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十號的引擎噴出幽藍的尾焰,在漆黑的宇宙中劃出一道的軌跡,此時,這艘登月飛船已經脫離地球軌道,沿著軌道地朝著月球飛去。
艙內,作為此次飛行任務指揮官的張國強翻看著的任務簡報,再一次和趙漢東、施奈德核對細節。
“熔岩管入口的直徑有十二米高、七點三米寬……”
趙漢東指著圖表說道。
“把‘前哨一號’進去沒有任何問題,不過我們必須確保‘前哨一號’的氣囊在管內最平坦的地方展開。”
施奈德翻看著報告,眉頭微皺道︰
“充氣程序必須在貨艙進入熔岩管後立即啟動,否則月球表面的極端溫差會讓材料脆化。”
張國強點點頭︰
“我們已經地面模擬測試成功了十七次,只要按照預定程序執行,應該沒問題。”
與過去的任務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在月球的斯維爾德魯普漢森隕石坑的“希望”熔岩管內,建立一個永久性基地。
“希望”熔岩管是他們第一次登月時發現的,在隨後進行的四次登月任務中,宇航員們對隕石坑以及熔岩管進行了多次探索,現在對其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比如其長度為1869米,內部最寬度寬達53米,高29米。
在希望熔岩管內不僅可以躲避宇宙輻射和隕石撞擊,而且他們還在其深入找到了水冰資源——那是第三次登月時的發現。
也正因為這個發現,月球永久基地的建設計劃,才會提到日程上來。
不過在月球上發現水冰的消息,一直都是絕密的情報,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只有發現了水才有可能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
而現在“前哨一號”就是這座基地的種子。
經過漫長的飛行後,月球十號緩緩降落在預定斯維爾德魯普漢森隕石坑內,經過幾次探索後,宇航員們已經在坑內找到多處適合著陸的位置,而他們現在的著陸點,距離希望熔岩管只有不到300米。
登月艙門開啟後,張國強踏出登月艙,靴底在月塵上壓出清晰的紋路。他抬頭望向地球——那顆蔚藍的星球正懸掛在漆黑的天空中,寧靜而遙遠。
在這一瞬間他甚至明白了為什麼其他的宇航員從月球凝視地球的時候會產生一種恐懼感。精神上會產生前所未有、壓倒性的負面情緒。
“這里是月球十號,已成功著陸。”
張國強的聲音通過通訊系統傳回地球,全球直播畫面里,他的面罩反射著蒼白的月面光芒。
“收到,月十。”
地面指揮中心回應︰
“請確認‘前哨一號’狀態。”
張國強轉身,目光掃過隕石坑的地表,很快鎖定了目標——一個銀灰色的圓柱體靜靜地躺在不遠處,表面覆蓋著一層薄薄的月塵。
“我看到它了。”
他說道。
施奈德調整攝像機,將鏡頭對準“前哨一號”。
一個月前,無人飛船將它精準投送到這里,貨艙內裝載著可折疊的氣囊結構、生命維持系統、太陽能板,以及建造基地所需的一切。
只不過在公開的發射任務中,“前哨一號”是以運輸“探月器材”為名運來的。
誰都沒有想到,它運來的會是一座基地,一座可折疊的氣囊構建的基地,這種預制超輕型充氣結構,是專門為月球基地的建設而研制的。預制結構的輕質和模塊化結構,使其運輸到月球非常劃算。
按照計劃,他們最終將建立一個由16個溫室單元組成的“村莊”,這些溫室單元呈雙線性排列,溫室、生活區和相連的隧道都是由雙層充氣薄膜制成的,而承載結構支撐,是由碳縴維管建成。
雖然其外殼單薄,但是有熔岩管可以保護這個村莊。
三人駕駛月球車抵達貨艙旁,經過快速檢查後,張國強向地球匯報︰
“‘前哨一號’狀態良好,準備展開基地建造程序。”
他的聲音不大,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一次對話,但是,十幾秒鐘之後,當這句話通過電視直播傳到全世界的時候,卻在地球上掀起軒然大波。
“基地!月球基地?”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一間會議室里,屏幕上的直播畫面讓空氣瞬間凝固。
“他們什麼時候計劃的?為什麼我們一點風聲都沒收到?”
沒有任何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比如肯尼迪發射中心的憤怒。在地球的另一端,在甦聯,當科羅廖夫通過翻譯知道了宇航員在說什麼之後,他只是默默的從煙盒中取出了一根香煙。
點著香煙後,他在那里抽了一口煙。
然後自言自語道︰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等克里姆林宮的電話了。”
科羅廖夫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甦聯的月球基地計劃一直處于擱置狀態。
原因是沒有足夠的資金。
因為軍方並不支持在月球修建永久之地,這直接導致了計劃的擱置。而勃列日涅夫對于太空也沒有太大的興趣。
直到現在!
“是的,這對于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什麼壞事兒,至少,他會迫使我們追趕上去。”
作為其助手的米申說道︰
“唯一可惜的是我們失去了世界第一的桂冠。”
世界第一重要嗎?
科羅廖夫並沒有回答他只是靜靜的看著電視,看著電視里傳來的畫面。
他知道到這一天,人類真正意義上被改變了,成為一個真正的太空物種。
而在萬戶角的控制中心,工程師們緊盯著數據,臉上寫滿緊張與期待。
在按照預定計劃將貨倉運入熔岩管之後,接下來就是如何展開月球基地了
月球上,張國強啟動了貨艙的自動展開程序。隨著一陣輕微的機械運轉聲,貨艙外殼緩緩打開,內部的氣囊結構開始充氣,像一朵銀白色的花苞在月球表面緩緩綻放。
“充氣正常,結構穩定。”趙漢東匯報。
施奈德調整著攝像機的焦距,將這一幕完整地傳回地球。
全世界都在注視著——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座永久性月球基地,正在誕生。
而更讓某些人震驚的是,他們本以為這場競賽的贏家早已內定,卻沒想到,有人已經悄無聲息地越過了終點線。
“這並不是終點線,而是起跑線。”
在萬戶角,錢復康一邊抽著香煙一邊說道。
“從現在開始,我們人類才真正的站在起跑線上。”
在說到人類的時候,他特意加重了語氣,因為這事關整個人類。
這是人類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進入了太空。
盡管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建造了國際空間站,並且實現了在太空的常駐。但那僅僅只是近地軌道而已。
而現在呢他們是在太空之中的另一個星體上建設了一座基地,一座人類向太空進軍的基地。
袁家騮在一旁說道︰
“好像沒有想象的那麼激動。”
原本他以為如果成功的話,自己會非常激動的,但是現在呢?
整個人都顯得非常平靜,這和其他人的歡呼是不同的。
當然他非常清楚,此時此刻,全世界都處于極度的驚喜之中,他們會為這座月球基地的建立而歡呼,並且為之激動。
可是對于他來說,所感受到的卻是一種平靜。
“是啊,確實,”
錢復康笑了笑,然後說道︰
“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不過只是起跑線而已,接下來能夠跑多遠?”
抽了口煙,錢福康把目光投向天空,然後他說道︰
“我們不知道。也無法確定……但是如果僅僅只是靠著在的火箭我們是不可能跑太遠的。”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錢復康的語氣變得有些低沉,神情中略帶著一絲失落。
“或許我們這代人永遠也走不出太陽系吧。”
他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作為火箭設計的,他非常清楚這種化學能的甲烷火箭的能力,即便是他們現在正在研制著可以回收的重型火箭。可是它的最大潛力也就在那兒,它是不可能把人類帶出太陽系的。
但是所有的天人一樣,錢復康他同樣有著他的夢想,他的夢想不僅僅只是把人類送上月球,或者在月球以及火星上建立永久的基地。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希望人類能夠真正的走出地球,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最終有一天人類駕駛著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進行冒險。
並且最終一個地球環境相同的新地球在那里建立起地球人的殖民地。
但是就現在的技術條件來說,想要實現這種夢想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是幾乎,是完全沒有一絲可能。
所以想到這兒他的神情才會變得有些低落,這種低落是因為看不到希望。
“一步一步的來嘛,”
袁家騮看著神情有些失落的朋友,然後說道︰
“我相信在未來肯定會取得相應的突破的,畢竟,現在的科學進步速度是非常快的。”
不予置否的點了點頭,然後,錢復康說道︰
“也只能寄希望于此了。”
隨後,他又沉默了一下,看著袁家騮說道︰
“好吧,眼下我們可以先解決火箭的回收技術,這樣至少可以最大的限度的降低每一次的發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