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各大主管單位的接連過問起到了催化作用,本就處于後期沖刺階段的《舌尖上的中國》制作團隊,仿佛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導演組、剪輯師、配樂師、解說詞撰寫人……整個團隊連續熬了幾個通宵,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硬是將前兩期的精華內容剪輯、配樂、配音完畢,制作出了初步的成片拷貝。
光電總局局長吳冷曦,幾乎是第一時間拿到了這兩盤還帶著機器余溫的錄像帶拷貝。
他看向坐在自己對面的邵毅府,微微一笑︰“邵老先生,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審片室看看咱們忙了一整年的成果?”
“自然是恭敬不如從命。”邵毅府呵呵一笑。
他在登封簽訂合約之後,並沒有馬上回港,而是特地來了一趟燕京。
在燕京的邵氏員工,目前除了這個紀錄片團隊之外,還有李翰祥和他的西宮太後拍攝組。
他這一趟,就是為了看看這些人,給予一些慰問。
順便,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項目與內地進行合作。
他牢記著邵維鼎和他說的話,文化是根,產業是葉。
根深,才能葉茂。
而他們要做的,是讓這棵大樹,蔭蔽四方!
在內地,就有這傳統文化的根與葉。
兩人沒有絲毫耽擱,立刻帶著它們驅車前往燕京的核心區域。
某處保密級別極高的內部審片室。
柔和的燈光下,巨大的屏幕佔據了整面牆壁。
趙克東、呂培森以及其他幾位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正襟危坐。
吳冷曦親自操作著放映設備,將第一盤拷貝放入機器。
屏幕亮起。
沒有冗長的片頭,沒有激昂的口號。
畫面伊始,是晨曦微露中,江南水鄉的薄霧繚繞。
一艘烏篷船無聲地滑過平靜的水面,船娘搖櫓的身影倒映在如鏡的河面上。
輕柔而富有磁性的男聲旁白緩緩響起,如同溪水流淌︰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種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
鏡頭切換。
雲南深山,一位 僳族老人背著竹簍,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小心翼翼地尋找著一種珍貴的野生菌——松茸。
他布滿皺紋的手,輕柔地拂開落葉,眼神專注而虔誠。
旁白︰“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采集、撿拾、挖掘、捕撈……穿越四季,本集將展現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
畫面跟隨老人的腳步,穿越密林,陽光透過樹梢灑下斑駁的光影。
找到松茸那一刻,老人臉上綻放的笑容,質樸而動人。
緊接著,鏡頭又跳躍到東海之濱。
晨曦中,漁民們駕駛著漁船駛向大海。
鏡頭深入水下,捕捉著魚群游弋的靈動畫面。漁網撒下,收獲的喜悅洋溢在漁民們被海風吹得黝黑的臉上。
旁白︰“大海,同樣慷慨。但每一次揚帆出海,都伴隨著未知的風險和對收獲的祈禱。”
畫面聚焦在一位老漁民布滿老繭的手上,他熟練地處理著剛捕撈上來的新鮮海魚。
鏡頭語言克制而深情,沒有刻意煽情,卻將人與土地、人與食物、人與家庭、人與傳統之間的深厚情感,展現得淋灕盡致。
第二集是主食的故事。
寧波慈城,四代同堂圍坐搗年糕。
晚粳米經捶打變得柔韌,曾孫女寧寧踮腳遞上艾草。
旁白溫情︰“短暫的家庭聚會之後,孩子們帶著阿公阿婆親手做的年糕回到城市。等寧寧長大,她可能不會記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種柔韌筋道的口感,承載著家庭的味道,也許會留在寧寧一生的記憶里。”
听到這番話,邵毅府有些動容。
他就是浙江慈溪人,在尚海出生。
年輕時在南洋闖蕩,老來在港島休養。
但這麼多年,小時候的年糕味,他至今都還記得。
最後,畫面終了。
旁白聲適時在清流潺潺間響起︰
“從黃土高原的糜子饃,到嶺南水鄉的河粉;從蘭州拉面的江湖豪情,到寧波年糕的血脈記憶——
主食是中國人對土地的馴化,是五千年農耕文明的基因圖譜。
它樸素如一碗米飯,卻承載著家族延續的密碼︰
‘主食永遠是中國餐桌上最後的主角。’”
審片室內,一片寂靜。
只有屏幕上流淌的畫面和那充滿感染力的旁白在回蕩。
趙克東和呂培森兩人,不知不覺間,眼眶已然微紅。
他們看到了祖國的壯麗山河,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勤勞質樸,看到了傳承千年的文化底蘊,更看到了那份深植于血脈之中的、對故土和生活的熱愛。
這比任何宣傳口號都更能觸動人心。
兩集播完,燈光亮起。
審片室內依然保持著沉默,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震撼與感動。
吳冷曦看向趙克東,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趙部長,您看……”
趙克東深吸一口氣,緩緩站起身,目光掃過眾人,聲音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和激動︰
“好!非常好!”
“這部片子,拍出了我們中國的魂!拍出了我們中國人的根!”
“它展現的不僅僅是美食,更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是我們對生活的態度,是我們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
“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這才是真正的軟實力!”
他轉向吳冷曦,語氣斬釘截鐵︰
“老吳,立刻安排!以最快的速度,讓一台播放《舌尖上的中國》前兩集,記得,要把觀眾的反饋記下來,听听群眾的意見。”
“另外,多拷貝幾張膠盤送到港島,讓港島的同胞們,第一時間看到這部凝聚了無數人心血的精品!”
“邵先生說得對,後期至關重要!”
“這個配音,這個剪輯,這個配樂……都恰到好處!要確保後續的制作都保持這個水準!”
說著,趙克東看向邵毅府,鄭重地說道︰
“……邵老先生,您和邵先生的眼光,令人欽佩。少林寺項目,我們全力支持。”
“請你們放手去做,把少林文化,也像這《舌尖》一樣,打造成一張響亮的中國名片!”
邵毅府站起身,神情肅然,用力地點了點頭︰“趙部長放心,邵氏必不負所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