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司令是?”
“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豫鄂皖邊區游擊總指揮、省保安司令、省軍管區司令、皖省主席——廖磊。”
秦省北部,延州,協約黨本部。
延州的午後悶熱寂靜,黃土牆外蟬聲如潮,窗紙緊貼著窗框微微鼓動。
一只擱在炕角的水甕,甕沿凝著一圈潮氣。空氣里帶著一點發悶的塵土味,讓人呼吸也變得黏滯。
徐鐵柱肅立在炕邊,雙手接過對方遞來的熱茶,灌了一口,唇齒間總算有了點味道。
遞茶的是謝宗浩——協約黨中央負責敵後工作的第三小組組長,組織系統中代號北斗,隸屬中原特區黨工委,
級別比徐鐵柱整整高兩級。
“坐。”謝宗浩簡短地說了句,轉身在炕角的木匣子里翻找著什麼。
他穿的棉衣已經洗得發白,腰側封著的那塊補丁又繃裂了一道線。他卻全然不覺,一邊低頭翻找,一邊從嘴里輕聲嘟囔著︰
“剛從麻埠那邊送上來的……”
他終于從木匣中摸出一張裁剪整齊的報紙殘頁,輕輕攤開。上頭是一張照片,紙張泛黃,但圖像還算清晰——
照片中,兩名男子站在一處舊宅門前,背後懸掛著一塊木牌匾︰“霍山縣動員委員會”。
“這……”徐鐵柱微微一怔,低聲問道︰“首長,這是?”
謝宗浩沒有急著解釋,而是用食指點了點照片左邊那人︰
“這位,叫後文齋,皖省國防動員委員會第十九工作團團長。”
“是我們潛伏在皖省省政府內部的地下黨同志。三個月前被特務揭發調查。”
他收起指頭,語氣緩了一分︰
“省主席廖磊親自見了他三次。”
“他本該進軍法處,但廖磊不但沒有動他,還說他能文能事,直接把他派去了麻埠鎮當區長。”
“你再看——”謝宗浩指向照片右邊那人,“這位,就是廖磊。”
徐鐵柱這才抬頭仔細看去。
那人五官溫和,穿著平常,但眉眼之間透著一股說不出的篤定。
尤其是那雙眼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看上去不像傳統的國軍軍人,倒像是那種經歷過槍林彈雨的老民團。
盡管協約黨與同盟黨在抗日背景下早已達成合作,但戰爭余下的內戰之風仍在,
許多同盟黨軍政機關骨子里對協約分子仍是三分敵意、七分提防。
能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敢親自啟用疑似協約黨人的後文齋,這人顯然不簡單。
謝宗浩一邊收起報紙,一邊輕聲道︰
“根據後文齋同志從麻埠鎮和大別山區發回來的實地調查材料,我們發現廖磊與其他同盟軍高層不一樣。”
“他不光沒有敵視我黨同志,還與基層軍民同吃同住,整頓秩序、處理軍民矛盾和大別山反日碟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
並且對協約黨沒有敵視、仇視、異視——有幾分衛將軍那個派頭。”
“我們已經決定,調派多名骨干深入大別山,學習廖系的地方治理模式,並以此為突破口,
在豫鄂皖邊界與日佔區構建新的敵後根據地網絡。”
徐鐵柱心中已有所猜,但仍沒出聲。
謝宗浩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鐵柱,咱們在晉省、魯省、豫北、豫東留下的根據地,這兩個月都在挨一輪大掃蕩。”
“人死了不少,幾個老同志也都斷了線。”
“咱們部隊傷亡就不說了,根據地也都被掃蕩得七零八落。”
“你是豫東協約黨辦事處主任,又和第三綏署長官包國維交情不錯。”
徐鐵柱正要開口,謝宗浩卻抬手止住,繼續道︰“你先听我說完。”
“我們判斷,包國維、廖磊,是同一類人。”
“他們都對我黨沒有敵意,且真心抗日。這是極其難得的非制度性朋友。”
“你要明白,這不是政治妥協,這是戰略機遇。”
屋內一時無聲,只有風掠過窗欞的聲音。
謝宗浩緩緩伸手拍了拍徐鐵柱的肩膀︰
“鐵柱,你是咱們農民出身,又參加過工農運動,還是林先生親口推薦你入黨。你心里有根線,我知道。
但你的優勢,你也要知道!”
說著,謝宗浩神情變得嚴肅,
“組織決定,由你負責收攏豫北、魯西被打散的同志,依托第三綏署,重建魯豫敵後根據地,你正式出任根據地負責人。”
徐鐵柱沒立刻點頭,只是望著那盞熱茶那邊,眼神沉了幾分,“我缺人。”。
謝宗浩點點頭,“組織理解你的難處,我也在之前的會議上提過了,會派一批有過敵後武裝斗爭經驗的同志協助你,
第一批隨你一同回去的是最近剛結業的協青團員,都是從各地趕來延州的大學生,都是各部隊搶著要的香餑餑。”
…………
謝宗浩與徐鐵柱在屋里商議許久,臨近傍晚才推門而出。
院牆邊的榆樹已經垂下枝頭,泛黃陽光透過葉隙灑落在青磚地上,光斑發燙。
二人腳步未快,卻已汗濕後背。
剛走至小院拐角,便見幾名黨內通信干部疾步而來,個個額頭沁汗,神色緊張,
手中夾著多份軍情電報和薄紙文件,正朝協約黨本部中心院方向快步奔去。
謝宗浩眼神一動,立刻抬手將其中一人攔住︰
“怎麼回事?”
那年輕干部原本未覺察二人,抬頭一見是謝宗浩,忙站定行禮,語氣急促,
“首長,是義陽戰線上的最新軍情,剛由前方戰地交通總站電送延州!”
謝宗浩眉頭輕皺,從他手中抽出一份加密電文和一份厚厚的軍情報告。
“我來處理,你們去遞其他文電。”
謝宗浩本就是情報方面的首長,那幾名干部便將其交給了一旁的徐鐵柱抱著,
幾人便又匆匆奔去。
徐鐵柱站在院門口,盯著謝宗浩手里的那疊文件,眼神沉下幾分。
謝宗浩立在石階前,低頭快速翻閱著軍情簡報。
報文出自協約黨軍事局南方戰線情報小組,文字簡練,內容卻極其充實,
電報抬頭︰《關于義陽南線與東線日軍作戰經過的總結報告》
單位︰華中敵後戰線情報委員會
“日軍第十三師團、第十六師團及第四騎兵旅團目前已于義陽西南與正南方向形成合圍推進。”
“張至宗左翼兵團之二十九、三十三集團軍于在鐘祥、沙洋兩地與日軍激戰,因兵力裝備懸殊,被迫後撤。”
“張部集團軍司令部亦已臨時遷移至隨縣設臨指。”
“日軍第三師團主力現正猛攻禮山縣一線防區,該區由湯恩波第4師、193師以及獨立第一旅、第二旅防守。”
“戰局關鍵為日軍第三師團正面猛攻,然至今未形成突破優勢,日軍未佔上風。”
“東線方面,日軍判斷主力在南線,敵酋崗村寧次下令第十師團加速東進𤋮t印 br />
該師團已多股強渡𤋮t櫻 蚶羆姨 せ G強攻。89師張雪中部據守不利,已撤向義陽以東。”
“情報顯示,第十師團正準備發起對義陽城區的初步圍攻。”
“另,值得注意的是,東線的岡田支隊在𤋮t幼髡街形聰稚恚 轡幢環 只毓櫓髁Α!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