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多影迷沖進影院,準備觀看沈清十年磨一劍的大作。
無欲無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沒有經歷試映,也沒有宣發,剪輯完成後,一個月不到,直接上映院線。
票房成績上,沈清沒有過多的要求。
電影的上座率依舊不低,因為影迷們真的期待沈清的新作。
藝術院線和商業院線看上去沒有任何區別,但藝術院線使用的屏幕,卻更加適合節奏緩慢的藝術片,目的是為了增加觀眾的沉浸感。
同時,座椅也要比商業院線的座椅舒適許多,目的也是希望觀眾們可以坐得住。
距離上映還有十五分鐘,走進電影院放映廳的影迷們討論著。
“最近,有幾部新片子相當不錯,我看了好幾遍。”
“你是說獲得京城天壇獎的《還雪》?”
“那部我看了,但遠沒有戛納金棕櫚提名的《狂野時代》令人興奮。”
“我看了這部片子,將近三個小時,對于我來說還是有些過于沉悶了。”
“呵呵,今天的這部電影四個小時,不知道中間會不會有休息的時間。”
由于沒有提前點映,書影音平台上面《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依舊是暫無評分狀態。
但就算是這樣,這部影片依舊在平台的熱播榜單上面,熱度依舊比同期上映的商業電影更高。
開場,依舊是標準的影視公司ogo展示環節。
“叮”的一聲,一個橘黃色的燈泡在此刻亮起,背景是一堵紅牆,燈泡的下面展示了本片的制作公司。
清晰視界,但只有清晰視界一家影視公司。
可見是獨立制作。
“看來,其他影視公司對這部電影票房成績並不看好,不然一定會加入其中。”
“確實是這樣,之前沈清的電影,那些影視公司都搶著合作。”
“有人做過一個統計,沈清的電影只賺不賠,凡是和沈清有過合作的影視公司,如今都成為了大公司。”
“那我更加確定,這部電影肯定不會取得商業成績。用專業的話來說,其他影視公司集體退水。”
簡單討論幾句,觀眾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影片上面。
殷紅的屏幕上面,展示著本片的片名。
牯嶺街少年!
<er day!
簡單直譯的話,電影名應該叫更加明亮的夏日,事實上,譯名出自貓王的歌曲《are onesoe tonight?》。
取名符合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台北,同樣也映襯著電影的主題。
民國四十八年,夏。
古樸的房間內,只有一個人像出現在畫面中,白色t恤的男人坐在竹凳上,“我兒子國文成績一向很好,絕對不會只考五十分,而且其他科目都九十幾,一定是閱卷的時候出現了差錯。”
並沒出現在畫面里面的女人,只露出了一只腳,當她開口講話時,卻提到了一個全新的人物。
“汪先生是我們很好的朋友,他應該了解我們的做法,我們一定幫您查看。這個——調試卷出來查看是違規的,就算是我本人想幫這個忙也有困難。”
畫面的右方,短發女生倒了一杯茶水,卻不小心灑在了男人的身上。
男人狼狽的擦身上的水漬,而女人的話並沒有停止,“我們一定會把試卷重新考察一遍,如果聯招會有任何錯誤,一定會立刻改正,然後重新分發。這個您大可放心,而且夜間部已經非常不錯了。”
此刻,男主人公小四正式出場,他呆坐在走廊外面,仿佛一切都和他無關。
而第一幕,也正式結束。
男主人公小四,小四的父親,父親的朋友汪狗。
三個人物,兩個出場,一個預出場。
“那個坐在走廊里的憂郁男孩就是男主人公?”
“大概率是,听說是沈清從幾十萬個少年男演員中挑選出來的,天資卓越。”
“大概率是,听說是沈清從幾十萬個少年男演員中挑選出來的,天資卓越。”
“還記得之前拍《蝴蝶效應》的小演員嗎,現在已經是佳萊塢一線演員,沈清的眼光,沒得說。”
“好久遠的事情,畢竟這也是十多年前的老片子了。”
當年凌風來到沈清的劇組,也是引來了不小的討論。
文藝界,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遇見過這樣天才的少年演員。
各種各樣的藝術劇找到了凌風,但因為凌風要出演沈清的電影,根本沒有檔期。
藝術劇導演苦等,這一等就是四年的時間。
身上那種與生俱來的憂郁氣質,是骨子里帶來的東西。
不僅僅是文藝界的關注,甚至誕生了飯圈文化。
有一些喜歡凌風的粉絲自發組建了討論組,組員眾多,粉絲數已經突破了五十萬。
要知道,凌風沒有任何作品,甚至連流傳出的照片都少之又少。
如此年輕,就憑借出眾的顏值,獲得了這麼多人的喜歡。
沈清的眼光,不會出錯的。
其余的社交平台,也都有屬于凌風的討論組,粉絲加在一起,少說也要有一百萬。
影院內,很多沈清的影迷年紀都不小了,已經接受不了過于刺激的影片,所以他們都在靜靜的享受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