郭廠長到前面來。”

    話音落地。

    一個憨厚老實的中年人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

    他叫郭世偉,負責信遠廠的具體事宜。

    在產業合並之前,他就是廠子的副廠長。

    後來魏修過手,對廠子的人事做了優化,覺得郭世偉能力還行,就給他扶正了。

    郭廠長十八歲就進廠,上過三次光榮榜,一路干到副廠長。

    全程經歷了信遠廠輝煌與低谷,算是比較有發言權的人。

    所以他站在領導面前時,感慨頗多。

    “其實我們廠這幾年都是在泥潭中掙扎。

    “主要是啥呢,產業一升級,像鋼制品這樣的初級工業品市場份額基本就定死了。”

    “我們之前的思路是在產品上下功夫,然後在國內市場找出路。”

    “找著找著,路就堵死了。”

    因為郭廠長經歷過這一切,所以語氣里多少帶著一些滄桑,很有代入感。

    領導們當時就听進去了。

    信遠廠面臨的困境,又何嘗不是國內大多數老工業廠面臨的困局呢?

    “幸運的是,衛董事長派來了飛牛的魏總。”

    “哪個wei?”孫長興問道。

    陳晨隨口解釋︰“魏修,您應該見過。”

    “……”

    孫長興當時就想起來了,心說對,這事兒對!

    也就這個魏修能搞出這麼多的ど蛾子。

    不過孫長興並沒有發表看法,揮手讓郭廠長繼續說。

    “魏總來了之後,給我們指了一條明路。”

    “說國內有產能,國外沒有。國內沒市場,國外有。”

    “他讓我們把格局打開,眼界放開,多出去走走。”

    “這一走不要緊,我發現國外才是廣闊的天地啊。”

    “在我們這里顯得很落後的基礎工業產品,在他們那里是生活必需品。”

    這是基本的外貿常識,但王翰生听著有些頭皮麻︰“你具體說說,具體是什麼產品。”

    郭世偉轉身從半成品料堆里拿起一根鋼管。

    “就是這個。”

    “這種產品目前是我們廠的拳頭產品,銷量最大,年產能過百萬噸。”

    “他的學名是低壓流體輸送用鍍鋅焊接鋼管。”

    “主要用途是當做灌溉管、輸氣管,反正就是搞基礎工程建設用的。”

    衛筱曾經在華衛的報告中見過這玩意兒。

    當地農田設施的灌溉水管就是用的它。

    而且還援助出去了一部分,當做當地的石油、天然氣管道用。

    唯一沒想到的事,這水管的用量竟然那麼大。

    年產百萬噸不是開玩笑的。

    王翰生接過水管,和身後的陶文輝、孫長興對了對眼神。

    三個人有一定的默契,似乎在眼神中達成了什麼共識。

    于是他問道︰“你再詳細說一下關于這個水管的事情。”

    郭世偉看了眼陳晨,于是風輕雲淡道︰“這玩意兒也沒啥可說的。”

    “以前我們國內水管都用這種。”

    “後來改成pvc、ppr這些塑料管了。”

    “鑄鐵管就只用在煤氣這些領域。”

    “工藝也不復雜,國內產量又大,所以很卷。”

    王翰生對于這些仿佛都不感興趣,直接切入話題道︰“你手里這根管直徑是多少?”

    “114.3毫米。”郭世偉對于自家拳頭產品的參數了如指掌。

    “為什麼是114.3???”

    王翰生有些咬牙切齒。

    不是因為別的。

    而是因為這個數字今天他看到過不止一遍了。

    就在這時。

    陳晨突然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王主任是吧?你有所不知,這管直徑可不是我們說多少,就多少。”

    “管道這方面國家有嚴格標準的。”

    “像你手里這根,俗稱4寸管,標準直徑是115。”

    “我們出產的是114.3,0.7毫米的誤差也是符合國標的。”

    “不信你可以查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只想送快遞,你非讓我入編?》,方便以後閱讀我只想送快遞,你非讓我入編?第211章 平平無奇4寸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只想送快遞,你非讓我入編?第211章 平平無奇4寸管並對我只想送快遞,你非讓我入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