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的清晨,天還未亮,金鑾殿外的銅鐘已沉沉敲響三下。
官員們身著朝服,踩著青磚鋪就的御道往里走,氣氛凝滯。
往日里還會低聲交談的官員,今日都緊閉著嘴,只偶爾用眼神交流。
勛貴們穿著緋色官服,站在大殿左側,武將隊列的最前方,
一個個昂首挺胸,神色得意,
另一些朝廷官員則站在右側,臉色凝重,時不時看向隊伍最前面的林青。
林青身著緋色公服,佇立如松,目光平靜地掃過殿內。
他看到成國公朱景明站在勛貴隊伍里,眼神里帶著挑釁,
衛國公府的秦昊也來了,站在父親往日的位置旁,手指緊張地絞著朝服下擺。
辰時一到,太監尖細的聲音劃破寂靜︰
“陛下駕到——”
明承恩穿著大紅色的龍袍,從屏風後走出來,腳步有些急促。
他走到龍椅前坐下,手指緊緊攥著扶手,昨日他在後宮見到了母親,
句句都是“勛貴乃國之柱石”“選妃當擇名門”,
他心里清楚,這是勛貴們借著太後的口,給他施壓。
當然,他也樂見其成。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太監的話音剛落,戶部侍郎李嵩就從隊伍里沖了出來,
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額頭重重磕在金磚上,聲音帶著哭腔︰
“陛下!臣有本奏!”
“何事?”
“臣彈劾靖國公跋扈攬權,竟敢阻撓天家子嗣大事!
前日陛下提及選妃,靖國公當眾反對,說要延期至秋收後,
這分明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不把皇家血脈當回事!
臣請陛下嚴懲林青,以正朝綱!”
李嵩的話音剛落,十幾個勛貴官員立刻齊刷刷跪倒,齊聲喊道︰
“請陛下聖裁!嚴懲林青,以正朝綱!”
他們的聲音在大殿里回蕩,震得梁上的灰塵簌簌落下。
明承恩坐在龍椅上,手指微微發抖。
他看著下面一片黑壓壓的背影,
又看了看站在那里一動不動的林青,心里又怒又慌。
林青向前一步,躬身行禮,聲音沉穩有力︰
“陛下,臣再說一次。
臣並非阻撓選妃,乃是懇請延期!
如今新政剛有起色,京畿五縣的魚鱗圖冊才剛完成,地方衛所還在整頓,若是此時選妃,勛貴們借機攀附後宮,恐引發外戚之亂,重蹈舊路覆轍!
待秋收後國庫充盈,局勢穩定,
臣自會奏請陛下,從寒門與勛貴中一同遴選,
既保皇家血脈,又安朝局,這有何不妥?”
“不妥!”
李嵩猛地打斷他,嗓音因激動而尖利,
“林青!你口口聲聲說為國,說為朝局,可你何曾將陛下放在眼里?
陛下想選個妃,為皇家留後,你還要攔著?!”
林青淡淡的站在那里,沒有任何反駁,像是李嵩不值得他關注一般。
接著,一眾官員紛紛出列駁斥,雙方吵成一團,整個金鑾殿像是菜市場,亂哄哄的。
不知過了多久,上首的皇帝明承恩突然抓起案上的白玉如意,狠狠往地上砸去!
啪的一聲脆響,玉如意斷成三截,
碎片濺落在金磚上,發出刺耳的聲響。
殿內瞬間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驚呆了。
連囂張的勛貴們也停下了呼喊,抬頭看向明承恩,眼神里滿是驚愕,
他們沒想到,皇帝竟會有如此激烈反應。
明承恩喘著粗氣,臉色漲得通紅,指著殿外厲聲喊道︰
“傳旨!即日起,遴選秀女!
凡四品以上官員、勛貴嫡女,皆在候選之列!
誰再敢反對,以抗旨論處!退朝!”
說完,他猛地站起身,龍袍的下擺掃過龍椅的扶手,轉身就往屏風後走。
太監們連忙跟上去,腳步聲慌亂。
李嵩從地上爬起來,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他看了林青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嘲諷,轉身跟著勛貴們離開了。
朱景明走的時候,特意停在林青身邊,壓低聲音道︰
“靖國公,陛下心意已決,你就別再做無用功了。”
林青沒有理他,只是低頭看著地上的玉如意碎片。
碎片上還留著精致雲紋,是先帝當年親手挑選,如今卻碎得徹底,
就像這大乾江山,看似宏偉,實則早已不堪一擊。
金鑾殿門口,張謙走到海岳身邊,聲音發顫︰
“海大人,這可怎麼辦啊?勛貴們要是把女兒送進後宮,咱們這些人...”
海岳嘆了口氣,彎腰撿起一塊玉如意碎片,看著上面的紋路,眼神凝重︰
“別急,這選妃的事,還沒到最後定局的時候。”
林青站在大殿中央,久久沒有動。
殿外的晨霧還沒散盡,透過窗欞飄進來,落在他的肩頭。
今日這道旨意,不僅是選妃的開始,更是勛貴對新政的反擊,
他們想借著後宮勢力,重新掌控朝堂。
可他不能退。
若是退了,京畿五縣的魚鱗圖冊就白畫了。
林青緩緩抬起頭,目光望向屏風後皇帝消失的方向,眼神堅定。
......
林青騎著黑馬走出午門,方才金鑾殿里玉如意碎裂的脆響還在耳邊繞,
他沒有直接回都督府,而是撥轉馬頭,往京兆府的方向去。
馬蹄踏過青石板路,濺起細小水花,
沿途店鋪還沒開門,只有幾個早行的挑夫縮著脖子趕路,見了他這身裝束,連忙往路邊躲,
靖國公親征平叛的事傳遍了京畿,可今日金鑾殿上的僵局,卻沒人知道。
京兆府的大門敞開著,兩個侍衛見了林青的旗號,立刻躬身行禮︰
“參見靖國公!”
林青翻身下馬,將韁繩遞給侍衛︰
“武大人在嗎?”
“回大人,武大人正在後堂處理公文。”
穿過前院,繞過栽著老槐樹的天井,就到了武彥哲的書房。
門沒關嚴,透著里面昏黃的燈光,還能听見毛筆劃過宣紙的沙沙聲。
林青抬手敲了敲門,里面傳來武彥哲的聲音︰
“進來。”
推開門,一股墨香混著熱茶的氣息撲面而來。
武彥哲正坐在案前,手里握著朱筆,案上堆著厚厚公文,大多是京畿各縣的治安奏報,
清田新政推行以來,地方豪強的小動作不斷,京兆府的擔子比往日重了數倍。
他見林青進來,連忙放下筆,起身拱手︰
“大人怎麼來了?可是宮里出了什麼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