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當炮灰主母,我偏另謀高枝

第299章 論功行賞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霽�u 本章︰第299章 論功行賞

    日子轉眼便到了八月中旬,明惠太子在天下百姓的期盼下,終于正式舉行了登基大典。</br>遲來了三十二年的皇位,終究還是坐上了,不過趙明惠上位後,倒是半點兒都沒干皇帝該干的事。</br>朝事政務什麼的,一律還是由恭王處理著。</br>他繼位後只干了兩件事。</br>一,寫聖旨還了百里靖清白,並追封百里靖為正一品天策大將軍。</br>二,將恭王過繼到自己膝下,于重陽這一日,禪位與恭王。</br>兩個月內,兩位皇帝先後登基。</br>恭王登基後,號為宣和。</br>宣和帝相繼冊封自己的妻子為皇後,冊封長子趙思轍為太子,冊封次子趙思瑞為齊王。</br>接下來,冊封薛貴妃為太後,並命人盡快為其修葺空置多年的寧壽宮。</br>顧統領的心願,到底是實現了。</br>冊封謝韞之為鎮國公,如此說來,謝韞之脫離侯府後,又單獨得到了一個勛貴頭餃。</br>有別于將軍頭餃只能減階制承襲,比如本人為一品,子繼承則降為二品,孫繼承便是三品,之後就沒了。</br>宣和帝給謝韞之賜的鎮國公爵位為世襲罔替,無需遞減承襲,是實打實的好處。</br>謝韞之當鎮國公,所有人都不意外,但眾人十分意外的是,沈知節那個大佞臣,憑什麼也被冊封為侯爺?</br>作為先帝的走狗,他不是應該被吊死在城樓上嗎?</br>百姓們紛紛出謀劃策,征集處理沈知節這個奸臣的酷刑,好叫他不得好死才是。</br>什麼凌遲,斬腰,車裂,一個比一個恐怖,嚇死個人了。</br>沈知節︰“……”瑟瑟發抖。</br>好在宣和帝還是比較體貼的一個人,發現沈大人被百姓罵得這麼慘,便發告示挽了挽沈知節的名聲。</br>好叫天下人知曉,沈大人其實不壞。</br>這時候大家才知曉,原來沈大人不是佞臣啊,只是身在曹營心在漢。</br>沈大人為了撥亂反正,自毀名聲潛伏在狗皇帝身邊,算起來也是個出力良多的大功臣。</br>升官奉賞的有功之臣還有很多,例如軍師孟化鯉,官職晉升兩級。</br>南境之行上陣殺敵的故事也是廣為流傳,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大軍師,風光無限。</br>又例如裴徹,升了忠武將軍,正四品官,年紀輕輕官至四品,到底是沾了謝韞之的光,以後若還想再往上升,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br>以及西營趕來支援的那些將士們,哪怕不是每個人都升官,也得到了不少實際的好處。</br>廖將軍倒是不降也不升,準確地來說,宣和帝還沒騰出空來理會他。</br>廖將軍年事已高,經驗有余而心力不足,佔著西營主將的位置,也不會再有什麼大作為,之後多半是平穩告老還鄉,將機會留給年輕人。</br>他自己也是這麼想的,新帝登基自己沒有出力,想繼續手握重兵不大實際,識趣點的話,就該自己告老還鄉,留個體面。</br>宣和帝本欲封吳先生為國師,但吳先生拒絕了,稱自己還是喜歡閑雲野鶴的生活,不喜歡有官身。</br>既然如此,宣和帝也就未曾勉強他。</br>有賞便有罰,新帝上位後賞賜出去一大批爵位,自然也雷霆手段地收回了許多爵位。</br>那都是他還當王爺時就盯上的蛀蟲,只恨當時先帝護著,沒能力動搖他們。</br>現在終于可以秋風掃落葉地清理了,自然不留情面。</br>至于先帝留下的妃嬪,無子嗣者送回本家,先帝行惡,與妃子無關,宣和帝都給了她們一道聖旨,特地令家人善待,或可再另尋夫婿,皆是自由。</br>有子嗣者在宮外另行安置,雖不如其他宗室過得好,也算保住一條性命。</br>一時間宮門口來往的車輛絡繹不絕,都是心疼女兒的人家,來接自家女兒出宮。</br>至于這些出宮的女子,若是還年輕也不愁再嫁,或者年紀大一點的,嫁給別人做填房也是有的。</br>倒是不會做妾,能當妃子的姑娘,家世都不錯,如果真遇不到好人家,寧願不嫁也就是了。</br>大啟的風氣也沒有苛刻到女子不嫁就活不下去的地步,很多無子的寡婦不再嫁也是有的,只要手中有銀錢有宅子就行了。</br>關起門來過日子,便不會有什麼是非。</br>當年許清宜想過的就是這種日子,她都打听過了,完全行得通。</br>再加上謝韞之的名聲震懾,一個人也能過得挺好。</br>就是天算不如人算,最後陰差陽錯走上了另一條路。</br>當然了,若是手頭不寬裕,又沒有身份就另說了,獨身的女子確實不好過。</br>到這里,所有人都得到了應有結果,除了一個地方,那便是前太子府。</br>自從听聞皇祖父駕崩那日起,趙淙毓便惶惶不可終日,每天都擔心自己會被處死。</br>“母妃,我們不能留在太子府了,必須走。”趙淙毓毅然決定道。</br>他寧願放棄皇孫的身份,也要苟活下去。</br>更何況,他皇祖父的名聲早就臭了爛了,父親的名聲……那就更不必說。</br>留著這個身份,于他也無甚用,到頭只會害了自己。</br>“太子府到處都是重兵把守,怎麼走?”太子妃嘆氣,如果可以的話,她也想帶著兒子遠走高飛。</br>沒想到先帝竟然是那樣的人,原本太子妃還指望著以後有機會東山再起,眼下兒子頂著狗皇帝嫡孫的名號,說出去不遭人唾棄都算好了,更何況東山再起。</br>這個問題把趙淙毓問住了,是啊,太子府被團團圍住,他們如何走得了?</br>太子妃雖這麼問,心中卻有些成算,她準備放一把火,燒了太子府,之後趁亂潛逃。</br>而逃出太子府只是第一步,之後要怎麼離開京城,還得從長計議,再好好想想才行。</br>她敢這麼盤算,也是因為知曉太子府的一個秘密,先帝對太子確實是好的,當初修建太子府時,秘密挖了一條通道,通往外面。</br>這件事本來連太子妃都不得而知,是太子有次醉酒囈語,這才被她听了去。</br>她也不敢讓太子知曉自己的發現,就一直暗暗藏在心中,沒想到今天倒是用上了。</br>看眼下的情勢,新帝應該是不打算放過他們的,無非是賜一個暴斃而亡。</br>新帝是個體面人,理應不會在新登基一個月內賜死他們母子倆,所以他們還有些時間,可以緩緩準備細軟,逃向何處,接應等等。</br>“不知道皇祖母在宮里如何?”趙淙毓憂心喃喃,他好像也沒听到處置皇祖母的消息。</br>太子妃搖搖頭,皇後得罪的人太多,自然是活不成的了。</br>“淙毓,若是我們此次僥幸能逃出去,便隱姓埋名,再也不回來了。”太子妃看著趙淙毓,嚴肅鄭重地道︰“你要徹底忘了自己是皇孫的身份,別想著還有什麼東山再起的可能。”</br>趙淙毓一愣,听母妃的語氣,好像篤定他們一定能出去似的。</br>“答應母妃。”太子妃捧著趙淙毓的臉龐,十六歲的孩子,已經有了男人的稜角︰“母妃只想你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娶妻生子,過完一生。”</br>皇家身份,就是個夢幻泡影,令人整日提心吊膽,如履薄冰。</br>“母妃……”趙淙毓眼神閃躲,心里還是憋著一股惡氣,憑什麼曾經是自己小跟班的趙思睿,就能風風光光地當王爺?</br>皇位本來就是搶來搶去的,成王敗寇,身份有污又算得了什麼?</br>只要有機會,他便還是不想放棄。</br>但又不希望母妃擔心,便點頭答應︰“好的,我答應您,只要能逃出去便隱姓埋名過日子,再也不回京城了。”</br>太子妃欣慰地笑笑。</br>——分割線——</br>已經回到老家的霽�u︰提前祝大家中秋快樂哇!</br>文文又一個大劇情過去了,催完結大軍依舊浩浩蕩蕩。</br>盤了盤大綱,還有最後一個劇情(大概二十萬字?)然後再更一些番外,就能完美結束了。</br>大家繼續堅持堅持,陪我走到最後,不要放棄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讓我當炮灰主母,我偏另謀高枝》,方便以後閱讀讓我當炮灰主母,我偏另謀高枝第299章 論功行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讓我當炮灰主母,我偏另謀高枝第299章 論功行賞並對讓我當炮灰主母,我偏另謀高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