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榆林小衙內

第177章 大明職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蝦和小妖 本章︰第177章 大明職場

    大家七嘴八舌,都認為大凌河築城,凶多吉少。更害怕引火燒身,被朝廷派出去與關寧軍做伴,共同築城。

    現在與真實歷史一樣,在遼東作戰六七年的馬世龍總兵,帶著對關寧軍的無限怨恨,回寧夏老家隱退了。

    己巳之變中,幸虧孫承宗老大人出手相救,他才從詔獄里面出來戴罪立功,早已經心灰意冷。

    曾經在天啟年間,為保衛趙率教駐守的錦州城,立下大功的甘肅總兵楊嘉謨、臨洮總兵王承恩幾人,領完朝廷封賞後,也都回西北老家了。

    “嗯嗯,我認為退一步海闊天空……”

    一直保持沉默的狗頭軍師馮銓,終于開口了。

    “你不是一直想當官嗎?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與馮銓搭班干活幾個月,王宏宣太了解這位仁兄了。

    “天底下人人都想當官,但也要看情況瞅準時機。”

    老狐狸馮銓,慢慢發表自己的見解。

    “現在遼東兵荒馬亂;西北有流寇作亂;京畿平原一片白地;沿海有賊寇出沒;南方有東林黨,無論去哪里當官,好像都不合適。”

    “我覺得應該先保住眼下的名利,避免被當成出頭鳥,以後再相機行事。”

    “我听說明年夏季,大凌河城就要開工,萬一那時候打起來,我們不能袖手旁觀啊?”

    現在還是北京國子監學生的袁樞,一听就急了。

    “著什麼急啊?如果我們上桿子,主動幫助關寧軍築城,再打退賤奴,朝廷不會領我們的情,還認為是他們有本事。”

    “還不如等孫承宗和祖大壽,遇到解決不了的大麻煩,我們再相機行事。”

    听了老奸巨猾的馮銓解釋,小衙內一下子就明白了。

    這不就是現代的職場斗爭嗎?公司董事和總經理,都喜歡祖大壽,升職加薪的好處都給他。

    與其給關寧廢物軍,做綠葉陪襯,到頭來自己落個一場空,真不如等他們下不來台面時,榆林軍再閃亮登場。

    否則朝堂上下,都以為其他明軍,就是出苦力、背黑鍋、湊人頭的雜牌炮灰兵。

    袁崇煥袁大炮,不就是現代職場上,為了個人野心和升遷,不擇手段踩著同事肩膀,拼命往上爬的小人嗎?

    至于自己和榆林軍,只是大明公司的小保安,天天操心公司重組和兼並的大方向,純屬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馮大人說得對,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壯大自己的實力,而不是當官。”

    “現在遼東、永平、天津、登、萊沿海荒地,及寶坻、香河、豐潤、玉田、三河、順義諸縣有閑田百萬頃,我們應該想辦法利用起來……”

    真實歷史上,明朝兵部尚書王洽,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治理北方濱海鹽堿地的官員。這個主意,讓小衙內眼前一亮。

    “小忠啊,你兩位岳父,說的都是老成謀國之言,你應該委屈一下。”

    好吧,在東廠提督曹化淳的幫助下,榆林傻大膽在北京相國寺里,以不忍心盧龍縣百姓,被賤奴屠戮為名,做了一個佛教居士。

    弼馬溫方正化和大內密探李若璉,肯定要幫好兄弟出頭“大方丈,我兄弟殺敵無數,戰功赫赫,你必須給個高一點的輩分。”

    “阿彌陀佛,施主雖然年少,但與我佛機緣深厚。你是平字輩,以後就叫永平居士吧。”

    收到五千兩香火銀子,也確實仰慕傻大膽的一個法師,示意方正化走到大殿外“這個輩分很高了,全大明不超過二十個……”

    從來不懂佛學的小衙內,看著眼前眉發皆白的住持,忍不住發問“和尚爺爺,我舍不得美食和妻妾,這樣能修行佛法嗎?”

    “你不要有壓力,居士每月只有八天,需要謹守八關戒。”

    “另外,出家人也要吃飯穿衣。既然有需求,就還是在世法中。”

    “不論在家,還是出家的學佛人,都要不舍世法。如果為了想舍離世法而學佛,就已經錯了。”

    “你只要牢記六祖的真言就可以了。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榆林浪子當了居士,等修好愛國將士紀念碑,就返回陝北的消息,快速傳遍京城。

    馮銓和白養粹安排的眼線,開始在酒樓茶館吹噓傻大膽,就是佛祖身邊的伏虎羅漢轉世,成功忽悠住,很多迷信的老百姓。

    大明朝廷的政治新星劉策大人,現在是僅次于孫承宗的二號人物,干脆以同樣的理由,回山東老家削發為僧,每天都為己巳之變中,死難的百姓將士念經超度。

    狗頭軍師馮銓的分析,把他也嚇壞了。現階段無論去哪里當官都不好干。自己在皇上的心目中,只是個工具人,地位遠遠不如孫承宗。

    朝廷還有一大群不干事,但天天找茬的御史,與其官迷心竅,還真不如急流勇退比較好。

    好女婿也跟他苦口婆心,不要當狗屁的兵部尚書。雖然看上去有油水,但籌措和運輸這麼多的錢糧物資,肯定要得罪很多官員。

    大凌河築城,一旦發生戰事和不利局面,孫承宗大人是帝師,不會傷筋動骨,而你就是替罪羊。

    當時的兵部尚書梁廷棟,服從朝廷命令,全力配合築城,御史們連個屁都沒放。

    等大凌河出事,關寧軍被包圍,他們各個都是事後諸葛亮,義正言辭的讓梁廷棟,當了背鍋俠,第一個下崗了。

    這與現代職場里,出力不討好的苦逼員工,不是一回事嗎?

    與真實歷史一樣,無論閹黨余孽如何努力,崇禎朝的東林黨,都不會讓他們翻身。

    這一世改變命運,立下大功的馮銓、孟喬芳和張道靭幾人,只受到朝廷的書面表彰,任何實惠和官職,都沒有給予。

    他們也服從魯黨安排,老老實實做陶朱公,先安心掙點小錢錢吧。

    因為定海神針王在晉大人說得對,孫承宗就是紙上談兵和敗家子。

    天啟年修築寧遠城,旁邊就是覺華島,物流運輸比較方便,還處在錦州的後方,相對安全一點,也算說得過去。

    可現在要去更遠、更靠近內陸的大凌河築城,相當于踩著賤奴尾巴蹦迪,這不是作死嗎?

    最愚蠢的是,一萬多個最精銳的關寧鐵騎,竟然充當守城步兵。這種違背最基本軍事常識的傻事,大家還是躲遠點,不要瞎摻和。

    喜歡明末榆林小衙內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榆林小衙內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榆林小衙內》,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榆林小衙內第177章 大明職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榆林小衙內第177章 大明職場並對明末榆林小衙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