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第415章 破冰求索披荊斬棘,推開新時代大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此間人雄 本章︰第415章 破冰求索披荊斬棘,推開新時代大門

    陶志光連連擺手︰“趙部長,我可沒有什麼不平,我都是如實回復的。”

    “好了,和你開玩笑的。”趙克東笑了笑,凝重道︰“把你知道的都和我說說,現在那個陳村先和這個王宏德都怎麼樣了?”

    陶志光點點頭,說道︰“開始那會兒還好,大家都在觀望,遲疑,看笑話。也有人給他們物理所的領導打小報告,說什麼腐蝕科技隊伍,侵佔公共房屋。”

    “但這事情根本不算什麼,老陳他依然跑美國、倒芯片,造出一批核聚變電源開關,狠賺了3萬塊。之後他那個技術服務部又辦起培訓班,向待業青年傳授電子技術。”

    趙克東說道︰“這很好啊,用技術造出了產品還賺了錢,還能想著待業知青,這個陳村先是個好同志。”

    “趙部長,好什麼啊!”陶志光苦笑道︰“就是因為這個服務部賺了錢,而且老陳還給員工多發了715元津貼,院里院外都多了一些風言風語。”

    “有人說他“損公肥私、吃里扒外”,也有人批評老陳他們“不務正業,歪門邪道,腐蝕干部”,可這根本就沒有的事嘛,我清楚老陳,我鄰居的兒子就在這個服務部,他們就是按勞分配,賺了錢分下來了而已。”

    “可現在,隨著這些風言風語越來越多,上級好像已經決定對服務部立案調查。”

    趙克東臉色有些沉下來,“你說的這些我已經了解了,再說說這個王宏德吧,他現在怎麼樣了?”

    “上面的檢查已經告一段落了,是計算所孫浩書記在內部會議上拍了桌子,他說‘國家沒有的,王宏德設計並組織生產出來了,他廢寢忘食,業余時間加班加點,一分錢沒拿,他有什麼錯?’”

    “這番話說得好啊。”趙克東臉色凝重道︰“陳公此前和我說國家不會虧待任何愛國人士,何止是愛國華僑,就是咱們國家自己培養的科學家,也不能讓他們受委屈。”

    “趙部長,您這話可能說的有些晚了。”陶志光苦笑道︰“現在王宏德正在鬧辭職。”

    “辭職?”趙克東眉頭一挑,立刻道︰“怎麼回事,你們中科院怎麼能讓這種人才被逼著辭職?”

    “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但是這件事鬧得很大,您可以派人了解一下。”

    陶志光由衷道︰“說實話,王宏德的出發點是好的。听說當時他走進中科院計算所知青社的時候,看見孩子們圍在爐火邊取暖。年輕人的手細嫩的肌膚上都是凍裂的口子。”

    “那年是1979年,正是知青返城的時候,又是冬天,天氣非常冷。”

    “這些孩子,可都是成果堆積、知識密集的中科院,那些教授、專家的孩子啊!”

    “看著他們回來,只能靠搬磚、運砂石、做清潔這樣笨重的工作賺取微薄的收入,換誰來誰都會心疼。”

    趙克東听後沉默不語,翻開筆記本,將【科技成果直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以及【返城知青就業】這兩句話,用鋼筆圈了一層又一層。

    什麼都被邵維鼎說中了,他提出的兩個問題。

    就是中科院現如今血淋淋的現實。

    不,不僅僅是中科院。

    這只是冰山一角,這些問題,是如今整個中國都在面臨的問題。

    要解決就業問題,就必須解放生產力。

    光靠百姓們自己上街賣賣糖水,賣賣紐扣是絕對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要解決根本問題,就必須從頂層設計著手。

    將國內堆積的成果,和密集的知識專利,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這兩個問題,從來都是一件事!

    他抬起頭,目光無比堅定,“陶志光同志,我想邀請你和我一同署名,將陳村先還有王宏德,甚至更多人的事情都寫下來,以機密內參的形式直呈中央。”

    “你願意嗎?”

    陶志光目光炯炯,毫不猶豫道︰“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不過趙部長,您不覺得這份內參上面,還需要增加一個名字嗎?”

    趙克東一點就通,立刻點頭道︰“沒錯,你說的對,邵先生的名字加上來,分量會更重,而且這本來就是他的提議。”

    邵維鼎主動提出在藥廠聘用知青,這一點讓他很是意外。

    可現在,卻突然開闊了起來。

    能通過筆試面試的知青,能簡單嗎?

    這些人,或許大部分還是得從中科院以及附近藥廠、科研所的知青社挑選。

    這對于在這些地方工作的科研工作者來說,是一份天大的人情啊!

    .......

    很快,三人聯名的機密內參就擺上了一眾領導的案頭。

    引起的反響比之陳公傳達的邵維鼎談話紀要,還要巨大。

    上面瞬間意識到,當前解放生產力的迫切性。

    而且,也不能再讓那些一心報國的科研工作者寒心了。

    【干,大干。】

    【而且還要放開手腳的干!】

    這兩句話如同一陣風,吹遍了整個燕京城。

    十一月的燕京,原本冰冷刺骨。

    可現在,每一個科研工作者心底卻是暖洋洋的,仿佛渾身都有用不完的力氣。

    他們閱讀著剛剛發刊的《百姓日報》《光明日報》。

    聚在小屋里,圍著火爐讀著報紙,一個個興高采烈。

    “自建國以來,我國便高度重視科技發展,視為第一生產力。”

    “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為了維護這一宗旨,根據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向中央提出的《關于我國建立專利制度的請示報告》,予以批示,計劃將在明年復審通過。”

    “並向社會各界,征求發明專利,鼓勵各大科學研究所發表成果,並予以獎勵,如果成果可靠,應迅速推廣,並在國際上取得專利權。”

    听到這里,小屋內已經開始沸騰了起來。

    “這是一次徹徹底底的破冰,是中央重視人才,重視科學之舉啊!”

    “好啊,太好了,原本以為要磨磨蹭蹭幾年,沒想到上面直接定下了期限,我看那些人,還怎麼拖延。”

    “老沈,後面還有呢,快繼續念啊!”

    有人催促。

    被叫做老沈的中年人撫了撫眼鏡,笑了笑繼續念著︰“當下最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國家經濟的發展,是科學文化知識的普及。”

    “更是生產力的解放,老百姓就業問題的解決。“

    “中科院物理所陳村先、計算所王宏德敢為人先,成立服務部,指導待業知青用勞動創造財富,身體力行踐行者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代生產力。”

    “陳村先帶頭開創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這一行為,體現了中科院的全國科技中心的表率,值得贊許,特頒發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獎章。”

    “另中科院計算機院王軒院長帶領團隊研發的激光照排技術,讓我們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迎來了光與電的時代,這一成就堪稱當代畢翝。”

    “破例頒發國家發明特等獎,以示嘉獎。”

    話音落下,小屋內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仿佛在慶祝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中關村,陳村先戴著老花鏡,緊緊握著手里的《百姓日報》,眼淚不自覺的流出。

    計算所宿舍,王宏德當著自己妻子的面,大哭一場,仿佛在將心里的委屈全都傾瀉。

    不但是他們,科學院、計算中心、科儀廠燕京各大科研所類似的一幕都在上演。

    中科院計算機中心,一名姓柳的中年人,一字一句閱讀著報紙。

    目光灼灼,胸口劇烈起伏。

    他從這些字堆中,反復念叨著︰“憋得太久,機會終于來了!”

    這個機會,比另一個時空,還要提前了三年。

    求發電,催更)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港島,家大業大》,方便以後閱讀重生港島,家大業大第415章 破冰求索披荊斬棘,推開新時代大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港島,家大業大第415章 破冰求索披荊斬棘,推開新時代大門並對重生港島,家大業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