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東海龍宮。
談及天地開闢之時的混沌凶獸,敖 的面色不禁變得凝重起來。
回憶之中,敖 也仿佛被那段遠古紀元的烽火與混沌所觸動,眼眸中閃爍著對過往的追憶與敬畏。
她緩緩繼續道︰
“彼時,洪荒世界尚未定型,混沌凶獸肆虐。”
“但若能度過此混沌初開的‘凶獸量劫’,則洪荒世界得以存續,萬物生靈也將迎來一線新的生機。”
“反之,則洪荒世界毀滅,重歸混沌。”
“那些混沌凶獸,它們毫無靈智,僅有殺戮與吞噬的本能。”
“它們不知善惡,不辨是非,行動完全受怨氣的驅使,僅憑那毀滅一切的本能,在洪荒大地上肆意破壞。”
“混沌凶獸,實則乃三千混沌魔神殘念與殘軀所化。”
“部分高階凶獸,更是可能保留了三千混沌魔神的部分神通,其威力之驚人,足以撼動整個洪荒天地。”
“它們的實力強橫無比,數量也極為龐大,所過之處山崩地裂、靈氣枯竭,洪荒萬族幾近滅族之危。”
“那是一段黑暗而絕望的歲月,萬物生靈皆在混沌凶獸的陰影下生活。”
“後來,為保護洪荒世界,早期的洪荒萬族生靈聯合在一起,形成同盟,聯合對抗凶獸。”
“凶獸的主力在萬族的重重圍剿下逐漸潰敗,那不可一世的凶獸獸皇也終難逃一死,被斬殺于洪荒大地之上。”
“洪荒世界因此而得以保全,免遭滅頂之災。”
“那一戰,無疑是事關洪荒世界存亡的關鍵之戰。”
“萬族生靈齊心協力,共同抵御混沌凶獸對洪荒世界的瘋狂侵襲,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我的祖父,祖龍,他身為龍族之祖,更是率領天下鱗甲生靈,毅然決然地參加了那一場護衛洪荒世界的大戰。”
“他以身作則,英勇無畏,擊敗了凶獸,立下了不世之功。”
說到這里,敖 很是驕傲。
那是龍族最輝煌的時候。
當初,龍、鳳、麒麟三族聯合萬族擊敗混沌凶獸。
祖龍和龍族,在那場驚心動魄的“凶獸量劫”中,立下了不世之功,得到了洪荒世界的青睞和認可。
祖龍和龍族,因此獲取了天道的豐厚功德與無盡氣運,自此奠定了霸權的基礎。
正是在那之後,龍族如同旭日東升,迅速崛起,成為了洪荒世界的霸主,威震洪荒。
這些輝煌的歷程,都是祖龍留下的寶貴記憶,也是他為龍族留下的最珍貴的財富。
無論祖龍後來的所作所為如何,祖龍曾經的英勇和犧牲,都永遠銘刻在了龍族的歷史長河之中。
祖龍一生的是非功過,或許存在爭議,自有後人評說。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
祖龍曾為這個洪荒世界灑過熱血,曾為這個洪荒世界立下過赫赫戰功,曾為這個洪荒世界奮不顧身地拼搏過。
若無祖龍之拼搏,這個世界,現在還存不存在,都不好說。
蕭辰聞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肅然之敬。
他目光堅定,看向敖 ,語氣誠懇地說道︰
“祖龍,真英雄也。”
“其英勇事跡,令人欽佩不已。”
“龍族有祖龍這樣的先輩,實乃龍族之幸!”
敖 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那是對蕭辰對祖龍敬仰之情的認可,但隨即這份滿意又被淡淡的哀傷所取代。
她輕嘆一口氣,緩緩繼續說道︰
“只是後來,我龍族與鳳凰、麒麟,三族爭霸,打壞了洪荒天地。”
“那場戰爭,慘烈無比,山川為之破碎,河流為之改道,萬物生靈遭受了無妄之災,洪荒天地幾乎被毀于一旦。”
“劫後,天道降下清算,對三族的罪行進行了嚴厲的懲罰。”
“我龍族,作為爭霸戰中的一方霸主,背負起了滔天的業力。”
“那份業力,如同沉重的枷鎖,束縛著龍族的前行,讓龍族陷入了無盡的苦難之中。”
“龍族自此,氣運衰敗,族群凋零,血脈之力衰退。”
“真龍越來越少。”
“為了贖罪,為了重獲天地的認可,龍族被迫以鎮壓混沌凶獸、守護四海為己任,用實際行動來彌補過去的過錯。”
“青龍前輩鎮守天地四極的東方,以肉身穩固天地結構,是為‘東方青龍’。”
“後來,人族崛起,人族為天地主角。”
“而在三皇五帝時代,‘應龍’前輩則輔佐人族的三皇五帝,幫助人族建立起了輝煌的人族文明。”
“應龍與人族達成了合作,將龍族化為天子圖騰,使得‘真龍天子’成為了人族心中的神聖象征。”
“是以,人族天子,也名‘真龍’天子。”
“龍族也因此賺取了人族的氣運功德,逐漸走出了困境,與人族結下了不解之緣。”
“原來如此……”
“應龍……黃龍……”
蕭辰聞言,若有所思,腦海中浮現出那些古老的記載和傳說。
中國古代便以龍來預示皇權,真龍天子是中國古代對皇帝的尊稱,認為皇帝是天上的真龍下凡,因此以真龍天子作為皇帝的代稱。
這最早便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時代。
《藝文類聚》便有記載黃帝和黃龍之事︰“黃帝土德,‘黃龍’見,夏木,青龍生於郊。”
東漢書籍《論衡•骨相篇》,也記載︰“傳言‘黃帝龍顏’,顓頊戴午,帝嚳駢齒,堯眉八采,舜目重瞳……皆在帝王之位。”
《史記》也有記載劉邦︰“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
龍,其實有很多種顏色,四海龍王都不是黃色的。
東方主木,是為“東方青龍”,西方主金,是為“西方白龍”。南方屬火,是為“南方赤龍”,北方屬水,是為“北方黑龍”。
應龍是黃龍,“黃色的龍”,黃龍,皇龍,天子之龍也。
龍袍上繡的,大多都是黃色的龍。
應龍本背有雙翼。
但龍漢大劫之後,龍族受到了懲罰,應龍也不例外。
因應龍殺戮過重,天道降罰,應龍被剝奪雙翼,沒翅膀了,就變成純粹的黃龍了。
敖 繼續講述道︰
“燭龍前輩,率領著祖龍的殘部,永鎮四海。”
“他們深知混沌之力的可怕,也深知混沌凶獸的凶殘。”
“為了防止混沌之力侵蝕三界,燭龍前輩在海底深處布下了重重封印,將那些凶獸牢牢鎮壓。”
“他們在海底鎮壓凶獸以抵消無邊業力。”
“名為‘龍宮’,實為‘監牢’。”
“而這東海龍宮,看似輝煌壯麗,金碧輝煌,實則卻是一座嚴密的‘監牢’。”
“它的下方,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海底牢獄,那里關押著無數被混沌之力侵蝕的凶獸。”
“龍族子民需日夜巡視海底裂縫,修補凶獸封印,以防凶獸逃脫,為禍三界。”
“而且,龍族還需要定期以祖龍嫡系血脈的龍血、龍魂為祭品,注入封印大陣,以壓制凶獸的復甦。”
“不得輕易出世。”
“只能被困在這龍宮。”
蕭辰听聞龍族從“洪荒霸主”淪為“天地獄卒”的滄桑經歷,心中也是不禁唏噓不已。
世間萬物,無論曾經多麼輝煌,終究難逃盛極而衰的宿命,龍族也不例外。
這三界浩瀚無垠,隱藏著無數的秘密。
海底深處,應該確實是有些東西被深深鎮壓在其中。
畢竟,“申公豹”就被元始天尊嚴懲,罰以身體去塞住北海的海眼。
或許,元始天尊就是拿“申公豹”的身體,作為另一種形式的祭品,去加固這些混沌凶獸的封印。
蕭辰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西游記的時間線其實,開篇就介紹了,其實一直都很明確,是︰
“感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
西游的故事,是從三皇五帝之後的時代開始的。
而三皇五帝的故事,以及那更為遙遠的洪荒時代,對現在的世界來說,都已是屬于過去的篇章,不屬于他當前所處的時間線。
人族的三皇五帝中,整個西游記里他們從未正面出場,不知所蹤。
仿佛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三皇五帝的傳奇故事中,唯一在西游記里側面出場的人物,便是那五帝之中的人帝大禹。
而孫悟空手中的那件法寶“如意金箍棒”,其實並非什麼神兵利器,而是大禹治水時,用來測量江海深淺的一個“定子”。
這“如意金箍棒”可長可短,可粗可細,可硬可軟,形狀更是隨主人心意變化萬千。
這功能很明顯,就是探查用的,是一件很好的探查法寶。
無論多麼復雜的水域,如意金箍棒都能準確無誤地探查清楚。
“如意金箍棒”最初的主要用途,便是探查水下的復雜地形,定出江河湖海的深淺,以助大禹治水成功,而非後來人們所知的專門用于戰斗廝殺。
就在這時,敖 帶著一些幽怨之色,開口道︰
“而,後面的事情,就和你們有關了。”
“我龍族有四根定海神針。”
“它們分別是如意金箍棒、隨心鐵桿兵、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四根定海神針,分別鎮守東、南、西、北四海。”
“這定海神針,其實便是凶獸封印中的一環。”
說到這里,敖 的語氣變得沉重起來︰
“定海神針,當初被你們一行人‘借走’之後,凶獸封印便有些松動了。”
“有一些‘海底凶獸’便開始蠢蠢欲動了。”
說到這里,敖 就沒說了,看向無支祁,意思是︰
“你自己說。”
以前,在上古時期,三皇五帝的時代。
無支祁曾經也是那桀驁不馴、橫行一方的大妖。
他就敢直接和人帝大禹交鋒抗衡。
畢竟,無支祁是水猿,他天然就喜歡水域,想把陸地變成水域,想把大片大片的陸地,都化作自己的水域國度。
而人在水里不好生存。
人帝大禹,作為人族的代表,肩負著治理洪水、保護蒼生的重任。
兩者天然對立。
但是吧。
大禹在治水的過程中,得到了太上老君賜予的“如意金箍棒”這一神器相助,再加上應龍的鼎力支持,無支祁終于不敵,被大禹擊敗並鎮壓。
但無支祁也算是命不該絕。
畢竟應龍是龍族之人,而無支祁作為龍族的女婿,與應龍也算是一家子人。
在關鍵時刻,應龍還是留了些情面,沒有將無支祁置于死地。
而他的龍女老婆敖 也向應龍求情,並向大禹許諾,幫忙鎮壓九頭水蛇相柳。
這才保住了他的一命。
再到後來,無支祁掙脫了封印,大禹是不在了,但他卻又被天庭盯上,再次被天庭鎮壓。
再一次,又是他的龍女老婆敖 挺身而出,用盡心力才讓他得以重生。
無支祁深知,要不是他的龍女老婆敖 ,他無支祁又沒了。
經歷了這些波折和磨難,無支祁終于徹底收起了以前的桀驁不馴和野心勃勃。
他很是顧家了起來。
畢竟,得妻如此,夫復何求啊?
無支祁點點頭,繼續向蕭辰講述著那段上古時期的往事,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回憶的光芒︰
“昔日,上古時期,人族的三皇五帝時代,我有個老對頭,叫做‘相柳’。”
“相柳是九頭水蛇,也是九頭毒蛇,本事很不錯。”
“相柳那家伙,不僅力量強大,而且狡猾多端。”
“我之前還和相柳搶過地盤,打過架,但也不能勝他。”
“相柳那家伙,弄水的本事不輸給我,他操控水流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仿佛他就是水生之物的化身。”
無支祁邊說邊比畫著,仿佛又回到了那個與相柳激戰的時候。
“他還有九條命,你知道嗎?”
“每次我以為已經把他打敗了,結果他又活蹦亂跳地出現在我面前,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九條命啊,這誰受得了?”
無支祁邊說邊搖頭,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對往昔的感慨和對相柳的忌憚︰
“他還有一身的相柳劇毒,踫一下就不好受。”
“那毒啊,簡直是見血封喉,沾之即死。我跟相柳打架的時候,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被他的毒液沾到。”
“真是難纏至極。”
“相柳?”
蕭辰聞言,心中豁然開朗。
畢竟,相柳的名氣很大。
他在很多古籍和傳說中都听說過相柳這個名字。
相柳,又稱相繇,那可是上古時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凶獸,九頭水毒蛇,其威名之盛,足以令人聞風喪膽。
據前世的一些資料記載,在三皇五帝的時代,黃帝定下了天下九州,使得人間有了明確的疆域劃分。
然而,到了堯帝時代,九頭蛇相柳卻霸佔了雍州以西的地方,他殘害百姓,侵滅部落,所到之處一片狼藉。
相柳外貌猙獰,有九顆頭,一條千丈長的青蛇身子,每當他現身,所到之處皆成澤國,洪水泛濫,民不聊生。
大禹在治水過程中,發現相柳不斷破壞他的治水成果,使得洪水更加肆虐。
大禹深知,若不誅滅相柳,治水之事將永無寧日。
《山海經•海外北經》曾有記載大禹和相柳之事︰
“相柳,九首蛇身,自環,食于九土。其所関所尼,即為源澤,不辛乃苦,百獸莫能處。”
“禹治洪水,殺相柳,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
而說起“禹治洪水,殺相柳”這件事。
其中還隱藏著一樁不為人知的隱秘。
知之者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