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第772章 中國的工業強國之路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此間人雄 本章︰第772章 中國的工業強國之路

    港島!

    當邵維鼎的飛機落地之時,早就等待在機場的宋毅,袁天帆,徐浩文等人便陸續迎了上去。

    “邵董……”

    “鼎少……”

    “老板……”

    各種各樣的稱呼都有,但每一個人都流露出發自內心的尊崇。

    這不用多做說明,邵維鼎這出訪的幾個月。

    鼎峰旗下各大產業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擴張。

    斯沃琪手表,非常可樂更是直接在北美建立起了穩固不倒的供應體系。

    目前,已然徹底站穩了腳跟。

    更加不提,收購夏普對于整個屈臣氏的意義,極大的擴充了屈臣氏在家電制造業的技術底子和根基。

    而鼎峰娛樂的合並重組,也是給整個鼎峰集團加上了一對羽翼。

    至少在輿論,流量,宣傳上。

    如今的鼎峰已經具有世界級別的競爭優勢。

    這是當前國際大型集團中,少有的遠見卓識之舉。

    邵維鼎和他們點了點頭,便一馬當先的走在前頭。

    在眾人的簇擁下,一路往地下停車場走去。

    這次沒有記者攔路,更沒有不長眼的人將他的行蹤透露出去。

    “阿文現在情況怎麼樣了?”

    邵維鼎最為關心的還是現如今在內地的情況。

    “進展很順利,夏普轉移過來的產業鏈目前已經在尚海、江甦、廣東三地陸續落地,日方對于內地政府給予的政策優惠,以及工人的高素質都給予了肯定。”

    “我听說,有幾家日本的企業從夏普那邊听說了這種境況後,也在陸續開展產業轉移調查。”

    徐浩文作為方協文的直屬下屬,代為回答道。

    “內地市場對于日本的吸引力,會伴隨著時間越來越大的,現如今僅僅只是開始。”

    邵維鼎極其自信的做著預測,“夏普現在搶佔了先機,國內政府也會將此視為模範企業進行各種政策優惠。”

    “不光是拿地會更加優惠,就是電力供應也會優先于其他工廠。”

    听到邵維鼎說起了電力供應,徐浩文連忙道︰“鼎少,我們已經將您對大牙灣核電廠的最新方案轉交給了深圳市市政府。”

    “嗯。”邵維鼎點點頭︰“繼續關注,這家核電廠建成之後一半以上的電都會傳輸至港島滿足我們的工業需求。”

    “另外小一半即便是留在廣東,受益的大多數也是我們的企業。”

    目前港島必然不會走向前世的道路,哪怕是制造業相繼轉移,也不會成為一個空心化的城市。

    而是會進行產業升級。

    從廉價制造業,向科技、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

    所以,汽車工業、精細鐘表、家電設計、電子生產等高科技工業,必然是邵維鼎未來在港島發展的重點。

    而這些也都需要足夠的電力保障。

    袁天帆對此也是知情的,他有些擔心道︰“邵董,英國人知道,不會有什麼異議吧?”

    “不用擔心。”邵維鼎淡淡道︰“英國內部也有不同的利益群體,大牙灣核電站建成與否,其實于英國人沒有絲毫干系,他們只是想以此作為籌碼,在將來的中英談判上佔據更多主動。”

    “可我們新給出的方案之中,拿出了一部分利益,英國核電不會對此視若無睹,他們會極力推動這項工程的進行。”

    “再者而言,英國人不能不考慮美國人的意見。”

    現如今國內的電力發展已經進入到了第三個階段,也就是利用外資和民間資本補充國家電網。

    這是私人資本進入到國家民生事業的難得的窗口。

    過期不候的那種。

    哪怕邵維鼎在前世沒有電力工作的任何經驗,也沒有涉足過電力相關的行業。

    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特高壓”這個名詞他還是听說過的。

    這是全世界都極具領先的電力傳輸技術,中國高速之所以能一騎絕塵,成為中國的一張名片。

    離不開特高壓傳輸技術的支持。

    而國內電力發展第三階段結束,緊接著的第四階段,正是全國聯網與特高壓時代。

    這個時候,押注中國電網。

    百利而無一害。

    更別提2015年之後興起的以新能源為主導的高質量發展期。

    要想搞電車,電池是需要解決的核心要務。

    但除了電池之外,全國落地的電樁也是基礎工程。

    所以,這個時候投資國內的電網建設,以大牙灣為紐帶,逐步深入到電網體系當中,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這些話,他沒有和任何人說過。

    想到這里,邵維鼎想起了前世的南越國。

    前世很多人吹南越經濟增速多麼多麼快,發展多好,仿佛過幾年就能超越廣東的gdp總值,再過幾年就能成為繼日本、韓國、星加坡之後的又一個亞洲發達國家。

    可事實真可能這樣嗎?

    要知道直到2025年,南越還在實行“開三停四”的限電措施。

    哪怕就是三星、g等跨國企業生產線,都發生了多次生產中斷的事故。

    這種困局源于能源結構的根本性缺陷。

    南越國的水電佔比26受制于季風氣候,煤電47.3,但面臨全球減碳壓力。

    而規劃中的ng發電項目因技術依賴需推遲至2028年。

    更嚴峻的是,南越日用電缺口達4.5億千瓦時,相當于其進口電力的100倍,即便將中老電力進口量提升10倍,仍難解燃眉之急。

    發達國家工業化歷程證明,穩定的電力供應是產業升級的前提。

    日本1960年代通過“電源開發促進法“建設核電體系,韓國1980年代構建“國家骨干電網“,均以能源自主為工業騰飛奠基。

    我國在改開之後,便一直在急速膨脹的工業需求下,不斷倒逼電力的發展。

    不但形成了全國聯網,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等多項工程。

    特高壓技術,更是南越國不可逾越的高山。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人說,那南越發展核電,發展火電不就行了。

    對不起,已經晚了。

    在《巴黎協定》框架下,中國、法國、英國、美國、俄國五常國家以環保為名,已經禁止向南越等國出口高污染的火電設備與技術。

    即便南越想要退而求其次選擇中高壓技術,低效技術也會將高發電成本推升至每度1元以上,遠超其生產成本。

    至于核電,更是受限于《核不擴散條約》無法獲得五常核心技術。

    這種結構性電力困境,已經直接鎖死了南越國以及類似國家的發展上限。

    可能還有人說,那最近南越不是承接了很多國內轉移的工廠,gdp漲速一提再提嗎?

    這都是假的不成?

    這又不得不提,南越國的另一個致命缺點了。

    絕對空心化工業。

    什麼意思?

    現如今南越的繁榮,其實就是一個“看似光鮮”的假象。

    南越主要有兩大投資對象,一個是韓國一個是中國。

    韓國三星在南越的“世界工廠”貢獻了該國28的出口額,但深究其產業鏈。

    芯片來自韓國,屏幕源于日本,最終組裝附加值不足7。這種模式在2025年全球供應鏈重構中愈發脆弱。

    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要求核心部件本土化生產,歐盟碳關稅倒逼綠色供應鏈,南越代工廠既無技術積澱又缺議價能力。

    而第二個投資者中國呢?

    那就不得不提美國舉起的關稅大棒。

    以至于中國大量工廠,跑到南越建立工廠,貼牌生產。

    等于就是所有過程都在國內完成,最後的組裝在南越貼牌完成。

    <ade in越南】的標簽,以此躲避高額關稅。

    所以究其本質,轉移到南越的企業,並不是整個產業鏈轉移,而是特定的生產環節轉移。

    這樣的一個國家,還想對中國有威脅力?

    就這樣被中國全方位影響拿捏的國家,還能被越吹拿來抨擊國內的經濟發展?

    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可以說,只要中國在南越國旁邊,在南越的制造業老板就永遠不可能多花錢扶持南越的所謂的“工業體系的建立”。

    這些資本家只要利用中國超強的供應鏈就能滿足自己的生產需求,他們傻了要多花錢扶持南越工業體系的建立?

    資本不允許,國家更不會允許。

    這就是南越的悲哀所在。

    當然更悲哀的是,南越國的經濟還沒怎麼發展。

    西貢、河內的房價就已經快比得上國內一線城市。

    人口結構更是一塌糊涂,還沒富起來,老齡化就即將開始。

    根據有關機構預測,南越在2038年將進入深度老齡化,較韓國快20年。

    數一數過往歷史,所謂的亞洲四小龍。

    能夠有所發展,哪一個不是各有境地。

    先說灣島省,地處第一島鏈,美國給予了大量投資,進行了點對點的產業轉移。

    而灣島省內,在完成十大建設之後,立馬又出台了“十二項建設”。”

    發展的方向和押注的高科技產業,好幾個都押對了寶。

    政策扶持,加上美國的扶持,灣島省不可能發展不起來。

    而韓國呢,依靠七十年代十年越戰,通過派韓國士兵前往戰場,賣兵血,賺人頭費獲取了漢江奇跡的啟動資金。

    當然,32萬越戰勞工用血肉換來現代集團首艘萬噸輪訂單,這種戰爭財窗口在當代國際秩序中已不復存在。

    港島能發展,是因為三方面的原因。

    英國要建立世界性金融中心,港島作為殖民地,成為亞洲金融中心,可以大大提升倫敦的金融輻射範疇。

    第二是因為麥理浩執政時期方針政策的改變,要提升港島經濟,以在中英談判中獲得優勢籌碼。

    第三就是老生常談的中國的改開,港島窗口作用支撐。

    這三方面原因,造就了八九十年代港島經濟的徹底繁榮。

    至于最後一個星加坡,看看它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

    馬六甲海峽,太平洋的咽喉要道。

    全球幾十億桶石油,都要從這里路過交路費。

    再加上星加坡以英語為第一語言,遞交的投名狀。

    它的發展路上的阻礙,早就被掃除的一干二淨。

    可南越有什麼?

    能源、產業鏈全都捏在別人手里。

    籌劃了十幾年都沒建成的貫通南北的高鐵。

    一邊防著中國,又想要中國投資的態度。

    就這還想成為發達國家?

    回望現在。

    邵維鼎深刻的清楚,發達國家俱樂部的入場券,從來不是組裝流水線上的標簽游戲,而是能源自主、技術主權與制度創新的三位一體。

    在這個大國博弈加劇、技術壁壘高築的時代,南越已經注定了成為全球產業鏈的“次級組裝站“的命運。

    而中國,在1982年的現在,正一步步邁上真正的工業強國之路。

    “發展核電,現如今是我們鼎峰的當務之急。”

    邵維鼎停下腳步,將目光對準袁天帆︰“阿帆,港燈那邊你熟悉一些,大牙灣核電廠不能被英法美三國的人把持,也需要有我們加入。”

    “目前內地很難找到核電工作經驗的人,你看看有沒有渠道找到可信任的華人,參與到大牙灣核電站的建設當中。”

    袁天帆腦子轉了轉,“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選!”

    “哦?”邵維鼎訝異,這可是核電相關人才。

    而且他還特地說明了,得是華人。

    “說來也是湊巧,他還是港島人,前陣子來港燈應聘技術主管,簡歷很華麗,畢業于法國國立核科學技術學院,在法國馬爾庫爾核電廠有過三年的工作經驗。”

    “今年年初因為父母和妻子的緣故,選擇回港工作。”

    袁天帆笑道︰“當然按照以往的經驗,這樣一個高精尖人才,哪怕是留在港島,也很難有用武之地。”

    “但您不是收購了港燈之後,從中華電力手中搶來了大牙灣核電廠的合作嗎?”

    “這位高精尖人才,就瞅準了這點,來我們港燈應聘了。”

    邵維鼎越听越是好奇︰“這人現在在哪?叫什麼名字?”

    “他目前在港燈工作,職位是一級工程師,負責港燈輸電系統的升級與改造。”

    袁天帆笑道︰“他的名字也好記,叫柴駿川!”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港島,家大業大》,方便以後閱讀重生港島,家大業大第772章 中國的工業強國之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港島,家大業大第772章 中國的工業強國之路並對重生港島,家大業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