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听後若有所思,沉默片刻後開口道︰“此乃天意,看來這方克勤確實有過人之處。
既然如此,孤王便給他一次機會。
鄭克元,此事就交由你去辦吧。”
聞言鄭克元心中暗喜,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
他毫不猶豫地拱手領命,眼中閃爍著自信與堅定。
因為鄭克元深知方克勤的才能,“如果這次舉薦能夠成功,那將不僅是為朝廷招攬了一位賢臣,更能彰顯出老夫眼光獨到、識人之明。”
數日之後,朝堂之上氣氛莊重肅穆。
大臣們整齊列隊,等待著新的任命宣布。
掌握監國大權的朱標面色凝重,目光掃視全場後,緩緩開口宣布道︰“本宮決定任命方克勤為福建布政使參政大夫,主要負責監察和巡視工作。”
這個突如其來的任命,讓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片震驚之中。
朝臣們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
有些人驚訝于方克勤的突然崛起,認為他走了大運。
另一些人則對方克勤充滿期待,希望他能夠有所作為。
當方克勤得知這個消息時,他激動得熱淚盈眶,跪地謝恩。
方克勤明白這不僅是一個難得的機遇,而且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辜負皇帝的信任。
在上任之前,方克勤特意拜見了朱�,並鄭重地向他保證道︰“下官一定會勤勉政事,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
絕不辜負陛下的恩情,為官一任必定要造福一方百姓。”
他的眼神堅定而真摯,展現出了自己對這份使命的承諾和決心。
朱�從商訽宋媮~庸 環葑啾荊 骯巒跆 搗醬筧擻腥 齠 櫻 渲諧テ臃叫ぐ旁諫倌曄保 途弒噶爍呱械鈉沸浴 br />
十三歲失去母親時,方孝聞便嚴格遵守喪禮。
不僅食物清淡,而且只喝水,這種情況持續了三年之久。
祖母去世時,他戒除酒肉,獨自居住在外。
每逢忌日哀悼,聲音哽咽至極。
甚至嘔吐出血,被人扶起後才能站立。
因此方孝聞慢慢地患上了疾病,行走時顯得身形佝僂。
然而他對遵守禮法更加堅定,親朋鄉里無不稱贊此人為孝子。
雖然家境貧困,但方孝聞一錢寸帛也不私用于妻子,而是用來供養尊長和撫養幼小。
衣食、賓客招待、喪葬、婚嫁等開支,無一不經過他的精心安排。
在處理家務修繕時,方孝聞也是親自動手。
平日里他從未放下書本,廣泛學習五經。
尤其精通易經,深入追求聖賢的道義。
方孝聞通過追求知識來修身,以及和睦家庭關系來愛護萬物。
努力恪守承諾,言行一致。
在文辭方面他同樣有所創作,思想深邃,意義深遠。
此子心懷仁愛,待人和善。
在家鄉百姓有爭端時,大家都願意以方孝聞的判斷為準。
他開口說一句話,無不讓人感到欣慰。
次子方孝孺年幼時十分機警敏捷,兩眼炯炯有神,每天讀書超過一寸厚。
成年後方孝孺跟隨宋濂學習,宋濂門生中的知名文人都不及他。
就連身為前輩的胡翰、甦伯衡,也是自愧不如。
幼子方孝友同樣是難得的人才,孤王有意保送他們進入國子監深造學習,不知方大人意下如何?”
方克勤及其子嗣,都是台州府寧海縣人。
如果按照地理位置分布,此地恰好處于被朱標剝奪科舉資格的浙東地區。
只能讀書無法參加科舉,對于那些想做官的士人來說,無疑是最痛苦的懲罰。
一躍成為三品大員的方克勤,之所以選擇在上任之前來見朱�。
一方面是為了答謝晉王殿下的提攜之恩,另一方面就是想給自己的三個兒子謀求一個機會。
只是令他沒想到的是,朱�對方氏三兄弟的情況竟然了如指掌。
其實自從得知方克勤是方孝儒的父親之後,朱�便派遣隱龍衛和錦衣衛聯手對其展開了調查。
畢竟方孝儒一旦狠起來,可是連十族都可以帶著一起上路的“坑貨”。
雖然根據《立齋閑錄》的記載,方孝孺其家族所受刑罰只有“夷其族”三字。
按照這種說法,應當只包括方孝孺本人直系的男性親屬。
家族中的婦女、姻親、族內遠親,都是不包括在內的,更不存在廣為流傳的方孝孺朋友一族。
況且《寧海方氏正學先生故里發派總序》和《方氏重修家譜序》中,均記載方孝孺近親里面的中憲、中愈等人,都成功逃脫出了應天並未罹難。
其譜系記載完整,後代依然生活在江西、安徽等省份。
況且方孝孺還有個9歲幼子方德宗,在廣東東莞一代隱居。
當時官府不可能連方孝孺有幾個兒子都不知道,唯一解釋是因年幼被故意放走的。
收養他的官員就是,方孝孺生前摯友原刑部尚書魏澤。
如果沒有朱棣的命令,魏澤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做這種事情。
在結合了這麼多的信息之後,朱�最終才決定冒險啟用方克勤,並給方孝孺提供一個可以涉足官場的機會。
待方克勤轉身離開之後,商𡡅X蛻 嶁訓潰骸暗釹攏 醭謝 砩弦慘 舫蹋 細凹媚 先巍 br />
溧水縣的知縣由誰來補缺,還請您明示。”
朱�呷了一口茶,“從之前那些願意戴罪立功的犯官里面,挑出來一個身體還算不錯的人,讓他暫代溧水縣知縣一職。
另外將那些願意戴罪立功的人都遷出囚車,換上干淨一些的衣服。
只要接下來還有空缺的知縣官位,便讓這些人去頂替即可。”
朱�心里始終憋著一股火,如果按照歷史上老朱的做法,這些人的腦袋遲早都要搬家。
如今他已經把從頭再來的機會擺到了桌面上,可居然還有那麼多人不識抬舉。
既然如此,就讓他們繼續體會坐囚車的感覺吧!
溧水到宜興只有不到200里地的距離,如果在後世采用自駕出行的方式,只需要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就能抵達。
然而在交通條件比較落後的大明,這段路程卻需要整整一天時間。
知縣杭思鼎見到晉王儀仗時便率屬下官員前來迎接,可直到晚上他才真正見到朱�本人。
“下官宜興知縣杭思鼎,見過晉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