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榆林小衙內

第178章 治堿治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蝦和小妖 本章︰第178章 治堿治水

    山西巡撫耿如杞和山西總兵張鴻功,必須回歸本職工作,那里是戰略要地,不能讓給別人。

    原本想讓楊鶴大人,進入朝廷內閣的魯黨,臨時改變主意,還是讓他繼續擔任大明三邊總督。

    “聖上啊,西北邊陲北面有韃子襲擾,南邊有流寇作亂,陝北還要發展生產,節水抗旱,安頓大量流離失所的百姓。”

    “老臣不在乎烏紗帽有多大,只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一番高風亮節,讓年輕天子感動不已。老大人頭上又多了很多虛餃,帶著自己的頭號福將尤世祿,耀武揚威的回師了。

    真實情況是,去年被俘虜的阿賽台吉,被閑下來的崇禎,封了一個“賀蘭王”,放回去重新掌管自己部落,並承諾永不與大明為敵。

    在新晉妾室小香、小蜜,還有兒子楊嗣昌的鼓動下,楊鶴大人也認為,還是先把陝北的錢袋子穩定下來,同時擴大與阿賽台吉的皮毛貿易,才是當務之急。至于大明內閣的職務,遲早都是自己的。

    與此同時,祖籍天津的曹公公、咸魚國公張之極,竟然破天荒的,各上了一份關于民生經濟的奏疏。

    曹公公表示,從山東、天津到河北一帶,沿海有上百萬畝,不能種植莊稼的鹽堿地。朝廷可以效仿漢朝的《鹽鐵論》,“是以古者,尚力務本而種樹繁”。

    咱們把那些無人、無用的鹽堿地,定個幾十年的免稅區,吸引富家大戶栽種樹木,慢慢發展畜牧業。等過個三四十年,就可以一點點征收相關賦稅了。

    心眼多多的曹公公,知道家鄉附近,也就是現代的“環渤海鹽堿地”,至少有四千多萬畝。

    (注這是101novel.com24年農業部的統計數據)

    如果有免稅政策,再通過縮報土地面積等辦法,真開發成畜牧場,自己和相關承包人,都將變成巨富,甚至是大明首富。

    咸魚英國公的建議,是從山東臨沭縣大官莊,利用大沙河故道,挖掘向東至連雲港臨洪口入海,全長78公里的新沭河。

    傻大膽事前給新晉岳父大人,算過一筆賬甦北大沙河上源,距舊沭河僅8千米,疏導舊沭河,經大沙河入海可縮短流程130千米,工程量並不算大。

    開通新沭河的主要難點,就是腰斬、打通約15公里蜿蜒路段的馬陵山,將大沙河與沭河溝通。次要工程就是把上游寬、下游窄的大沙河入海口,想辦法拓寬、拓深。

    沒錯,這就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新沂河工程。新點子得到劉策、王洽、耿如杞和孫之獬等,所有山東籍官員的一致同意。

    了解情況的老狐狸英國公,在奏疏里面,只提及這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善舉。

    他並沒有說,新沂河配合西赤金附近的湖窪滯洪區,分泄洪水,再開挖約24公里長的“古屯河”,就可以把中下游約1400萬畝的土地,變成可以種植水稻的上等良田。

    (注這是相關資料上的統計數據,非小說虛構,勿噴)

    如果有朝廷的免稅政策,新沂河工程一旦成功,帶來的巨大利益,將無法估量。這也是英國公親自出馬的原因。

    單純善良的崇禎,發自肺腑的願意發展經濟、救助百姓,但腰包沒錢啊。

    “皇上啊,老臣知道錢糧緊張,認為可以學習曹公公的方法,讓當地富戶自籌經費,修建新沂河。代價就是免除他們,三四十年的稅收。”

    這種大事情,肯定要找戶部官員問話。

    “啟稟皇上,自宋朝將領杜充,挖掘滑州黃河堤防,導致黃河改道,奪淮入海,沖亂了江甦大平原,原有的水系。”

    “結果就是,豫皖甦和魯南交界的平原地區,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幾乎每兩年就有一次災情。”

    “這里已經變成,延續近六百年,覆蓋數十萬平方公里的水、旱交替的貧困帶。老百姓不是做賊,就是逃離家鄉。”

    “從前朝開始,直到現在的三百多年里,當地好像除了賑災,就沒收到過稅。”

    這位戶部官員,說的是大實話,還有大明兩百多年的賬目作為憑證。

    年輕天子當即拍板,我給你們三十年,不,是四十年的免稅期限!干,放心大膽的干!

    知道結果的小衙內,高興的大哭一場。想在烏煙瘴氣的明末,干點人事太難了。

    首先為了避免政敵西法黨、周延儒和武清伯搗亂,彈劾自己邀買人心,不得已當上了佛教居士。

    只有披上這張皮,自己才能正大光明的,以悲憫心布施孤苦貧病;以公益心施舍,促成社會大眾的福利。

    其次就是,團結和發動魯黨集團的官員富戶,以巨額利益為誘餌,讓他們不自覺的以工代賑,扶助貧苦百姓。

    最重要的是,借這股免稅利好政策,在其他官員忙著大凌河築城的時間差,自己就能間接控制住,從河北、山東到甦北的廣大區域。

    貪財和好色,永遠是榆林浪子的偽裝網。

    把現代女裙的十幾種款式,教給賽金花,並組建女子模特隊,幫助宣傳推銷後,他帶著一大幫小妾婢女,就浩浩蕩蕩的去天津了。

    “你們記住我的話,在鹽堿地里,主要種植耐鹽堿、耐沙土、耐貧瘠、耐水淹、耐干旱,不招病蟲害的構樹。”

    這可不是傻大膽信口開河,現代天津濱海新區,構樹在中重度鹽堿地帶,成活率高達九成以上。

    “構樹渾身都是寶,就不用我多說了。現在果實已經成熟,你們栽種時,不需要精工細作,只要埋深一點就行,因為鹽堿都在表面……”

    穿越前在西北邊陲,種過十幾年樹的他,現在講起治沙治堿頭頭是道,把身邊的白養粹、孟喬芳等人,唬的一愣一愣的。

    “我看鹽堿地上,本來就有堿蓬、蘆葦、三稜草、田箐等野生植物,為什麼還要種樹?”

    剛嫁過來的英國公庶女,提問時奶聲奶氣。

    “一只羊一年,要吃掉約101novel.com畝地的草。一頭牛或者一峰駱駝,每年需要吃掉100畝左右的植物。”

    “種樹是為了形成地面、地上的立體植被,產出更多的枝葉,用以飼喂更多的畜禽。”

    喜歡明末榆林小衙內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榆林小衙內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榆林小衙內》,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榆林小衙內第178章 治堿治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榆林小衙內第178章 治堿治水並對明末榆林小衙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