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陽戰線自羅山戰線開打之後,模範師便開始了南下調兵的工作。
從商都、鄭城一路往下抽,先是調幾個營,再是幾個團,
到後期整個豫東模範師的實控區就只剩下第二旅下屬第四團在撐著防線。
他們既要提防黃泛區以東的日軍襲擊,又要盯著北岸十四師團的一舉一動。
在戰役開打初期,商都城頭冒著黑煙,幾場空襲炸平了幾乎四分之一的城市,
模範師抽調不出兵力,便動員了以學生為主的青年軍與壯丁連日搶修救人。
連包國維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抽調一個營回援,
硬是從廢墟中抬出幾百條命。
這時,第一戰區那邊的人坐不住了。
他們得到情報,看到豫東幾乎空虛,怕日軍主力突然北折切斷中原腹地,
便悄悄向長官部詢問是否需要接手豫東防務。
他們也想重新拿回豫東的控制權,畢竟那可是鐵路樞紐,
一旦保住了武城,豫東可是能憑借著平漢線發達的。
但是新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理皇對包國維頗為欣賞,
聞訊後不僅沒有趁火打劫,反而是主動給包國維發電,詢問是否需要派兵協防。
那時,螺山防線剛剛淪陷,包國維一方面亟需兵力阻擊日軍,
另一方面也在防備胡棕楠跑路,兵力實在捉襟見肘,
收到衛理皇的電文之後,他思索了良久,
最終答應了一戰區的協防,但是提出了兩個要求。
一、只允許兩個師的協防部隊進入豫東協防,並且不能進城,只能駐扎于城外;
二、協防部隊須遵守軍紀,不得騷擾百姓。
衛理皇沒拂他面子,應允下來,但戰區下面的各方勢力卻並不甘心。
尤其是駐扎于洛陽的第三十一集團軍長官湯恩波。
湯恩波的三十一集團軍本來是要被抽調到南方參加武城會戰的,
但是在統帥部開作戰會議的時候,有人力薦了包國維部作為北部機動力量,
包國維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湯恩波部的生態位。
最高層也擔心日軍趁著武城會戰在晉、豫兩省發起突襲,便讓一戰區保存實力。
集團軍長官湯恩波得知後協防的事情後,拍案而起,自薦願派自己麾下精銳協防豫東。
他知道,商都、鄭城一帶雖被日軍轟炸過,但依舊是中原運輸體系的樞紐所在,
掌住這里,便等于是靠住了平漢線這條發財的路子。
衛理皇思索再三,終究沒攔住,答應了湯恩波的提議。
很快,兩個師的協防部隊便從洛陽出發,
一支是湯恩波下屬的嫡系部隊,另一支則是川軍部隊,系二戰區調撥。
結果湯系部隊一進入豫東,便直接北偏西插,
佔了鄭城東北部大片豐腴地帶,駐扎在糧倉和公路線附近,
說是盯防黃河對岸日軍,但實際上只是窩著不動。
川軍那邊沒背景也沒火氣,看著湯家軍將好處佔了個遍,
也只能皺著眉頭去了商都城以南,駐扎在被日軍炸過多次的黃泛區邊緣。
……
豫東這片土地,打過仗,流過血,也埋過不少人。
可自從模範師坐鎮以來,一刀一鋤地硬是把它從戰亂里刨了出來。
包國維主張“軍為民而戰,兵不擾民”,因此在模範師掌控豫東的這一陣子里,
雖然征戰雖頻,田疇卻漸次復甦,
百姓得了喘息,手里的鋤頭又敢下地了。
尤其是鄭城。
靠著模範師修的工坊與學校、農業隊與水利隊,鄭城一帶成了整個豫東最為豐腴的所在。
田地平整,村舍新建,流水人家,一到傍晚,
還能听見姑娘們合唱軍歌的聲響,像那年戰爭還沒來的時候。
可是這些,讓湯家軍一來就攪渾了。
他們號稱協防,駐進鄭城西郊沒幾日,就開始向地方催要“勞軍”。
起初是糧——白面、大米、咸魚干……
再來是酒——不但要燒鍋子,還要年份貨,最好是從商都那邊運來的。
最後竟然要人——
“我們將士遠征千里,不比模範師那些兵兒子,天天吃好住好,還有姑娘給唱戲。我們是真正為國賣命的。”
“我們也不是亂來,地方挑幾個識文斷字、懂禮數的女學生,過來給官兵們做做文化演講、辦辦報紙,唱兩首曲子而已。”
話說得冠冕堂皇,可地方誰不明白這背後的意思?
一封封勞軍申請落到模範師地方政務處手上,尤其那幾張字條上,
清清楚楚寫著“最好挑幾位女師範學生,長相端正,年紀在二十以內”這樣的字眼——
政務處主任看罷,當即氣得摔了茶杯︰“這不是借軍紀壓青樓?!”
同盟軍內部軍妓文化盛行,
嫡系部隊有錢,軍官每到一處駐地便在外單住,再包幾房小妾,日子好不快活,
士兵則是流連青樓,或是幾人同包一女,名曰共妻。
條件差一點的部隊則是直接去鄉下抓壯丁的同時,抓民女進軍營充作軍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即便是日後名震緬甸的同盟新一軍,也是以學習現代化通訊技術和做文化工作為名,
在國內騙招了一百多名女學生、女青年出國為其部隊充作軍妓,還面向阿美莉卡的盟友們。
而眼下若非模範師的威名尚在,怕是湯家軍那幾位軍官已經親自出馬,到校門口“挑人”了。
為防湯家軍在鄭城為禍,模範師第四團臨時抽調了部分老兵和從青年軍中甄選出來的學生組成了臨時憲兵隊,
專責監視其湯家軍駐地。
這批人不多,但身上都有傷疤,要麼是從豫東血戰里滾出來的老兵,
要麼是剛從新兵連畢業、還帶著一身血氣的新丁。
憲兵隊分散駐扎于鄭城幾個重點區域,湯家軍所在的東郊、南門與渡口,均被列為重點警戒區。
5月30日,湯家軍出動了一個連一早便扎進了下魯村口。
幾名軍官坐在村祠前,在勤務兵的伺候下怡然自得的抽煙,
幾個軍官在村子里到處喊著,“軍令在此,凡男丁之家,糧五斗、雞兩只、青布一匹,限今日午前送齊!”
村民們憤憤不平,但自從湯部進駐鄭城東郊後,這已不是第一次勞軍了。
模範師派在這一帶的地方憲兵已多次勸阻、通報,
但對方咬死是戰區命令,地方須遵守,私征之事便成了配合供給。
直到這一日中午,模範師第四團的一個排駐防至此,帶隊的是老兵呂正林。
他一听村中狀況,二話不說便帶人入村勸止,並強令湯軍撤回駐地。
話未說完,一名湯軍少校便拔槍喝道,“你模範師算個什麼東西?區調歸你管?”
湯恩波在豫省掌軍近兩年,豫西地界幾乎是他一手說了算,
手下部隊也是個頂個的桀驁跋扈,盡管模範師威名顯赫,
但是顯然湯軍並不感冒。
呂正林卻是將對著他的槍口撥開,冷冷盯他道,
“你有命令,我也有命令,你只要再動百姓一粒糧,我按擾民違紀處置。”
湯軍軍官眼楮一眯,鼻中冷哼,“你是個什麼東西?也敢處置我?
別以為你背後是模範師就可以目無上官,
哼,你們那點人馬,在義陽早死得七七八八了,還敢——”
“靠嫩娘的皮!”,呂正林登時就怒罵而出,
場面一時僵住,那軍官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排長就敢辱罵自己,當即氣的臉色通紅。
就在此時,互相對峙的兩軍中,模範師中一士兵趁機沖上去朝那軍官頭部砸了一棍,
頓時混戰爆發,雖模範師一排人數少,但個個都是精壯老兵,
十多分鐘內就將對方打得落荒而逃,還留下數人帶傷被俘。
但沒過多久,被打跑的湯軍回營地叫來了大批人馬抵達此地,
聲稱模範師打了自己人,要來討個說法。
他們帶了三輛卡車兵,荷槍實彈,將呂正林所在的一個村子團團圍住,嚴令交人。
幸好呂正林知曉湯軍不會善罷甘休,派人回了鄭城報信,
而此時雙方在雨中對峙,場面幾近失控。
模範師哨所只有三十余人,終究寡不敵眾,被湯軍強行壓制,
眾人被打得奄奄一息,呂正林更是被打傷押走。
喜歡民國︰黃埔棄子的將官之路請大家收藏︰()民國︰黃埔棄子的將官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