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刮向全國的颶風,還沒開始。
一輛大巴將120名從惠州招來的工人帶來了這里。
這些人全部都是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的人。
在八十年代,沒有考上大學的人,要麼到鎮或者市里的生產組去工作,要麼就等著頂替父母的崗位。
但高中畢業生也就是十七八歲,他們的父母也正值壯年。
這時候下崗,無疑是斷絕家里的重要收入。
所以除了少部分人之外,大部分落榜生還是在家里閑置,或者去哪個親戚家幫工。
在街道辦等著有沒有工作可以分配。
但大部分都沒有那個運氣,也就廣東興起了鄉鎮企業風潮。
涌現出很多的小作坊,為這些高中生提供了一些去處。
但大部分人,肯定是想要去大廠。
國企大廠去不成,那就去外資工廠。
這一百二十人都是從家里看到招工啟示,主動投遞了簡歷,經過一輪輪篩選,成功通過,統一由惠州送過來的工人。
他們的目的不是別處,正是為夏普液晶廠準備的工人。
招聘工作則是由屈臣氏和深圳政府合作進行的。
在大巴上,宋為民透過窗戶看著外面的風景,心中震撼。
與惠州老家不同,他們市里最好的招待所仿佛都沒有這里的廠房漂亮。
到處都是燈火通明,全然就好像一個新天地。
大巴上的眾人也都時不時發出感慨。
“听說幾年前深圳這里還是一個小漁村,沒想到已經發展成這樣了,太驚人了。”
“報紙上果然說的沒錯,深圳速度,這就是深圳速度。”
在車上的管理員名叫陳康,是屈臣氏電器的一名小主管,方協文派他過來,就是為了負責夏普招工的事情。
為此,他親力親為,跑遍了惠州全市。
這一百多名工人,還只是第一批。
听見車上眾人的吃驚,他指著剛剛下班,騎著自行車從廠房出來的女工饒有興趣道︰“你們看見她們了嗎?”
“看見了。”順著陳康指著的方向看去,宋為民和其他人都點著頭應答。
“這些人是我們屈臣氏玩具廠的女工,她們大部分都是從汕頭過來的。”
“也是高中生學歷。”
陳康仿佛在追憶︰“我記得,前幾年深圳還沒有發展的這麼好,當時這里周圍全是雜草叢生的荒地,整個深圳就是一個大工地。”
眾人听著他的話出了神,看著周邊的環境到處都是廠房高樓。
很難和荒地聯系起來。
陳康繼續道︰“當時也是大巴把一百二十人接了過來,但第二天早上就有一群女孩哭了,覺得環境苦。”
“第三天就走掉了二十多人。”
“不到三個月,同來的一百二十人,就只剩下不到八十人。”
“可留下來的這八十人,每個人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陳康淡定自若道︰“我們屈臣氏甚至是整個鼎峰控股關聯的所有工廠,和其他廠不一樣。”
“我們的工資高,也從不拖欠工資。”
“對于普通的工人來說,每個工人一天都有一定的工作量,沒有完成任務不會有什麼懲罰,但超額完成任務的則有加班工資,待遇上會比其他工廠要高上不少。”
“陳經理,那我們的加班工資是多少?”大巴上,宋為民大著膽子問道。
陳康看了他一眼︰“一般而言,加班工資剛開始是1.5倍,之後是2倍,重大節日是3倍。”
“我們鼎峰提倡的是多勞多得。“
听到多勞多得,不少人眼楮都開始發光。
陳康見此,笑了笑,這個制度,在內地吃大鍋飯的年代,可真是著實有效。
“另外,我們作為外企,你們的工資里有30%可以兌換成外匯券,到時候你們可以拿著這些外匯券,為家里購置大件物品。”
“大件物品?”不少人眼楮都瞪大了起來。
陳康笑道︰“你們看外面那些女工,她們的工資是高于深圳很多人的。”
宋為民順著視線再度看去,只見外面騎著自行車的女工,穿著的衣服格外好看,全然不同于他們的黑灰樣色。
而且每一個人還都留著時尚的大波浪頭。
簡直就是一股風潮。
這在他們老家,根本不敢想象。
陳康笑道︰“她們穿的衣服都是港島優衣庫牌子,自行車也都是她們自己買的。”
“像什麼nec的電視機,屈臣氏的冰箱、夏普洗衣機,松下電飯煲……幾乎是一年一大件,裝上大箱子,就背回老家。”
听著這些話,大巴上很多人都羨慕的流口水。
一年一大件,這…這…太壕了。
“往後你們只要在深圳好好干,將來也能像他們一樣,家里成為老家那片兒第一個有彩電、洗衣機的人家。”
“甚至......”陳康的聲音極具誘惑力︰“有一天,你們還可以在深圳買房。”
買房?
這兩個大字,在大巴上轟然作響。
給這一百二十多名剛剛畢業不久的高中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我要在深圳留下來,我要在深圳買房。
宋為民看著窗外,心中越發堅定無比。
“好了,到地方了,都下車。”
就在車上眾人遐想之際,大巴停在了一處廠房前。
陳康招呼著眾人下車。
此刻,在廠房門口,已經有一堆人在等著了。
他眺目看去,有些吃驚,竟然是梁向梁市長以及屈臣氏現任總裁方協文方總親自迎接。
陳康連忙下了車,快走幾步趕了過去。
“方總,梁市長你們怎麼來了?”
方協文拍了拍他的肩膀︰“這段時間辛苦你了,阿康。我听說咱們屈臣氏招的每一批工人,都是你親力親為跑下來的。”
梁向也笑著夸獎道︰“小陳是個實干家,如果不是他提醒在我們農村還有一批初高中生待業人群,我恐怕也忽視了這一點。”
陳康因為招工把整個廣東都給跑遍了,這也不可避免的接觸到了廣大的農村地區。
但是因為規則限制,沒辦法從農村招工。
這對于他這個從港島來的人而言,感覺未免太過死板。
于是寫了個建議書,一級級呈遞了上去,最後落到了梁向的手里。
陳康听著夸贊,連連擺手,把姿態放的很低。
但同時,他心中也是驚異。
方協文作為屈臣氏電器的直接主管領導,以及整個屈臣氏集團的ceo。
他離開港島,來到深圳,這個意義可非同小可。
而且他也不會自戀到,方協文和梁市長是專門為了迎接他,而站在廠房門口。
果然,就听到方協文道︰“阿康,你來的正巧,待會日本夏普的副社長會到,他帶來了一批熟練工人和幾名高級工程師,之後工人的培訓就會由他們負責。”
“液晶廠和相關產業鏈,已經逐步從日本轉移到了內地。”
“這個板塊鼎少有多重視,相信不用我說你也知道。今後你全權負責和日方夏普那邊進行交接,你的職位也升任為工廠的副廠長兼夏普液晶中國副總經理。”
陳康渾身一震,但隨即應聲︰“是,我一定不辜負您還有鼎少的期待。”
對于邵維鼎,在鼎峰內部簡直成了傳說般的人物。
已經不只是敬仰那麼簡單,而是發自內心的崇拜。
幾人交談著,還不等陳康安排宋為民這些工人去旁邊的宿舍。
一輛皇冠開了過來。
下來的人,不用看就知道是日方夏普的代表。
在陳康視線中,與一般桀驁高姿態的日本人不同。
眼前這幾名日本人,相反看上去有些恭敬,甚至是拘謹。
難不成是因為,自家收購了他們,所以才表現出如此態度?
可在港島,日本人的態度也一向是高傲得很啊!
“方桑,梁桑,費心了。”
下車的日本人東山友太笑道︰“為了感謝你們的等待,我特地從日本也給你們帶了一件禮物。”
“禮物?”方協文與東山友太有過接觸,好奇道︰“東山君,什麼禮物值得你從日本帶過來?”
在陳康的視線中,東山友太從身後人的手上接過一個包裹。
然後解開。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出現了一本雜志——《時代周刊》
在看到人物封面的時候,陳康的瞳孔劇烈收縮。
九月的封面人物,竟然是鼎少!
是他們鼎峰控股集團的絕對核心——邵維鼎。
從今天這兩章開始,大篇幅寫內地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