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書記

第418章 初見成效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草兒尖尖 本章︰第418章 初見成效

    韓景知道小打小鬧,和風細雨式的改革人事任用是轉變不了甘西省的官風的,因為這樣的官風由來已久,有的甚至深入某些人骨髓之中。

    甘西省的官場之所以出現這樣局面,有著歷史遺留原因,也有文化變遷和人文地理等原因,很復雜的,許多人以前也嘗試著改變,不過都是無疾而終,之所以是這樣的情況,還沒有把握問題的根源,沒有找到病灶,不能開出來藥到病除的方子。

    想著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照顧到各個陣營的利益,這就是個錯誤的想法,就好像一個病人,已經是病入膏肓,對身上的毒瘤不徹底割掉,治標不治本是沒有用的。

    韓景知道甘西省作為西部大開發試驗省,承擔著政治和經濟改革的雙重任務,甘西省各方面的試驗能否成功,關系到整個西部地區大開發能否順利進行,和能否成功,那可是關系到國家戰略性規劃,西部地區一直都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一直都是拖後腿的。

    在全國經濟發展中,一直都是墊背的,打醬油的角色,這與實際的情況很不相符,要知道西部地區可是全國能源輸出基地,沒有了西部地區,國家的許多戰略性規劃都無法實現,原來是西煤東輸,現在是西電東送,沒有了西部地區,東部也不可能得到快速發展的。

    西部地區對全國的經濟發展貢獻最大,可以說是‘犧牲自己’成全了別人,做出來這麼大的貢獻,到頭來還是貧窮落後,這對西部地區是很不公平的。

    全國各地應該是一盤棋發展,不應分誰優誰劣,十個手指有長有短的,各自的作不一樣,不能因為東部發展快就忽視西部。

    韓景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他決定不再瞻前顧後,要下猛藥來整治甘西省的官場。作為一個省委組織部長,管著官員的烏紗帽的,只有管好了人,將各級官員管好了,才能實現發展經濟的目的,畢竟經濟發展是靠人。

    為什麼讓自己上任省委組織部長?這也是上面的領導經過深思熟慮後,作出來正確的決定,就好像醫生看病,開出來藥應該是治標又治本,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韓景考慮再三,決定多管齊下,組織部對社會公開對干部選拔標準,並制定出干部磁卡制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有一張卡,每年都要‘體檢’的,對黨員干部磁卡‘體檢’都是終身負責制,考核的人,考察的人,錄入的人,推薦的人,總之與之相關的人都被記錄在卡,一旦持卡人出了問題,這些人都是要被追究責任的,而且還是同等責任。處罰相當的嚴厲。

    韓景的措施相簡單,兩明一暗,三條線齊頭並進,而且還是互相配合,互相交流,互通有無,一個官員瞞了什麼事情,肯定是瞞不住三條線明察暗訪。

    韓景派人開始秘密收集那些不良官員的證據,聯合紀檢部門,準備來一場大整頓。與此同時,他也積極建議省政府暫時負責人常青進行經濟改革,引進新興產業,鼓勵創新。

    在第一次全省干部大會上,身為組織部長的韓景言辭犀利地指出了當前官場存在的問題,也表明了即將進行改革的決心。那些平日里習慣了渾水摸魚的官員們,開始感到惶恐不安。蒙混過關的想法也將失去了市場。

    甘西省現在的領導班子不像以前那樣的簡單,幾個陣營都是清清楚楚的,誰是哪一個陣營的,幾乎是官場公開的秘密,現在在一樣了,每一個人是哪一個陣營的,互相之間大多數都是不知道的,所以說都是小心翼翼防著對方。

    對韓景來講,這樣的情況是不存在的,省常委會中的常委們是什麼情況,韓景早已經了然于胸,如果這樣的情況都摸不清楚,那還怎麼當一個合格的組織部長?

    組織部長是管理眾多官員的烏紗帽,並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簽個字就了事的,也不是光听從一把手的話,唯一把手馬首是瞻,書記雖然是管理著人事,但是,具體的事情還是由組織部長決定,組織部長不提出來的人選,或者是書記提出來的人選不能獲得組織部長同意,那也是不行的。

    所以說,書記和組織部長要是不和諧,那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韓景深知自己的權力與責任,也知道自己所肩負的使命,所以在人事改革方面他不會輕易妥協。

    在常委會上,他再次強調改革的必要性,與部分持反對意見的常委激烈交鋒。那些習慣舊有官場生態的人,試圖用各種理由阻攔改革,認為會破壞現有的平衡。

    對于反對的常委們,韓景有自己的辦法對付他,意識形態巡檢組組長的身份不是擺設,為什麼上面的領導讓他兼職意識形態巡檢組組長?那也是為了工作需要,要是單獨任職省委組織部長,自己就顯得勢單力薄了。

    有了意識形態巡檢組組長的身份就好辦多了,你阻撓人事改革,到底是出于什麼樣的動機?這可是意識形態的事情,是意識形態巡檢範圍之內的事情,因此成為了巡檢對象也是無可挑剔的,那些反對韓景改革人事的常委們當然是出于自己的目的,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脅,怎麼能不站出來反對呢?

    韓景對這些站出來反對的人,並沒有什麼擔心害怕,相反他是樂于這樣的情況出現,因為自己有尚方寶劍在手,還怕你個球!就怕不站出來呢!

    任何改革都沒有一帆風順的,改革的事情歷來都是曲折的,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也改革正常的前進方式。

    你不是反對嗎?那我就拿出來讓你無言以對的證據,不但如此,連你自己都將會被巡檢的,至于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樣的,那就看你是黑是白。

    當韓景拿出收集到的官員不良證據,一一擺在眾人面前,激烈反對者們便啞口無言了。他們哪里知道韓景是有備而來,不但收拾了那些有問題的官員,連暫時沒有查出來什麼問題的人,也將會是重點的巡檢對象,這樣的組合拳打了出來,讓許多官員叫苦連天,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韓景會這樣做事情。

    本以為只要在常委會阻止韓景,讓韓景的許多針對性改革措施無法變成現實,無法落地生根,再漂亮的改革也只能停留在紙上,時間長了,上面的領導失望了,那韓景也只能灰溜溜的離開了甘西省。

    政治改革往往和經濟改革相向而行,互相配合,這樣才能取得長足發展,韓景的人事改革穩步前進。

    與此同時,常青那邊也傳來好消息,新興產業的引進有了初步進展,一些創新企業表達了來甘西省投資的意向。這讓韓景更加堅定了改革的決心,他知道,只要經濟發展起來,官場的改革也會更加順利。

    那些還在觀望的官員們,看到經濟改革的成效,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一場官場與經濟的雙重變革,在甘西省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看著韓景干的熱火朝天,有些人心里當然是不高興的,誰都知道這樣下去,最大的收獲者當然是韓景了,有了這麼大的政績,可以說是在自己的仕途中留下了濃濃的,光彩奪目的一筆,讓人羨慕又妒忌,當然了也有人心懷鬼胎。

    官場中許多人都有著狹隘的心胸,尤其是在仕途升遷方面,誰高興別人官運亨通,風頭蓋過自己?‘紅眼病’也是官場流行的一種疾病。

    ‘紅眼病’當中的就數省委書記代理)葉川最厲害,他剛從省委副書記崗位上轉代理省委書記,暫時主持省委工作,以為自己就是甘西省老大了,什麼事情都應該以他為首。

    見風頭正盛的韓景蓋過了自己,有關人事變動方面的事情也沒有和自己匯報請示,根本就沒有把自己這個代理)省委書記放在眼里,換成了任何人都會感覺到不滿意的。

    做到省部級位置了,就不能像股科級干部那樣的做事情了,表達出來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樣的,否則的話,讓人覺得你心胸狹隘,那會影響自己的仕途升遷之路的。

    想想也是,上面的領導要是知道下屬是個心胸狹隘的人,還會考慮把他放在重要的崗位上嗎?估計考慮都不會考慮的。

    葉川的不滿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埋在心底,幾十年的官場經歷,這點誠俯又算得上什麼?

    既然在心底埋下了不滿的種子,那肯定是要發芽的生長,葉川表面不動聲色,暗中卻開始謀劃。他利用自己在官場多年積累的人脈,開始在一些關鍵場合對一些人事變動給韓景的改革使絆子,或者是制造這樣的或那樣的障礙。

    不但如此,葉川對省政府經濟改革方面也設置障礙,在一次關于新興產業落地的會議上,葉川以環保等理由,對引進項目提出諸多質疑,使得原本順利推進的經濟改革出現了波折。

    韓景很快察覺到了葉川的小動作,但他並不慌張。他知道葉川此舉不過是出于私心和狹隘的權力欲。

    韓景一方面加快收集證據的速度,準備讓葉川的小動作無所遁形;另一方面,他聯合常青等支持改革的力量,進一步推動經濟改革的成果顯現。

    隨著時間推移,甘西省的經濟在新興產業的帶動下有了更明顯的起色,從能源初級輸出大省逐漸向能源輸出多樣化轉變,得到了實惠,廣大民眾對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而葉川的那些小動作,在韓景的布局下逐漸暴露在眾人面前,他的“紅眼病”最終成為了他仕途上的絆腳石。

    韓景本來是不想搞政治斗爭,前面的兩任省委書記都黯然離開了,可以說都是自己直接或間接導致的。

    韓景只想一心搞改革,讓甘西省發展起來。對人事競爭沒有太多的興趣,但是,你不想斗,並不代表別人不想斗,為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得不爭斗的。葉川的所作所為讓他明白,有時候政治斗爭無法避免。

    既然對方出招了,你接還是不接?

    逃避現實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退讓服軟也不是韓景的風格,不要說葉川是代理省委書記,就是正式的又怎麼樣?

    不要忘記了,韓景還有另一個身份,思想意識形態巡檢組組長,這身份是葉川忌憚的,

    在一次重要的全省發展研討會上,韓景當著眾多官員的面,將葉川暗中使絆子的證據一一展示出來。葉川臉色煞白,試圖狡辯,卻在鐵證面前顯得蒼白無力。高層領導得知此事後,十分惱火,對事關戰略性問題,一個省級領導竟然為一己私欲而阻礙改革,這樣的領導怎麼能做到領導好一個試點省的全面工作呢?

    上層領導對葉川進行了嚴肅批評,並讓有關部門進行調查。最終,葉川因阻礙改革、濫用職權等行為被解除了代理省委書記的職務,降為正廳級巡視員,幾乎等于被邊緣化。

    葉川的倒台,讓甘西省官場的改革阻力大幅減少。韓景趁此機會,加快推進人事和經濟改革。他進一步完善干部磁卡制,嚴格考核官員,讓能者上、庸者下成為常態。

    經濟上常青也是頗有建樹,他虛心接受韓的建議,經常請教韓景經濟改革的事情,常青早就听說韓景是個全面手,經濟建設很有一套,在鄉鎮時就搞出來了工業園區,而且還是超級規模的,常青采取韓景對新興產業發展預測性分析,把能源輸出多樣化的格局逐漸穩固,甘西省的經濟開始騰飛。

    在韓景的帶領下,甘西省成為了西部大開發的成功典範。他的改革經驗被推廣到其他地區,他也因此得到了高層的刮目相看。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知道了。

    而那些曾經反對改革的官員,在看到改革帶來的巨大變化後,也紛紛轉變態度,積極投身到改革中。

    甘西省在這場變革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韓景也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書寫了一段輝煌的篇章, 創出了雙贏的局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草根書記》,方便以後閱讀草根書記第418章 初見成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草根書記第418章 初見成效並對草根書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