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之前,許難安只听說其中有武王的兒子,不知還有文王的女兒。
武王和文王分別是大商的兩位九境大修士。
其中武王以武入的九境,年輕時到處挑戰,坊間多有赫赫威名。
文王則是走的讀書路子,還是在秋葉書院成就的九境,比武王要早成為九境幾百年。
按理說武王的兒子不應該和文王的女兒一般大,但實際上他們就剛好差不多,文王的女兒也不過大上一年半載。
全因為文王成就九境之前,大商當時並無九境,為了有主心骨,這位文王一心修煉,並立下宏大願望,若不能突破九境就不成親。
文王心智堅定,果然沒有突破九境之前未曾成親,也不進女色。
直到突破九境之後,文王才娶了第一門親事。
但由于這個時候文王已經成為了九境大修士,生子卻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又花了幾百年的努力,文王才有了這一個女兒。
相比較起來,武王則是風流多了。
從出名開始便欠下一屁股的風流債,他的兒女幾乎快要和他挑戰別人的次數一般多。
武王的兒子便也沒有那麼值錢,只有其中幾位天賦高的,神似武王之人才得了武王的喜愛。
那位文王之女端坐在主位,時不時的和武王之子交流,看上去非常隨意輕松,讓人不禁生出一種可以親近的錯覺。
但實際上,周圍沒有一個人敢靠近到那位文王之女面前。
許難安多看了幾眼那位文王之女,十分懷疑方慧兒找他幫忙的實際目標就是這位文王之女。
來的是兩位,女的去勾搭武王之子,男的則去勾搭文王之女,只要誰能功成便是賺大。
至于為何不派方家的公子哥,全是因為方家的幾位公子哥們太不成器,除了偷雞摸狗,調戲良家婦女之外沒有別的能力。
派方家的幾個公子哥來到如此重要的宴席之上,一定會不知死活的去惹文王之女生氣。
萬一牽連到方家,整個方家就完蛋了。
許難安則不同。
一來這是外人,出了什麼事情就可以把許難安推出去。
到時候也只是死許難安一個人,而不是整個方家。
二來,許難安讀書不錯,容易引起文王之女的注意,而許難安還很有自知之明,不會輕易觸怒文王之女,連累到方家。
“感謝各位賞臉來我宗家參加宴會,先為大家介紹一番,這位是文王愛女鄭芊殿下和武王愛子九殿下鄭如海。”
宗大將軍舉起酒杯,來到場中給眾人介紹起二位貴客,“讓我們歡迎兩位殿下的到來,兩位殿下讓宗家蓬蓽生輝。”
說完,宗大將軍豪爽的一口喝干。
“恭迎兩位殿下。”
下面眾人跟著舉起酒杯,以示尊敬。
那位文王之女鄭芊抬起酒杯,只是輕輕抿了一口。
武王之子鄭如海則是當著眾人的面,將手里的酒一口喝干。
“殿下豪爽!”
宗大將軍立馬夸贊一句。
“兩位殿下來我連山郡城為了主持科考府試而來,日後少不了各家的幫襯,你們可得盡心盡力些。”
宗大將軍突然朝著下面的眾人說道。
連山郡城的諸多世家怔住,然後又十分默契的點頭。
他們怔住全是因為這件事情的突然。
本來如此重要的事情,不應該由宗大將軍在這種宴會上說起,可實際上府試的名額已經被各家分完了。
以往的府試,都是由連山郡城獨立舉行,看試卷的就是郡守和各位行政長官。
宗家是連山郡城的第一大家族,其中宗大將軍掌管著連山郡城的所有兵馬,也身為宗家之主。
而連山郡城的郡守就是宗大將軍的姐夫,雖是外姓但因為不是連山郡城的本地世家,實際也要依靠宗家的勢力。
而連山郡城的長史則是宗大將軍的親弟弟,只有主簿才是馬家的人,令伊是方家的人。
往年多數都是分給各家和各家拉攏的學子,否則也不會有趙言帶著許難安去的那場宴會。
只在最後漏兩三個邊角料出來,用以糊弄百姓。
這次兩位貴人來的突然,到了宗家宴會開始之前宗大將軍才知道這件事情。
本分配好的名額有了變數,宗大將軍就得給各家賠償。
為了不賠償,宗大將軍在宴會上直接說出來,借著兩位貴人的虎威,讓下面的世家不敢放肆。
